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老来得子关华为什么事(34岁老来得子关华为什么事)
近日,网传华为批量清退34岁以上员工,华为公关已对此表示否认。45岁即可“退休”的不成文规定,已被多位华为员工证实。近来亦有多则新闻显露出社会对年龄认知存在差异。45岁即成为一道“红线”,面临被劳动力市场淘汰了吗?1988年出生即步入中年?34岁生育是“老来得子”?关于年龄的认知引发讨论
记者 王明婷 实习记者 戚展宁
29岁女性是中年妇女吗?34岁算老年人吗?40岁是不是该退休?连日来,几则颇受关注的新闻中关于年龄的表述和认知引发热议。
吸引舆论视线的首先是知名通讯企业华为。在一知名网络论坛上,一位自称华为前员工的匿名用户发文称,华为中国区开始集中清理34岁以上的员工,研发部门则集中清退40岁以上的员工。该文章分析,辞退40岁以上的老员工,是“不希望这些人在华为安然退休”。此事引发一些媒体关注,而华为方面则回应财新记者称“绝无此事”。
在金正男遇刺事件的报道中,网传有报道将疑似越南网红、出生于1988年的女嫌犯描述为“中年女子”。这一表述意外受到关注,被网友在社交媒体大量转发,纷纷表达对这一定义的异议。与此同时,又有网友发现,另一则新闻中提到民谣歌手赵雷时,描述其母亲为“34岁老来得子”。这一表述更引发众网友惊诧。
不到30岁即被描述为“中年”,在34岁生育即被称作“老来得子”,不少网友表示难以理解和接受。人到三四十岁,这在当今社会究竟意味着什么?
华为“34岁 清退”风波
华为公关人员告诉财新记者,清理和清退员工的消息属于造谣。多位华为内部多位员工均表示,公司并无针对34岁以上员工的清理动作。有员工称,“我们部门平均年龄都超34岁了,没有清理谁呀。”一位华为市场类岗位的员工赵成也透露,清理34岁以上员工的说法有失偏颇,且各省份办事处并无强制要求员工出国的举动。
赵成表示,由于通信行业发展不景气,为缩减人力成本,公司确实存在清退大龄员工的现象,“但主要是针对四十岁以上,绩效考核结果不佳的。且交付类岗位对人员的需求在减少,公司对这类岗位确实存在清理的状况。”交付工程师一般负责帮助客户安装和调试设备,确保用户学会使用设备。“前端打市场的属于创造价值的,后端即使提供高质服务,但难以创造更多收入”,该人士说。
“三十几岁其实正当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华为海外销售人员张华告诉财新记者,到了三十几岁,部分员工开始把重心向家庭生活倾斜,工作上会出现不堪重负的情况,“这其实很正常,这样的人也不适合华为。在任何年龄,如果能把手上的工作完成好,不管有没有清退一说,都不会波及你了。”
但多位华为员工表示,四十五岁即可“退休”,几乎成为公司不成文的规定。坊间口口相传。“在我们公司,四十五岁就可以’退休’了”,赵成告诉财新记者,由于工作强度太大,到了一定年龄,有些员工自身也会产生退休的念头。
这一点也得到了华为人力资源员工的证实,她解释称,公司有相关政策,对有意在法定退休年龄前提前离职的老员工给予一定补偿,“会给自愿离职的员工股票分红或一次性补偿。”她表示,该政策并非强制员工提前“退休”,员工若觉得精力很好,也可选择继续工作,或转到顾问岗位上任职,且这种转岗或提前离职的情况“在四十五岁以后更多一些”。
所谓的提前“退休”,名义上可理解为在法定退休年龄前离职。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这两种情况下劳动者均可领取离职补偿,符合法律规定。
虽四十五岁离职后没有奖金和工资,但可领取股票分红,待离职员工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再领取相应社保,赵成说,“四十五岁以后的员工,每年领取股票也能拿到几十万元的数额,这肯定也够用了。”但张华告诉财新记者,虽并非强制提前“退休”,但若想领取股票分红,须在离职时签订协议,保证此后不在同行业从事相关工作。
四十五岁老了吗?
目前看来,虽然华为对40岁以上员工的安排并无违背法律规定之处,但社会舆论的关注则在一定程度上显露出,人们对于当下人力市场中存在的年龄歧视现象心存忧虑。
不少劳动者的就业平等权仍在受到侵犯。国家公务员招考中的年龄限制,企业招聘中的年龄划线,就业市场上年龄限制随处可见。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中的年龄要求显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始终是难以跨越的年龄区间,目前仅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在职场上,35岁也常成为“就业天花板”。
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于2014年10月进行“就业状况全国城镇居民评价”民调,在全国(港澳台除外,下同)范围内,随机抽取3000位城镇受访者进行电话访问。结果显示,近半数居民认为存在就业歧视,年龄歧视仅次于学历歧视位居第二,达到54%的比例。此外,大城市受访者对年龄歧视的感触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城市受访者,且在不同年龄受访者中,41~50岁年龄组、51~60岁年龄组的受访对象认为年龄歧视较多,比例分别高达65%和63%。
而就华为而言,上述风波也体现出其用人年轻化的企业文化。 “一直以来,华为确实年龄结构偏向年轻化”,华为人力资源员工称,公司2017年的应届生招聘工作已基本完成,在数量和质量上今年较去年都更高一些,且近几年的应届生招聘规模都在扩大。
《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法》均明确提出公平就业,要求消除就业歧视。就在企业不顾法律规定,纷纷或明示或暗示招聘员工非“35岁以下”莫属的同时,劳动者们却正在变老。在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人力资本报告2016》中,全国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年龄已经上升至36岁。
随着老龄化浪潮袭来,渐进式、弹性化延迟退休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国际趋势。山东大学学者刘文、焦佩于2016年共同撰文指出,日本延迟退休规划最早,从20世纪70年代起,经过40多年调整,在2013年将退休年龄提高到了65岁;英国、德国则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年递增,将延迟退休的年龄涉及到了本世纪30、40年代;美国更是在1986年对《雇用年龄歧视法案》的修改中,即直接废除了强制退休制度,有研究表明,废除强制退休年龄提高了老年工作者的就业率。
而在中国,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即明确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应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然而,此前有专家提出,中国的实际退休年龄还不到55岁。对于延退,民众支持率也一直偏低。去年年底,中国社科院最新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仅三成受访者赞成实施延迟退休政策。
重新定义老中青?
从对延迟退休的态度看,人们对于年龄层的划分心态矛盾。一方面,虽然年龄增长,但人们不希望被认为“老了,不中用了”;但另一方面,不少人却又希望早早领取退休金。
实际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预期寿命的延长,“人到七十古来稀”已经成为过去时。如果按新中国成立之前人均寿命35岁计算,那么34岁无疑属于“老来得子”。
然而,根据去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的《2015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5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76.34岁,比2010年提高1.51岁。此外,根据“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在2015年的基础上将再提高1岁。在此背景下,无论是“29岁的中年妇女”,还是“34岁老来得子”,亦或是“40岁退休”,都已经显得不合时宜。
对于老年人,世界卫生组织将他们定义为“65岁以上”,而根据联合国的定义,也是年龄在65岁以上的群体被称为老人。而在老龄化问题严重的日本社会,对“老年人”的认知,却大有在年龄上的上升态势。
日本老年学会2017年1月5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对老年人定义和分类的建议,建议日本政府将“老年人”的定义从当前的“65岁以上”上调至“75岁以上”。建议指出,在包括日本的许多国家,老年人被定义为65岁以上的人,然而此定义没有医学和生物学上明确的基础,且这一定义已不适合日本社会当下发展现状。因此,2013年日本老年协会组成了联合工作组重新审视定义,发现与10到20年前相比,当前人们与衰老相关的生理功能变化的出现延迟了5至10年,“好像出现了返老还童的现象”。
去年,一则关于世界卫生组织(下称“世卫”)的新年龄标准划分的消息爆红网络。该消息称,世卫将人的一生分为“0至17岁为未成年人,18岁至65岁为青年人,66岁至79岁为中年人,80岁至99岁为老年人,而10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五个年龄段。不少人对此表示赞同,认为这样更与时俱进。
但随后该消息被媒体证实并不靠谱。据成都商报报道,在接受采访时,世卫组织交流部负责人普鲁登斯·史密斯否认世卫发布过年龄划分新标准。此外,他指出世卫并没有关于“青年人”、“未成年人”的标准定义,且世卫对“老年人”的官方定义为“年龄超过出生时平均期望寿命一半的人”。
实际上,去年5月,联合国官方微博即发布声明,联合国将“青年”定义为年龄介于15岁与24岁之间的群体。与此相同的表述还被发布在联合国青年议题官方网站的首页。同时,该组织解释称,许多国家也给青年划定了年龄界线,即一个人依法享有平等待遇的年龄——该年龄通常被称为“成年年龄”(在许多国家通常指18岁),“然而,因社会文化、制度、经济和政治因素各不相同,不同国家对’青年’的实际定义和对该术语的理解存在着细微的差别。”
在中国,不同部门或团体,关于“青年”年龄的定义也很悬殊。2008年出版的《中国青年就业与教育体制的整合研究》一书中指出,国家统计局进行人口普查时使用的标准是15-34岁为青年人口。而共青团《团章》规定14-28岁为青年;青联的《青联章程》中相关界定是18-40岁为青年人口。
或许,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更新,老中青的划分确实需要一次认真的重新界定。更多的人认为,人是否年轻,状态是否良好,实际并不仅取决于年龄,更取决于心态和状态,尤其取决于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包容的程度。随着现代文明的建立,涉及年龄的歧视现象值得全社会报以警惕之心。
对老中青的定义,受着社会整体生命健康的发展状况、社会文化、制度、经济和政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老龄化”本身也并不等同于“老年化”。而劳动力市场的种种年龄限制却始终是就业歧视、年龄不平等观念的温床,亟待破除。
早在十多年前出版的《文化衰老》一书中,美国布兰迪斯大学妇女研究中心学者玛格丽特·摩根罗斯·古莱特即指出,“老年化”并非源于生理因素,而是受着中年缩编,职场资历意义消减,社会保障面临危机,以及媒体对出生于不同时期的群体的特定表述等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文中 赵成 张华 为化名)
(财新记者 覃敏 实习记者 张从志 对此文亦有贡献)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请通过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欢迎转发朋友圈。
财新微信群扩大招募!与财小新零距离互动交流,找志同道合的朋友。长按二维码识别或添加caixinday为好友,快来和财小新成为朋友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