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鞭影课文(龙文鞭影原文译文)

《龙文鞭影》原名《蒙养故事》,是中国古代非常有名的儿童启蒙读物,最初由明人萧良有编撰,后来杨臣诤进行了增补修订。龙文是古代一种千里马的名称,它只要看见鞭子的影子就会奔跑驰骋。作者的寓意是,看了这本《龙文鞭影》,青少年就有可能成为"千里马"。《龙文鞭影》主要是介绍中国历史上的人物典故和逸事传说,四字一句,两句押韵,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它问世后,影响极大,成为最受欢迎的童蒙读物之一。

龙文鞭影课文(龙文鞭影原文译文)(1)

一东

粗成四字,诲尔童蒙。

译文:这本书每句有四个字,我学问粗浅,这些文字就用来教育小孩子,起到启蒙作用吧。

经书暇日,子史须通。

译文:那些儒家的经典书籍一定要每日比看,而诸子百家的著作和前人的各种历史著作也都要熟悉。

重华大孝,武穆精忠。

译文:上古帝舜又叫重华,他的母亲早亡;父娶后母生弟名象。三人合谋屡次害舜,舜逃生后仍然孝顺父母亲爱兄弟。所以孔子和孟子都称他为“大孝”的表率。南宋爱国名将岳飞的谥号是武穆精忠,他少年便立志抗金。十八岁从军,立战功,背上刺有“精忠报国”四字,后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

尧眉八彩,舜目重瞳。

译文:尧是上古五帝之一,传说他的眉毛由八种颜色组成,而舜帝的眼睛是两个瞳孔的。

商王祷雨,汉祖歌风。

译文:成汤的君王叫子履,他统治期间有七年大旱,朝廷的太史是专管占卜的,预言要有人求雨才行,于是君王就亲自求雨。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极败项羽后建立汉朝,做了皇帝位。汉高祖即位后回到家乡,宴请父老,歌唱到:“大风起今云飞扬,威加海内今归故乡,安得猛士今守四方?”

秀巡河北,策据江东。

译文: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是刘秀。公元6年汉朝被当时的王莽篡位,天下大乱。刘秀于公元22年起兵,第二年皇族刘玄称帝,刘玄派刘秀以大司马身份,巡行河北,除莽苛政,为中兴汉代奠定基础。孙策是三国时期吴郡人,吴郡的首领孙坚的长子,当时占据着江东,孙策临死时,将事业托付给弟弟孙权。孙权后来攻破荆州,做了皇帝。

太宗怀鹞,桓典乘骢。

译文:唐太宗李世民是个好皇帝,但是有时候也会贪玩。有一次他曾得到一只鸦鸟,正玩得高兴,看见魏征来了,魏征是宰相,这个人极其正直,是个敢于说实话的贤臣,太宗从心里害怕他,于是就把鸟藏在怀中,魏征早看到了,就故意长时间奏事,结果鸦乌闷死在怀中。

桓典是东汉时朝廷的任御史,常乘着骢马出游办事。京城中的人惧怕他,说:“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

嘉宾赋雪,圣祖吟虹。

译文:明太祖朱元璋也就是圣祖,有一次微服出行,信口做了一首《虹霓》诗:“谁把青红线两条,和风甘雨系天腰。”在一旁的彭友信恰好听到,随口把诗续上了:“玉皇昨夜銮舆出,万里长空架彩桥。”皇帝大为高兴,次日任命他为布政使。

吕注:嘉宾赋雪,谢惠连《雪赋》:“岁将暮,时既昏,寒风积,愁云繁。梁王不悦,游于兔园。乃置旨酒,命宾友,召邹生,延枚叟,相如末至,居客之右。俄而微霰零密雪下,王乃歌北风于卫诗,咏南山于周雅,授简于司马大夫。曰:‘抽子秘思,骋子研辞,佯色揣称,为寡人妄之。’相如于是避席而起……”遂成白雪歌。

邺仙秋水,宣圣春风。

译文:唐朝的李泌七岁就能做文章,当时的文学家张九龄称他是自己的小友。诗人贺之章见到他说:“此稚子目如秋水,必拜卿相。”唐玄宗听说后急忙召见他,并命令他与大臣张说观棋。张说试探他说:“方若棋局,圆如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李泌即答道:“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材,静若得意”。皇帝大为高兴。命李沁的家人“善视养之”。后来他官至宰相,封为邺侯。因他生前好仙术,故称为邺仙。孔子也叫宣圣,是春秋时鲁国人,西汉平帝时追尊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后人也称孔子为宣圣

恺崇斗富,浑濬争功。

译文:晋代将军有叫王恺的,散骑常侍是叫石崇的人,这两个人常常比富,王恺用糖刷锅,石崇就用蜡烛作柴火做饭;王恺做了紫丝布步障,长度有四十里,石祟就作锦步障,大约长五十里,并用这个和王恺比较。晋武帝曾经赐给王恺一株珊瑚树,高三尺左右,枝干交错,世上罕见,王恺拿给石崇看,石祟便用铁如意把珊瑚树砸碎了。并且说:“不足多恨,今还卿。”于是命令下人取出好几株珊瑚树,都有三四尺,让王恺挑选,算是赔偿他的。王浑是晋武帝的女婿,王濬的小字叫阿童。公元279年他们一同率军攻吴王孙皓。王濬作战英勇果断,从武昌顺流而下,一举收复吴都建康,吴主孙皓归降。第二日,王浑才渡江,反而状告王濬不受节制。皇帝偏袒女婿,没有赏赐王濬。以后二人一直争功不止。

龙文鞭影课文(龙文鞭影原文译文)(2)

王伦使虏,魏绛和戎

译文:王伦,字正道,是北宋的一名官员。后来南宋绍兴七年二月,王伦被派往金国议和,往来数次,曾议成收回河南、接回被金国软禁的先帝之约,但因金国兀术政变这个商议也废止了,王伦因而回国后被皇帝囚禁,九年后被勒死。春秋时鲁襄公四年,戎狄侵略晋国,晋侯将要出兵讨伐,大臣魏绛极力反对,他主张和戎,并提出和戎的五个好处,晋侯终于采纳了他的意见。

恂留河内,何守关中。

译文:汉代人寇癖,曾在刘秀手下为官。后来刘秀欲北上,大臣邓禹推荐让寇恂留守军营,用来巩固后方。于是刘秀就封拜寇恂为河内太守。寇恂一面筹饷支前,一面御敌来犯,为刘秀立下大功。萧何是西汉时沛人,做官到了丞相。楚汉相争的时候,萧何被刘邦留下镇守关中,并负责转给馈饷,萧何做的很好,刘邦的前线部队的军需丝毫没有缺乏。天下平定后,封萧何为酂侯。

曾除丁谓,皓折贾充。

译文:王曾是宋朝直言敢谏的大臣,居宰相多年。丁谓为人奸滑诡诈,也在朝廷做官。宋真宗死后,仁宗继位,民谣说:“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欲得天下宁,拔去眼前丁。”王曾指出:“权柄归宦官,祸端兆矣!”后丁谓与雷宦,擅自转移皇陵,并隐情不报,经王曾察明真相,雷宦被处死,丁谓获罪。孙皓是三国时吴国的末代皇帝,吴国在公元280年为晋所灭。贾充开始在魏国做官后来又去晋国做官。孙皓降晋后,贾充指责孙皓在吴国曾对人用酷刑,孙皓说那是对待奸诈不忠的人的,贾充很惭愧。

田骄贫贱,赵别雌雄。

译文:周田字子方,曾在魏文侯手下为军师。一次太子击与他在路上相遇,太子下车很恭敬的问候,子方却不还礼,太子击生气的说:“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子方说:“亦贫贱者骄入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夫士贫贱者,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而去,安往而不得贫贱哉!东汉时期的赵温,做京兆郡丞的官职,曾经感叹说:“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所以就辞去安逸的官职,自己闯荡去了。

王戎简要,裴楷清通。

译文:王戎是晋代的官员,晋武帝时选拔吏部尚书,征询大臣钟会的意见。钟会说:“王戎简要,裴楷清通。可当此任。”所以就以王戎和裴楷二人为吏部郎。

子尼名士,少逸神童。

译文:子尼是晋代陈国留考城人,有一次王澄路过陈留,打听这个地方的名士有哪些人,官吏说:“有蔡子尼、江应元。”当时郡人中有很多居高位的人,王澄问:“为什么说只有此二人?”官吏说:“君侯问人,不谓问位。” 刘少逸是北宋人,十一岁的时候,写文章就文辞精敏。他的老师潘阆带领他拜见大文人王元之、罗思纯。两位文人就做对联试探他。罗思纯说:“无风烟焰直。”少逸对道:“有月竹陰寒。”又出题说:“日移竹影侵棋局。”少逸说:“风送花香入酒卮。”元之曰:“风雨江城暮。”少逸曰:“波涛海寺秋。”又曰:“一回酒渴思吞海。”少逸曰:“几度诗狂欲上天。”两个人很惊讶。于是报告朝廷,朝廷赐少逸为进士。

巨伯高谊,许叔陰功。

译文:汉代人非巨伯探望生病的友人,碰上有强盗攻打他友人的城郡,朋友说:“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于今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者!”这时,强盗看到了他们,说:“大军至,一军尽空,汝何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为之,愿以身代其死。”强盗说:“我辈无义而害有义,不可。”然后就离开了。宋代有个叫许叔微的人,对儒家典籍和历史著作很精通,并精通医术,建炎初年,瘟疫流行,许叔微走街串巷,治好不少人。梦神特别感动,说;“上帝以汝陰功,赐汝以官。”所以就留下这样的语句:“药市收功,陈楼间阻。堂上呼卢,喝六作五。”后来许叔微考科举中了第六名,皇帝见到那句话将他改为第五名。

代雨李靖,止雹王崇。

译文:唐代人李靖,以前特别穷,曾在山林中狩猎为生,一次回去晚了,夜晚到达一扇大红门前借宿。夜半听见叫门甚急,一位老太太告诉李靖说:“这里是龙宫,上天命令下雨,可是两位太子都不在,你可以麻烦代劳吗?”于是李靖戴上黄头披,骑上青骢马,并被告知说“马鸣叫的时候,取瓶水一滴滴在马鬃上,平地就能水深三尺。”李靖见本乡旱极,就连下三十余滴,回来告诉老人这件事,老人说:“你现在肯定找不到家了。”

汉代人王崇,父亲去世只剩下母亲,他很痛苦,整天哀嚎痛苦,曾经夏天天降冰雹,禽兽草木都被摧残死亡,冰雹下到王崇田边,就忽然停止了。庄稼菽麦十顷,没有一丝损坏。

和凝衣钵,仁杰药笼。

译文:和凝是五代时著名的一个人物,他年轻时考中第十三名进士,仕途上披荆斩棘也一晃数年过去,后来他当了考官,有个叫范质的人也名列第十三,于是和凝说:他将接受我的衣钵。后来范质也成为一个名官。狄仁杰是唐朝人,做官到风阁鸾台平章事。元行冲博学多才,狄仁杰很器重他,他曾对仁杰说:“下官侍奉上官,就像富贵人家中储存的好食品一样,精美的食物用来补充体力;人参灵芝这些珍贵的补品,用来防止疾病。可以想象天下的谋士能够符合上官口味的有很多了,我愿意成为您的一剂小小的药石可以吗?”仁杰笑着说;“你就是我的药箱中那剂好药,一天也不可缺少啊。”后来元行冲升迁至陕州刺史。

义伦清节,展获和风。

译文:沈伦是宋代人,宋太祖令他随军入蜀,他常常一个人居住并使用普通蔬菜。等到从东方回来时,他筐中只有图书数卷而已。皇帝询问大臣曹彬,才知道沈伦是个清廉的人,提升为抠密副史。展获是春秋时鲁国大夫,在柳树下居住,令他去世后,他的门生打算很排场的祭祀一回,但他的妻子说:“你们谁能比我更了解你们的恩师呢?你们只听过他谆谆教诲可否见过他的内心世界。他从来都是不肯与人交恶,从来都是以诚挚待人,从来没有一个私下的敌人连一直对峙的敌人都很尊敬他,他性情和顺内藏坚毅,刚柔并济又炉火纯青,侥幸有机会拯救黎民于水火便不顾自己得失安危。虽然曾经三次遭到罢黜,却从不自甘堕落。”

占风令尹,辩日儿童。

译文:老子西游到函谷关时,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在关上,仔细看老子果然乘青牛而过。孔子东游时,见两个小孩在争辩。就问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日出时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令一个小孩说:“日出时离人远,而日中近也。”第一个小孩说:“日初出大如车盖,日中则如盘子一样,这不就说明远者小而近者大吗?”第二个小孩说:“日初出感觉特别凉快,及其日中如在热汤中一样,这不就说明近者热而远者凉吗?”孔子不能回答。两儿笑曰:“谁说你多智?”

敝履东郭,粗服张融。

译文:汉武帝时有个东郭先生,等待公车很久了还在坚持,贫困饥寒,在雪中行走,鞋只有帮而没有鞋底,脚踏在地上。路人笑之,他自己却逍遥自如。张融是南齐吴郡吴县人。齐高帝曾下诏赐衣服给他,说:“见卿衣服粗敝,诚乃素怀有本。过尔褴褛,也让朝廷颜面不好。今送一身旧衣服,意思是说虽然旧却必新的还好。因为这是我穿过的,现在已经让人按你的身材缝改好了。”

龙文鞭影课文(龙文鞭影原文译文)(3)

卢杞除患,彭宠言功。

译文:卢杞是唐代人。为虢州刺史时,上书称:虢州有官家野猪三千,是百姓生活的隐患。德宗说:“把他们赶往其他地方。”杞曰:“其他地方也有皇上的百姓啊,我的意思是这些猪吃了最方便。”皇帝说:“守着自己的城池,同时也考虑其他的人,他是个宰相的材料。”就下旨将猪送给当地百姓吃。但事实上卢杞为人极坏。所以新旧《唐书》皆列入奸臣传。彭宠是东汉人,担任滏陽太守。当年光帝南伐讨王郎的时候,彭宠负责为军队运粮,而且做的很好,他就自负有功,特别得意。大臣朱浮就写信给他说“辽东的猪,自古都是黑色的.一次居然产下一头白猪头,人们感到惊奇,就打算献给上面的官员。到了河东,才发现那里成群的猪全是白色的,于是人们又怀惭的回来了。如果以你的功劳与朝廷相比较,就好像辽东的白猪与成群的白猪比较。”

放歌渔者,鼓枻诗翁。

译文:唐朝时有叫崔铉的,是江陵守官,有个楚江钓鱼的人,人们不知道他的姓氏,曾垂钓于楚江,得渔就换酒,而且特别爱大声唱歌。人们问他:“你是钓鱼的隐士吗?”回答说:“姜子牙、严子陵是隐者,殊不知他们钓的是名利。”然后就离开了。宋朝的卓彦恭曾经路过洞庭,在月下泛舟,一个老翁把船靠在他旁边,卓彦恭问有鱼没有,老翁答:“无鱼有诗。”于是就以敲船舷为节拍歌唱道:“八十沧浪一老翁,芦花江上水连空。世间多少乘除事,良夜月明收钓筒。” 彦恭问老人的姓名,老人不回答自己离开了。

韦文朱武,陽孝尊忠。

译文:前秦苻坚巡视太学,见《周礼》没有人讲授,太常博士卢壶就推荐韦逞的母亲宋氏来讲。苻坚答应了,当时女子不适合出头露面,于是宋氏就在家中建立讲堂,招收学生一百三十人,隔着绛纱帐讲课。宋氏被称为文君。晋代时朱序镇守襄陽,遇苻坚派苻丕来进攻,朱序的母亲韩氏亲自登城巡视,告诫说西北角当先受敌,就率领百余婢女及城中的女丁,在西北角筑新城二十余丈。贼人进攻西北角朱序部众据新城坚守,贼人溃退,襄人称此城为夫人城。汉代王陽担任益州刺史,走到九折坂险道,说:“我的身体是祖先给我的怎么能经过这么危险的地方呢?”于是返回。后来,王尊担任益州刺史,办理公务走到九折坂时,说:“这里不是王陽所惧怕的险道吗”呵斥车马冲过去。后世人称王陽为孝子,王尊忠为忠臣。

倚闾贾母,投阁扬雄。

译文:战国时齐国王孙贾的母亲,人称贾母。王孙贾侍奉齐缗王,齐国被淖齿这个人祸乱,国王出逃。王孙贾不知国王在哪里,贾母说:“你早晨出去晚上回来我会靠在门口张望你,你晚上出去不回来,我也会爬在窗户上张望你,现在国王逃走了,你不知道他去了哪里,怎么能回家?”王孙贾于是率国人杀掉淖齿,立戡王的儿子,齐国得到了安定。扬雄是西汉文学家。王莽时扬雄的门人刘芬因符命获罪,被流放,扬雄正在天禄阁校书,怕被株连,就从阁上跳下,几乎摔死。当时人说他:“惟寂寞自投阁。”

梁姬值虎,冯後当熊。

译文:梁姬是宋代大将韩世忠的夫人梁氏,末出嫁时,一次在自家房屋看见老虎蹲卧廊间,觉得特别害怕,就奔跑出去不敢言语。不久众人来到,看到她这个样子就跑回去观看,原来卧虎的地方睡着一个士兵,就问他的姓名,叫韩世忠。梁姬心中感到很惊异,回家告诉母亲,她的酒备酒邀请韩世忠,让二人结为夫妇,后来韩世忠果然富贵,梁氏被封为梁国夫人。冯后是汉元帝的妃子,汉元帝喜欢游虎圈,冯婕妤(也就是冯后)、傅婕妤相随。突然跑出一头熊,傅婕妤惊走,而冯婕妤用身体挡住熊,皇帝问她为什么不怕,她说:“妾恐熊至御座,故以身挡之。”由此得宠。

罗敷陌上,通德宫中。

译文:罗敷是汉代王仁的妻子秦罗敷,她原是邯郸的美女。王仁为赵王家令,罗敷在山野采桑,赵王登台看见她,想占有她,罗敷作《陌上桑》以自明,后来嫁给王仁。樊通德是汉成帝宫人赵飞燕的使役之王,知道很多通德宫中皇家的事情,每与其夫谈及宫中发生在飞燕身上的惨事,就凄然泪下。后他的丈夫据她所述,写成《飞燕传》。

龙文鞭影课文(龙文鞭影原文译文)(4)

二冬

汉称七制,唐羡三宗

译文:汉代前后共经历了二十五帝。西汉自高帝以下有文、武、宣,东汉自光武帝以下,有明、章,其余的官职没有具体的称呼。所以,河汾人王通,曾以七制断之。唐太宗李世民,除掉隋朝的战乱,奠定国基,由于政治清明,百姓富饶,有贞观之治;唐玄宗李隆基,除掉了祸乱宫廷的韦后,励精图治,有开元、天宝盛世;唐宪宗李纯革除积弊,削平藩镇,唐威复振。

杲卿断舌,高祖伤胸。

译文:唐玄宗天宝年间颜杲卿任常山太守,安史之乱时被贼人所擒,颜杲卿骂喊不屈,被贼人断舌而死。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与项羽在广武间对话,项羽怒而放弩射中刘邦胸部,刘邦为了不动摇军心,按住脚说:“射中了我的脚趾。”

魏公切直,师德宽容。

译文:宋代韩琦,被封为魏国公。多次上疏皇帝,以“明得失、正纪纲、亲忠直、远邪佞为急,前后七十余疏。”被誉为“锲而不迂”。娄师德是唐武则天时的宰相。曾告诫其弟要让“唾面自干”,为了与人结怨不要擦干。曾荐狄仁杰为相,而狄仁杰反而排挤他,于是武则天当着狄仁杰的面念了他的推荐书。狄仁杰叹曰:“娄公盛德,我为所容久矣。”

祢衡一叽,路斯九龙。

译文:汉代祢衡,少年时就很会辩论,而且性格高傲不屈。孔融向曹操推荐祢衡时说:“鸷鸟累百,不如一鹗,使立朝,必有可观。”相传唐代张路斯夫人石氏生九子,路斯曾在焦氏台钓鱼,回来的时候浑身湿透,夫人问他怎么回事,说:“我龙也,蓼人郑祥远亦龙,今日与我争钓台宝殿,明日将战,使九子助我。我领绛绡兵,郑领青绡兵。”次日,齐射青霄,中之,九子皆化为龙而去。

纯仁助麦,丁固梦松。

译文:宋代范纯仁是范仲淹的儿子,曾经押五百斛麦子送还姑苏,舟至丹陽,遇到石曼卿,石曼卿当时“家有三丧而末葬”。范纯仁将麦子资助之。归来后对范仲淹说了此事,正与范仲淹的意思相合。三国人丁固字子贱。小时候梦到松生腹上,占卜的人说:“松字于文为十八公也,后十八年,君其为公乎。”后来果然言中。

韩琦芍药,李固芙蓉。

译文:江都芍药凡三十二种,惟红瓣黄腰称金带围的品种不容易得到,韩琦担任郡守时,这个品种偶尔开了四枝,于是邀王珪、王安石、陈升之共赏花,后来四人都担任宰相。唐代人李固,曾遇一姥姥,老姥说:“郎君明年芙蓉镜下及第。”来年果然中状元,第中有“人镜芙蓉”之语。

乐羊七载,方朔三冬。

译文:东汉人乐羊子出外求学,一年后回来,妻子跪下问他为什么,他说:“长久在外,想家了。”妻子就用刀砍断织机上的布,说:“夫子你去积累学问,现在如果半途而归,与我半途割断布匹有什么不同”乐羊受到感动,重新回去开始学业,七年不返。汉代人东方朔曾上书皇帝说:“年十二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十九学孙吴兵法阵战之具……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也。”

郊祁并第,谭尚相攻。

译文:北宋时的宋郊与宋祁兄弟,两人刻苦读书,同时举进。汉代袁谭与袁尚是同父异母兄弟,他们的父亲袁绍死后,两人互相攻伐,以争夺冀州,曹操乘机举兵,并夷灭之。

陶违雾豹,韩比云龙。

周朝的陶答子冶陶三年,名誉不兴,家产倍增。他的妻子曰:“能薄而官大,是谓婴害;无功而家昌,是谓积殃。今夫子贪富图大。安闻南山有玄豹,雾隐七日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衣而成文章耳,故藏以避害。系不择食,故肥而致死。今君违此,得无后患乎?”后来果然被诛。唐代学者韩愈《醉留东野诗》云:“昔年因读李白杜甫诗,常恨二人不相从。吾与东野生并世,如何复蹑二子踪。东野不得官,白首夸龙钟;韩子稍奸黠,自惭青蒿倚长松。低头拜东野,愿得终始如駏蛩;东野不回头,有如寸梃撞巨钟。吾愿身为云,东野变为龙。四方上下逐东野,虽有离别无由逢。”东野,是诗人孟郊的字,与韩愈为忘年交。

洗耳妃子,校士昭容。

译文:唐朝杨贵妃收安禄山为养子,让宫女用锦绣裹住安禄山在宫中行洗儿礼,唐玄宗亲往观看,不以为耻,反赐给贵妃洗儿钱。上官婉儿是唐中宗宫中的昭容,在饮宴时常代皇帝及皇后、长宁安乐公主赋诗作文,又品评裁定大臣们所赋。

彩鸾书韵,琴操参宗。

唐代人吴彩鸾,嫁给文箫,文箫家贫不能自己养活自己,吴彩鸾就每天写韵书一部,卖掉以换取食物度日。就这样过了十年,两人各跨一虎升天。宋代苏轼在杭州时,携乐妓游西湖,一日对乐妓说:“你们扮作长老,提问我参禅。”

于是问:“何谓湖中景?”苏轼答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何谓景中人?”答云:“裙拖六幅潇湘水,髻挽巫山一段云。”

“何谓人中意?”答曰:“随他杨学士,鳖杀鲍参军。”

“如此究竟如何?”答曰:“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琴操大悟,即日削发为尼。

龙文鞭影课文(龙文鞭影原文译文)(5)

三江

古帝凤阁,刺史鸡窗。

译文:传说凤在阿阁筑巢,上古帝黄帝问天老凤筑巢这件事的吉凶,天老详述其象,说:“凤出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见则天下大安。”黄帝于是在殿中斋戒,凤凰蔽日而至,筑巢于阁中。晋宋宗,字处宗,官至兖州刺史。一次得到一只长鸣鸡,非常喜欢并养在窗前,后来鸡忽然能说人语了,与处宗谈论,极有玄致。处宗因此玄业大进。

亡秦胡亥,兴汉刘邦。

译文:秦始皇的次子叫胡亥,始皇死后,胡亥继位,施行暴政,刘邦、项羽起兵后,被迫自杀,胡亥的侄子婴继位,后被项羽杀掉,秦朝灭亡。楚汉战争中,刘邦战胜西楚霸王项羽后,建立汉朝。

戴生独步,许子无双。

译文:东汉的戴良,字叔鸾,喜欢高谈阔论,而且喜欢发表比较惊世骇俗的言论。曾说:“我若是仲尼长东鲁,大禹出西羌,独步天下,无与为偶也。”东汉的许慎,字叔重,少年时博学经籍。马融很推重他。时人为之语曰:“五经无双许叔重。”

柳眠汉苑,枫落吴江。

译文:清人张沥辑《三辅旧事》中说:“汉苑有柳,状如人形,号曰人柳。一日三眠三起。”唐代崔信明担任秦川令时,常以自己诗文杰出而自负,扬州参军郑世翼也比较轻佻忤物,一次遇崔信明于江中,说道:“闻公有‘枫落吴江冷’,愿见其余。”崔信明欣然拿出众片,郑世翼没有看完,说:“所见不如所闻。”将文章投到水中,引舟离去。

鱼山种植,鹿门隐庞。

译文:鱼山在泰安府东阿县西,三国曹植曾在此登山临东阿。忽闻岩岫里有诵经声,不觉得恭敬的聆听起来。后汉庞德公是个贤士,荆州刺史刘表数次延请不至,后庞德携妻子登鹿门山采药不返。

浩从床匿,崧避杖撞。

译文:唐代孟浩然年四十始游京城,与王维友善,王维私下邀请他进入内署,正好唐明皇到了,孟浩然躲到床下,王维据实报告皇帝,皇帝说:“朕闻其人而未见也。”诏令孟浩然出来。汉明帝喜欢以耳目的揭发作为事实,公卿大臣,都被诋毁。曾经因事而杖打郎药崧,药崧逃到床底下,皇帝更恼怒,急言道:“你出来。”药崧说:“天子这样威严,王侯也这样堂皇,但从未听说有这样的君王,自己起身打我的。”

刘诗雯覆,韩文鼎扛。

译文:明代刘基,字伯温,是元代的进士,弃宫隐居在青田山,明太祖征召他入朝,刘伯温陈述有关时事的十八项策略,成就了帝业。汉代刘歆曾对扬雄说:“如今的学者虽有禄利,然尚不能明《易》,其若《玄》何,我担心后人会用来盖没用的酱汤。”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黄庭坚曾经写诗赞米友仁说:“虎儿笔力能扛鼎。”

愿归盘谷,杨忆石淙。

译文:盘谷在河南济源县北,唐李渊隐居在此。明朝的镇江府城南,有杨一清的石淙精舍,在丁卯桥南。杨一清,幼时有文名,以奇童荐为翰林秀才,十四岁中进士。

弩名克敌,城筑受降。

译文:宋代韩世忠在金人入寇时,造弓取名为克敌,可百发百中,表示要抵挡敌骑冲突。受降城在山西大同府西北。为公孙敖所筑。

韦曲杜曲,梦窗草窗。

译文:唐代富翁韦安石在西安府南建有花园,名为韦曲。杜岐公也建有花园,名为杜曲。两处花园斗殴比较出名。南宋吴文英,善于写词,有《梦窗甲、乙、丙稿》四卷。周密,号“草窗”有《草窗词》二卷。两人的文集都很有文采。

灵征刍狗,诗祸花尨。

译文:魏国的太史问周宣,梦见草扎成的狗是何意,周宣说:“得饮食。”又一日问梦见刍狗,周宣说:“堕车折脚。”又一日问梦见刍狗是何意,周宣说:“有火灾。”太史说:“三次询问都并没有梦,只是试您罢了,为什么都灵验了呢?”后来就用刍狗表示灵验的梦。明代人高启因为题宫女图诗触怒皇帝被杀。他写的诗是:“女奴扶醉踏苍苔,明月西园侍宴回。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宫静有谁来。”

嘉贞丝慢,鲁直彩缸。

译文:唐代宰相张嘉贞想纳郭元振为婿,就说:“我有五女,各持一丝于幕后,子牵之,得者为妇。”元振牵一红丝,得第三女,贤而色美。宋代黄鲁直之子求婚于苏迈之女,纳吉时用红彩缠其缸作彩礼。

龙文鞭影课文(龙文鞭影原文译文)(6)

四支

王良策马,傅说骑箕。

译文:王良,本春秋时人。善驾御马。传说傅说是商朝武丁是的宰相,辅助殷得以中兴,死后成为天上的星座,在箕尾之间。

伏羲画卦,宣父删诗。

传说中上古时代的部落酋长叫伏羲。曾画八卦,教民捕鱼、畜牧,以作食物。孔子在汉代时被封为至圣文宣王,他曾经将诗经做了多出删编。

高逢白帝,禹梦玄彝。

译文:汉高祖刘邦酒醉后走在沼泽中,碰见大蛇当道,拔剑将蛇斩为两段,继续前行,遇到老妪在黑夜中哭泣,说:吾子白帝也,化为蛇,当道,今被赤帝子斩之,故哭。”大禹曾治理天下的大水。至衡山,梦男子自称玄彝苍水使者,曰:欲得我简书,斋于黄帝之宫。”禹斋三日,果得金简玉牒,因知治水之要。

寅陈七策,光进五规。

译文:宋代进士胡寅,曾上书高宗,提出罢议和修战备的七项策略,结果被罢官了。宋代司马光,在仁宗朝知谏院,曾提出五规:保业、惜时、远谋、谨微、务实。

鲁恭三异,杨震四知。

译文:东汉鲁恭担任中牟令,邻县发生蝗灾,唯独不侵扰中牟县境。河南尹袁安闻之,前往察看,看到儿童旁有野鸡,问儿童为何不捕鸡,儿童回答说:“鸡是雄的而且还是小鸡。”袁安于是说:“虫不入境,恩德泽化及禽兽,儿童也有仁心。这时中牟的三异。”杨震是东汉人,曾推荐昌邑令王密做官。杨震路过昌邑,王密夜怀十金送给杨震,杨震拒不接受,王密说:“深夜没有人知道。”杨震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

邓攸弃子,郭巨埋儿。

译文:邓攸东晋时作河东太守,在石勒战乱中舍弃亲生儿子,保护了侄子。妻子不复孕。一次过江,纳到一妾,特别宠爱,于是询问女子的来历,说是北人遭乱,还能忆起父母姓名,原来是邓攸的甥女。邓攸素有德行,闻之感恨,于是就不再纳妾。郭巨是汉代人,因家贫不能养母,母亲进食时,儿子必定分食,于是欲埋其儿,说儿子可再有,母不可复得。挖土三尺余,忽见一黄金玉釜,上有丹书曰:“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夺,人不得取。”

公瑜嫁婢,出道还姬。

译文:宋代人钟离瑾,字公瑜,任德化县令时,嫁女时买来婢女,知道婢女是前任县令的女儿,就同女儿一样嫁出。嫁女那天的夜里,梦一绿衣之人道谢,说已奏明天帝,当降福钟离瑾的后世子孙。杨素,字处道。与妻子乐昌公主,在战乱时各执破镜一半相约,后乐昌公主流落为杨素家姬,徐德言流落到京城,在时场上买到了乐昌公主的半边破镜,作诗曰:照与人俱去,照归人不归。”杨素知道后,即召德言还其妻。

允诛董卓,玠杀王夔。

译文:汉代王允有才略,定美人计,让貂蝉调拨董卓与义子吕布的关系,并唆使吕布诛杀了董卓。宋朝利司都统王夔号“王夜叉”,极其残忍,经常做害民的事情,四川宣渝司余所设计召王夔议事,杀掉了他。

石虔矫捷,朱亥雄奇。

译文:晋人石虔随父围猎时,虎受箭伤而伏地,诸将戏让石虔去拔箭,石虔上前拔得一箭,虎跳他也跳,而且比虎跳得还高,虎伏下身去他又乘机拔得一箭,其身姿矫捷绝伦。朱亥是大梁人,勇敢侠义,隐于屠肆。侯赢把他推荐给魏公子无忌(信陵君),无忌派他奉壁谢秦,秦王听说他的出身后很生气,把他买到虎圈,朱亥头发直竖,瞪目视虎,虎不敢动,秦王于是送给他礼物,把他送回梁国。信陵君又让朱亥在袖子里藏了四十斤铁锤,暗杀秦国将军晋鄙,夺其兵,遂退秦存赵。

平叔傅粉,弘治凝脂。

译文:三国时魏人何晏,字平叔。传说魏明帝见平叔肌肤较白,疑其傅粉,于是夏天令他用温水洗脸并出汗,汗出后,以巾拭之,皮肤更为皎白。晋朝人杜乂,字弘治,官至丹陽丞。其皮肤清绝,王右军见了感叹说:“面若凝脂,眼如点漆,神仙中人也。”

龙文鞭影课文(龙文鞭影原文译文)(7)

伯俞泣杖,墨翟悲丝。

译文:汉韩伯俞性至孝,一次犯错,母亲用杖打他,他哭泣说:以前打的时候感觉疼,我就知道母健康:现在打在身上不太疼了,我感觉母亲力气衰弱了,所以悲泣。”墨翟是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人称墨子。墨子见染丝者而叹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五入为五色,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治国亦然。”此作墨翟悲丝,通称悲染。

能文曹之,善辩张仪。

译文:三国曹植,字子建,曹操的第三个儿子,魏文帝曹丕的弟弟。子建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曹操)尝视其文,谓植曰:“求别人写的吧?”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文,固当面试,奈何求人!”张仪是战国时魏人。因为曾经在楚国与人喝酒,被诬以盗璧击之遍体。归问其妻曰:“视我舌在否?”曰:“在”。曰:“舌在足矣!”善辩,因连衡六国,使皆割地事秦。为秦、魏二国相,封武信君。

温公警枕,董子下帷。

译文:司马光在宋哲宗朝为相,封为温国公。传说他的卧室萧然,图书却很多,竟日静坐,泊如也。又以圆木为曾枕,少睡则枕转而觉,乃起读书。西汉大儒哲学家董仲舒,又称董子,专门研究《春秋公羊传》。据记载董仲舒年轻时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临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会书张旭,善画王维。

译文:张旭是唐朝人,字伯高。善写草书,爱喝酒,每次大醉,都会呼叫狂走,这时才写字,醒后自视,以为入神。刚开始做官时是常熟尉,有老人陈牒求判,信宿又至,旭责之,曰:“观公笔奇妙,欲以藏家耳。”因出其父书,天下奇笔也,旭自是尽得其法。又尝见公主担夫争道而得笔法,观公孙大娘舞《剑器》,更得其神,人称草圣。王维,字摩诘,是唐朝著名诗人、画家。曾作监察御史、节度府判官等,后又任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王维最善诗与画。宋朝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周兄无慧,济叔不痴。

译文:鲁成公十八年的春天,晋国的大夫将晋厉公杀掉,到京师去迎接周子(晋悼公)回国为君,其中有七八个人不服从,认为:“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晋朝王湛.字处冲,雅抱隐德,遂负痴名。其侄王济因此不行叔侄礼,有一次王济见其叔床头有《周易》,十分吃惊,尤其听到他剖析玄理,甚是微妙,又与之乘马,见其善骑。过去武帝常以济叔为笑料,此时又问:“卿家痴叔死末?”济曰:“臣叔不痴。”并赞美说:“山涛以下,魏舒以上。”

杜畿国士,郭泰人师。

译文:杜畿是三国时魏人,字伯侯。建安中,畿自荆州还,后至许昌,见侍中耿纪,语终夜。尚书令苟彧与纪比屋,夜闻畿言,异之,旦遣人谓纪曰:“有国士而不进,何以居位?”既见畿,如旧相识者,遂进畿于朝。郭泰字林宗,东汉太原介休人,博通经典,在家教授子弟。《尚友录》载:“东汉魏昭,童子时求事郭泰,供给洒扫。泰曰:“当精义讲书,何来相近?”昭曰:“经师易获,人师难道。欲以素丝之质,附近朱蓝。”于是郭泰名声远扬,学士纷纷归附。

伊川传易,觉范论诗。

译文:程颐,字叔,世称伊川先生,洛陽人,他是北宋哲学家,少年时与兄程颢学于周敦颐。程颐先为宋秘书省校书郎、祟政殿说书等职,后被贬,讲学三十余年,对儒家经典以新的“理性”解释。著有《易传》《春秋传》等。南宋僧人彭觉范,名德洪。他的弟弟曾说:“诗,贵得于天趣。”觉范曰:“何以识其天趣?”曰:“能识萧何所以识韩信,则天趣可识矣。”觉范不同意此说,但又说服不了弟弟。

董昭救蚁,毛宝放龟。

译文:汉代董昭,字公仁。曾乘船过钱塘江,见一蚁浮在短芒上,其情甚危。董昭从江上将蚁救起。夜梦乌衣入来致谢,并说他是蚁王,今后若有事情告诉他。后来董昭因事入狱,求人捉来两个蚂蚁,要他去告诉那蚁王,果然有许多蚂蚁前来咬断绳索挖出洞穴,董昭逃了出来。后来遇赦免难。晋人毛宝,字硕真,十二岁那年,见一个渔人捞得一白龟,毛宝就赎回白龟并放了。后来任郝城守令,与石虎战败投江,足蹬一物,得至岸,回头一看,原来是以前放生的白龟。

龙文鞭影课文(龙文鞭影原文译文)(8)

乘风宗翼,立雪杨时。

译文:宗悫,字元干,南朝宋孝文帝时人。少时叔父宗炳问其志愿,意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元嘉二十二年(445年)破林邑时为振武将军,城破,珍宝山积,宗丘却没有动一丝一毫的东西。杨时,字中立,是北宋南剑州将乐人。杨时四十岁时曾与游酢拜见文学家程颐,程颐正在瞑目而坐,杨时不敢打扰,久立不去。等程颐察觉时,门外已雪深一尺,二人还立在那里。后历知浏陽、余杭、萧山,都取得了政绩。

阮籍青眼,马良白眉。

译文:阮籍,字嗣宗,三国时魏国人,竹林七贤之一。阮籍的眼睛能变青白两色。如果是礼俗之士,就以白眼对待。一次嵇喜来吊,籍用白眼看他,嵇喜不肯而退。嵇喜的弟弟嵇康闻之,就摆酒并带琴来拜见他。阮籍大悦,显露出青眼。看得出他对礼法之士能分辨出来。马良,字季常,汉末襄陽宜城人。据说马良有兄弟五人,都有才名,良眉中有白毛,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韩子孤愤,梁鸿五噫。

译文:韩非,韩国贵族,法家代表人物,又称韩子,与秦国的李斯同出于荀子门下。韩非看到韩国削弱,屡次以书谏韩王,韩王不用。故作《孤愤》、《五蠹》等数十万言。汉代梁鸿,字伯鸾,少贫而博学,娶妻孟光,隐居霸陵山中,一日过洛陽,见宫室侈丽,乃作《五噫歌》:“涉彼北芒兮噫!顾览帝京兮噫!宫室崔嵬兮噫!人之劬劳兮噫!辽辽末央兮噫!”肃宗听到后很生气,下令逮捕。他改姓易名,与妻远居齐鲁之间,为人做工。每次回家,妻子盂光都很尊敬的为他张罗饭食。

钱昆嗜蟹,崔谌乞糜。

译文:钱昆字裕之,五代时吴越人。后归宋,官至秘书监,为政宽简便民,喜欢吃蟹,曾经申请到地方任职,曰:“就愿意去有螃蟹而没有设通判的地方为官,不会被通判监视行为了,我的愿望就满足了。”北齐年间的河间守崔谌,迫于弟弟逼势,向李绘素要糜角、翎羽。李绘答书曰:“翎有六羽,飞则冲天:有四足,走便入海。下官肤体疏懒,手足迟钝,不能逐飞追走远事佞人。”

隐之卖犬,井伯烹雌。

译文:吴隐之,字处默,晋濮际人。隐之将嫁女,(谢石)知其贫素,遣妇必当率薄,乃令移厨帐,助其经营。使者至,见婢牵犬卖之。此外萧然无办。春秋时秦国的贤相百里莫,字井伯。家贫,出游不返,其妻无以自给,乃西入秦,为院妇,结果与丈夫失散了。后来吴隐之做了秦相,妻知之,不敢言语。一日,吴隐之坐堂上作乐,所请来的洗衣妇自言知音,因援琴而歌者三:其一曰:“百里吴,五羊皮。亿别时,烹伏雌,炊房屋,今日富贵忘我为?”问之,原来是过去的妻子,于是赶忙请妻子回来。

枚皋敏捷,司马淹迟。

译文:枚皋,字少孺,西汉淮陰人,才思敏捷。汉武帝出巡时,每有所感,则命他作赋。他受沼即成。故而扬雄说:军旅之际,戎马之间,飞书驰檄,则用枚皋。马相如,字长卿,西汉辞赋家,他作了很多赋,至今尚有《子虚》《上林》等名篇传世。其为文首尾温丽,但构思淹迟。控引天地,错综古今,忽然而睡,涣然而兴,几百日而后成。

祖莹称圣,潘岳称奇。

译文:祖莹,字元珍,南北朝时后魏人。八岁能通《诗》、《书》,父母担心他劳累得病,就禁止他长时间读书,他常常于在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由是声誉甚盛,时号为圣小儿。潘岳,字安仁,西晋荥陽中牟人。年少市以才颖见称,乡邑号为奇童。”曾为河陽守令,满县种桃李,人称河陽满县花。

紫芝眉宇,思曼风姿。

译文:唐朝元德秀,字紫芝,河南人。少年丧父,孝事母亲。后为鲁山令,为官清廉自守。后隐居陆浑山中。遇到荒饥,有时候一日不食,弹琴以自娱。房琯每次见到德秀就感叹说:见紫芝眉宇,使人的名利之心都消失了。”南北朝时张绪,字思曼。少有才文,风姿清雅,官至国子祭酒。齐武帝曾称赞蜀地的柳树曰:“此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年。”

毓会窃饮,谌纪成糜。

译文:钟毓、钟会是三国钟繇的两个儿子,钟繇在白天时睡觉,二人乘机投饮父亲的酒。于是钟繇假睡偷观,见钟毓先下拜后饮,而钟会饮而不拜。事后问其为什么,钟毓说:酒以成礼,不敢不拜。”钟会说:“偷本非礼,所以不拜。”东汉恒帝时太丘长陈实的儿子陈谌、陈纪与父亲齐名,号为三君。一日,有客来访,父亲客人谈锋甚敏,二子那时年少,令他们做炊备饭。陈谌跪曰:“父亲与与客人的语话,儿辈窃听,饭食忘记做了。”太丘曰:“你能记住我的谈话吗?”二子跪述,言无遗失。

韩康卖药,周术茹芝。

译文:韩康,字伯休,常采药卖于长安市,二十余年来从不与人讲价。一次有女子买药,康守又不讲价,女子生气的说:“公是韩伯林吗,为什么不讲价”康叹曰:我本欲避名,今小女子皆知有我焉,买药还做什么?”乃隐入霸陵山中,连征不起。周术,字元道,人称角里先生,是传说中的商山四皓之一。曾作《紫芝歌》:“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其优甚大。富贵之畏人兮,不若贫贱之肆志。”

刘公殿虎,庄子涂龟。

译文:刘安世,字器之,北宋末年任台谏官。因其直言敢谏,被称为“殿上虎”。庄子钓于濮水,楚王派使者大夫二人去求见,说:“愿意跟随我们侍奉君主吗。”庄子持竿不顾,说:“我听说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王巾私自藏之庙堂之上。这只龟,愿意死后留下骨头让人们觉得珍贵吗?生前愿意摇头摆尾在人们中间取乐吗?”

龙文鞭影课文(龙文鞭影原文译文)(9)

唐举善相,扁鹊名医。

译文:战国时蔡泽随唐举给人看相,一天蔡泽问唐举:“你相相我如何?”唐举说:“圣人都不相.何况先生呢?”蔡泽说:“富贵我自己就有,我所不知的是寿命。”唐举说:“从今往可四十三岁。”蔡泽说:“富贵四十三年足矣。”后来蔡泽果然担任秦相。战国时名医扁鹊的医术相当高明,他被人们尊为神医。

韩琦焚书,贾岛祭诗。

译文:宋代韩琦年二十登进士,累官至宰相。担任谏富三年,所存疏稿,欲敛而焚之,效古人谨密之义,但是担心没有证据显示他的举荐美德,就集齐七十余章,做成《谏垣存稿》。唐代诗人贾岛每年除夕夜,都要检查一年所作的诗文,并用酒肉祭奠,说:“这些都会劳损我的精神,所以要补回来。”后人称这为祭诗。

康侯训侄,良弼课儿。

译文:胡安国,字康侯。他的侄儿胡寅,年少时有性格难以制服,胡安国将他关在空阁中,置书千卷在房子里。一年以后,胡寅不遗一卷的能背诵那些文章,遂中进士,累迁起居郎。南宋进士余良弼曾写教子诗:“白发无凭吾老矣,青春不再当知乎?年将弱冠非童子,学不成名岂丈夫?”

颜狂莫及,山器难知。

译文:南北朝时颜延之的文章冠世,与谢灵运齐名,嗜酒狂放,无人能比。西晋人山涛,德高望重,王戎曾评论他说:“袭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能知其器。”

懒残煨芋,李泌烧梨。

译文:唐人李煜的《邺侯家传》记载:宰相李泌“在衡岳,有僧明瓒,号懒残,泌察其非凡人也,中夜前往揭焉。懒残命坐,发火煨芋以啖之曰:‘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 李泌是肃宗朝宰相,好神仙道术,时逢其习辟谷术,唐肃宗曾烧梨赐李泌。

干椹杨沛,焦饭陈遗。

译文:东汉末年时,杨沛曾拿出桑椹和野豆送给缺粮的曹操军队。晋代人陈遗担任吴郡主簿,其母喜食焦饭,陈遗每次煮饭,必定贮之拿回家奉母。陈遗后来在战乱中靠焦饭活命,被举为孝廉。

文舒戒子,安石求师。

译文:三国魏人王昶,字文舒。曾写文章体现他的戒子之要。宋代王安石曾对其长子说:“求师须博学善士。”

芳年未减,严武称奇。

译文:汉朝人防年的继母杀了父亲,防年就将继母杀死,廷尉判他大逆之罪,景帝认为难以量刑,汉武帝时年十二,在旁边说:“继母杀其父,下手之时,母道绝矣,是父仇也,不宜以大逆论。”后来就减了他的罪。唐代严武,字季鹰。生母裴氏讨父亲严挺的喜欢,挺之独爱妾玄英,严武当时只有八岁,用铁锤碎玄英首,左右惊慌说:“孩子无意间杀了玄英。”严武说:“哪有大臣厚妾而薄妻的人?我是故意杀她,不是戏杀。”

邓云艾艾,周曰期期。

译文:三国时魏将邓艾忌口吃,晋文王戏之曰:“卿云艾艾,乃是几艾?”曰:“风兮风兮,故是一凤。”西汉人周昌口吃,然刚直敢言,高祖刘邦欲易太子,周昌怒曰:“臣口不能言,然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易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太子始定。

周师猿鹄,梁相鹓鸱。

临洮大汉,琼崖小儿。

译文:传说秦王二十六年,在临洮有身长五丈,足长六尺的巨人出现。李守忠奉使到琼崖,见琼州人杨避举的父亲已一百二十岁,他祖父活了一百九十五岁。又见梁上鸡窝中一人伸出脑袋,他祖父说:“这是九代祖先,不语不食,不知活了多少年。”

东陽巧对,汝锡奇诗。

译文:明代人李东陽善对对联。年少时见皇帝因身矮不能迈过门槛,皇帝说:“神童足短。”李乐陽对曰:“天子门高。”皇帝让东陽坐下,他的父亲还站在一旁,帝说:“子坐父立,礼乎?”对曰:“嫂溺叔援,权也。”帝又曰:“螃蟹浑身甲胄。”对曰:“蜘蛛满腹经纶。”宋代人陈汝锡幼时聪颖,曾作诗:“闲愁莫浪遣,留为痛饮资。”诗人黄庭坚称赞说:“我辈人也。”

启期三乐,藏用五知。

译文:孔子游泰山,见荣启期鹿裘带索,鼓琴而歌,孔子曰:“先生何以乐也”荣启期曰:“吾乐甚多。天生万物,人为贵,吾得为人,一乐也:女之别,男尊女卑,吾得为男,二乐也:生下来有不见日月,不被襁褓者,吾行年九十,三乐也。”宋代李若拙,字藏用,曾作《五知先生传》:知时、知难、知命、知退、知足。

龙文鞭影课文(龙文鞭影原文译文)(10)

堕甑叔达,发瓮钟离。

译文:汉孟敏,字叔达。性刚直有剖决。一次手上拿的甑罐堕地,他头也不回离去,郭泰见而问他缘故,孟敏说:“妄已破矣,视之何益?”泰奇之。东汉人钟离意为鲁相,出钱修孔子庙。有一个叫张伯的在堂下除草,得到玉壁七枚,藏起一枚,向钟离意报告得到六枚。但是钟离意从悬瓮户发现有文字道:“后世修吾书,董仲舒,获吾车,拭吾履,发吾留,会稽钟离意。壁有七,张伯藏其一。”于是追问张伯,张伯只好承认。

一钱诛吏,半臂怜姬。

译文:宋朝张咏知在祟陽县做官,一个小吏从银库中出来,鬓发上傍有一钱,是库中钱,张咏命令杖打他。小吏勃然大怒说“一钱何足道!你能打我,不能斩我。”张咏拿笔判决:一日一钱,千日千钱:锯木断,水滴石穿。”亲自提剑下台阶斩杀了他。宋代宋祁有众多妻妾,一天在锦江赴宴,微寒,派人回家拿半臂(短袖上衣),结果众妻妾各送一件,共十余件,宋祁恐怕让妻妾感觉有厚薄之嫌,不敢穿,忍冻回家。

王胡索食,罗友乞祠。

译文:晋朝人王胡字修龄,家贫,陶胡奴担任乌城令,送一船米赠给他,王胡推辞不受,说:“王修龄若饥,当就谢仁祖索食,不须陶胡奴米。”晋代人罗友好酒,喜欢向人求食,如果到得早就躲在门边,等到天亮后得到食物才回来。后来桓温推荐他担任了襄陽太守。

召父杜母,雍友杨师。

译文:西汉元帝时,召信臣任南陽太守,兴修水利,教化大行,人称“召父”。东汉杜诗任南陽太守,诛暴立威,爱民罢役,造作水排,百姓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表示对两人的敬爱。宋代杨用中曾赞誉说:“杨冲远可以为师,雍退翁可以为友。”杨冲远,兴元人,雍退翁,洋州人,都是高宗时大臣。

直言解发,京兆画眉。

译文:唐代贾直言被流放到南海,临行前对妻子说:“我去了你别改嫁。”于是妻董氏束发,用帛封好,说:“非君手不解。”贾直言二十年后回来,妻头上封帛如故,洗头时头发都烂掉了。汉代张敞担任京兆尹,曾亲自为妻子画眉。皇帝听说他画眉的事,就询问起来,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皇帝喜欢他的才能,没有责备他,但最终没有重用他。

美姬工笛,老婢吹篪。

译文:晋代石祟有个美姬名叫绿珠,善吹笛,孙秀曾求绿珠不得,就假称圣旨收石祟,石崇对绿珠说:“我为你而获罪。”绿珠说:“当效死于官前。”于是投于楼下而死。后魏时期,河间的王琛有个婢女,善于吹篪。诸羌叛乱时,婢女扮作贫妪在阵前吹篪乞讨,诸羌兵将闻之流涕。即相率归降。

龙文鞭影课文(龙文鞭影原文译文)(11)

五微

敬叔受饷,吴祜遗衣。

译文:南北朝时何敬叔为长城令,为政清廉,不接受礼品,有一年逢灾,忽然在门上张榜,接受礼物。数日共得米二干八百石,但是他都取来为百姓充饥了。汉代人吴祜担任酒泉太守,为官清正廉明,有一姓孙的官员,私取民财为父买衣,其父曰:“有如此太守,怎么忍心谋私。”于是姓孙的官员持衣到吴祜面前伏罪,吴祜:“观过而知仁。”于是将衣服还给了他。

淳于窃笑,司马微讥。

译文:战国时齐国人淳于髡,滑稽,善于言谈。当楚国伐齐时,齐王让他到赵国救兵,淳于髡大笑,齐王问何故,淳于髡说:“今臣从东方来,见道傍有稻田者,操一猪蹄,酒一盅,祝曰:‘瓯篓满筐篝,污邪满车,五谷藩熟,也穰满家。’臣见所持者狭而欲者奢,故笑之。”齐王于是给他黄金干镒、白壁十双、车马百驷至赵,赵拨精兵十万,楚国于是退兵。唐代卢藏用举进士不中,后隐居终南山得官,人称随驾隐士。有天台山道士司马承祯到京城,卢藏用指着终南山说;“此中大有佳处,何必天台?”司马承祯说:“以仆观之,乃仕宦之捷径耳。”

子房辟谷,公信采薇

译文:汉代张良,字子房,辅助刘邦建立汉朝有功,被封为留侯,于是说:“被封为万户侯,这时平民百姓的最高地位了对我来说已经满足了。”遂辟谷学道。于是采用道教不吃五谷的方法修行。古代孤竹君的儿子伯夷(字公信)、叔齐互相推让,不愿继位,后耻食周粟,隐于山中采蔽而食,终致饿死。

卜商闻过、伯玉知非

译文:孔子的学生卜商,字子夏。曾子指出他的罪过,于夏曰;“我错了,我知道错了。”伯玉,名瑗,春秋时卫国人,据记载他五十岁的时候知道了四十九岁以来的错误。

仕治远志,伯约当归

译文:郝隆,字仕治,晋时高平人,曾在桓温军中任参军。谢安早有隐居之意,因屡征,在桓温军中任司马。有人送给桓温草药,其中有远志。桓温问谢安:“此药为什么又名山草?”谢末及答,郝隆应声说:“此甚易解,没出来时称为远志,出来就称为山草。”谢安甚有愧色。桓温看看谢安笑曰:“郝参军言无恶意。”汉末姜维,字伯约,少年丧父,与母相依为命。被诸葛亮俘虏并归顺后,与母相离。一日得母信,令求当归。姜继回信说:“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

商安鹑服,章泣牛衣

译文:卜商,字子夏,卫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子夏家中甚贫,经常穿破旧的衣服却表现的很心安。汉代王章,字仲卿,西汉泰山巨平人。家境贫困,疾病无穷,天气寒冷,不得不睡在为牛御寒的草苫中,哭着与妻子告别。其妻怒斥他说:“满朝廷的人谁能超过你的学问,不思激进,反而哭泣,有什么用!”后来王章做了京兆尹,还想得到封赐。其妻又制止他说:“人当知足,应该想当年牛衣泣涕的时候。”

蔡陈善谑,王葛交饥。

译文:北宋时蔡襄与陈亚均善诗,好戏谑。一次酒酣,蔡襄题诗曰:“陈亚有心便是恶。”陈亚当即对曰:“蔡襄无口便成衰。”听到的人都暗暗称绝。晋朝名士王导与诸葛恢共争姓族先后,王导曰:“何不言葛王,而言王葛。”诸葛恢说:“譬如言驴马,不言马驴,驴宁胜马乎?”相互讥讽。

陶公运甓,孟母断机。

译文:晋代人陶侃任广州刺史时,早晨运砖百块于斋外,晚上又运砖百块于斋内,说:“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故自劳耳。”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父亲死后,由母亲抚养。一天,孟子没有等到放学就回家了,孟母问:“学何所至矣?”孟子回答说:“我自己想回来的。”孟母于是用刀砍断织机说;“子之废学,犹吾之断机也。”孟子惧,旦夕勤学,遂成亚圣。

龙文鞭影课文(龙文鞭影原文译文)(12)

线装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