上海环沪一体化示范区(一网打尽一网情深)

作为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创新研究机构,上海海纳工程院日前在普陀区揭牌成立。

据介绍,上海海纳工程院将与杭州云栖工程院和无锡雪浪工程院共同推动长三角数字化发展。以上海海纳工程院为创新核心的海纳小镇,依托真如城市副中心3.12平方公里区域,将打造一个连接长三角的数字化转型样板间。

上海环沪一体化示范区(一网打尽一网情深)(1)

海纳工程院效果图

如果把海纳小镇看作是普陀区未来数字创新的“试验场”,那么,普陀区正在进行的现实“试验场”也同样热气腾腾。

从“一网打尽”到“一网情深”

真西五居民区建于20世纪90年代,房屋虽然不新,却在数字化治理“十场景”的加持下,便利性和科技感陡增。

来到小区门口,阿姨爷叔们习惯地掏出手机,一刷就进去了。进小区门,就有手机微信/支付宝扫码开门、刷卡开门、无感开门、随申码开门、二维码开门等8种方式。

上海环沪一体化示范区(一网打尽一网情深)(2)

上海环沪一体化示范区(一网打尽一网情深)(3)

真西五居民区出入口

将要升级的智慧停车2.0版本中,居民可在保安室大屏或手机小程序上,看到社区内的停车位状态(红色为有车,绿色为无车),避免了到处找车位的现状。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数字化治理“十场景”的管理涉及专业知识,物业不能发挥其最大实效。在真如镇街道的指导下,真西五居民区又独创“英伦式”智慧管家模式协助管理——街道相关职能部门协调引进共建单位担任真西五居民区“英伦智慧管家”,配合物业开展工作。

上海环沪一体化示范区(一网打尽一网情深)(4)

小区内梯控、监控等智慧应用一共对应6家维保单位,“英伦智慧管家”充当纽带,对其进行统一管理协调。当维保单位不能及时处理问题时,智慧管家亦能及时“救火”,为新基建提供专业化保障。

真西五居民区的数字化生活“试验场”,只是普陀区的一个小小缩影。今年1月,普陀区在全市率先启动了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征集,正式打响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枪。

普陀区委书记姜冬冬为此做了3个形象的比喻:“一网打尽”,即数据的全方位归集;“一往(网)情深”即从市民需求出发,让市民满意;“一往(网)无前”,即各部门参与城市数字化转型,形成合力,构成一个高度智慧的有机体。

作为这套体系的基础,普陀“一网统管”从人的需求出发,不断在城市治理的“痛点”上发力。通过挖掘12345市民热线的“数据金矿”,研发了热线研判系统,实现智能分析,对市民可能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提前关注,化被动为主动。

在曹杨新村,由4个24小时清晰拍摄画面的超高清定焦摄像机和依托街道“一网统管”平台的高智能软件联结组成的“曹杨眼”,不仅能拍下高空抛物的画面,还能通过智能软件学习、识别、定位、描绘抛物的行为模式、运行轨迹与确定精确时间。

上海环沪一体化示范区(一网打尽一网情深)(5)

“曹杨眼”捕捉高空抛物

“曹杨眼”的学习与分析能力堪比人脑工作模式相似,却比人脑强大无数倍。即便在黑暗的凌晨,哪怕高空抛下了一个烟头,它都能立即精准捕捉,并刻画出来,为相关部门的后续处置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新村居民的生活已充满科技感:有智慧食堂、智慧菜场,还有各类依托便民生活的智慧服务,以及针对老人的一键叫车服务。

目前,普陀区城运平台已与30多个部门、10个街镇进行对接,接入数据超过千万项、11万余端传感器、1.6万余路监控探头、100余台执法记录仪,对城市运行状态实时感知,实现了从“人海战术”到“智能发现”、从“人员跑腿”到“数据跑腿”城市治理方式的转变。

在扎实底座之上,建立数字城市“新高点”

在普陀区发布的城市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中,不乏头部企业和普陀区的“牵手合作”。

360集团在上海首发的“基于5G AI的校园安全‘智脑’”项目就是其中之一。据介绍,这一校园安全“智脑”,将集中建设校园安全统一运维管理平台,实现政府统一领导、多部门参与、齐抓共管,通过视频联网、事件联网、学校联网的一体化管理,实现校园安全的立体感知、预警预测、应急联动、追溯留痕的多维运作体系。

“360集团的大安全战略,包含了城市安全的打造,作为普陀区的入驻企业,希望可以将我们的安全优势和普陀区的区位优势结合起来,利用我们的技术优势,通过智慧校园项目打造一个更可靠、更安全的校园安全治理,助力普陀区智能教育的发展。” 360数字城市集团区域总监赵睿说。

眼下,普陀区已聚集京东、360、阿里等互联网头部企业,培育了波克城市、饿了么、收钱吧等新动能企业,形成了数字化产业集群。1-10月,智能软件和研发服务两大产业合计占区税比重18.59%,较去年同期提高6.48个百分点。

普陀区人口密度大,老龄化程度高,地域范围跨内环、中环、外环,是互联网企业很好的数字创新试验场。作为全市首批5个5G示范区之一,5G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能级较高,数字城市底座扎实。已出台的智能软件和研发服务等系列产业政策,为数字化转型奠定政策基础。

上海环沪一体化示范区(一网打尽一网情深)(6)

中以(上海)创新园

上海环沪一体化示范区(一网打尽一网情深)(7)

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

普陀区科委主任李文波介绍,在这个数字创新试验场中,将借助中以(上海)创新园、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两大王牌”的科技创新策源力,以及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创新功能型平台和机器人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两大平台”的科技转化力,带动普陀全区重点平台、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尖端人才协同对接,聚焦重点领域核心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取得突破。

极具未来感的海纳小镇,则将成为这个“试验场”中最吸睛的地方。通过“整体型转变、全方位赋能、革命性重塑”,将小镇打造成新技术、新场景的先发地,数字思维的启发地;激活普陀数字创新基因,激发融城市智能研发、产业赛道集群、数字产品首发、场景沉浸体验、全球创新生态为一体的数字化转型示范区;通过新基建微更新、新场景深融合,赋能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转型协同发展,推动普陀城市数字化转型迈向“新高点”。

据了解,普陀全区已建各类应用场景75个、在建39个、计划建设44个,落地了10个数字化转型典型应用场景,打造了4个示范项目和6个标杆场景。在此基础上,出台了全市首个区级层面数字化转型专项政策《普陀区支持数字化转型发展实施意见》,全面激发区域产业数字化创新活力,营造多元主体竞相参与的数字化生态氛围。

栏目主编:周楠 文字编辑:周楠

题图为真如城市副中心效果图 图片由周楠摄、普陀区供图

来源:作者:周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