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最好听的花鼓戏(那个岀花鼓戏的著名的凤阳)

凤阳最好听的花鼓戏(那个岀花鼓戏的著名的凤阳)(1)

元末天历元年即公元1328年的某个夜里,安徽凤阳的一个茅屋内,贫民朱五四正忧愁叹气,原来,他家又多了一个男丁,他后来给这个男丁取名朱重八。据说朱重八出生时,屋内红光四射,附近村民以为失火,纷纷赶来打算救火。

对于这个贫农家庭来说,多添个男丁,并不能改变命运,反而加重了这家人肩上的担子。而他们自然不会想到,多年以后,这个男孩会改名叫朱元璋,会进寺庙当和尚,会参加农民起义军,甚至,成为了新王朝的开国之君。

定都何地:君臣意见多相左

出生于凤阳,朱元璋对这片土地的感情,自然不一般。1368年,四十岁的朱元璋于应天(即今天的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这时,他尚未统一全国,他的北伐军也还在浴血奋战。

所以,此时朱元璋虽然在自己的根据地应天登基了,但实际上却面临着一个不小的难题:到底要不要把应天作为自己日后建朝的都城?

这一年三月,北伐军占领汴梁。朱元璋听到这一消息后,振奋不已。他随即带着数万禁军奔赴中原,部署军事。可如果要控制中原,以南方的应天做京城,显然地址位置比较偏远。

自古以来,“君天下,非都中原不可。”而朱元璋,也正是在这次渡黄河时加深了这样一条感慨。

不过,当他的得力战将徐达打入元大都之后,局势再次发生变化。到底定都哪里?朱元璋召集群臣询问,各抒己见下,大家的意见颇为相左。

凤阳最好听的花鼓戏(那个岀花鼓戏的著名的凤阳)(2)

(朱元璋与大臣)

有人建议,关中险固;

也有人建议,选择中原洛阳,地理位置适中,方便朝贡;

还有人建议,定都北平,继续沿用元朝留下来的宫室,不必大兴土木,可以与民休息。

虽然朝臣们的观点中没有一个是自己最为满意的回答,但朱元璋没有全盘推翻这些建议。他考虑到,天下初定,百姓们需要休养生息,如果真的建都于新的地方,恐怕会加重百姓负担。

可是,有一个地方或许不会有这些担忧——相较于南京有长江天险,凤阳前有长江,后有淮河,水路可通漕运,也非常方便控制中原。

因而,朱元璋决定:要以家乡凤阳为中都。

营建中都:精致奢华美如画

于是,从洪武二年九月开始,中都的营建工程正式开启。这一次,可算得上是举全国之力。

首先,单单是为了筑大社稷坛,朱元璋就下令用五色土——从直隶、南京、河南进黄土,从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进红土,从江西、湖广、陕西进白土,从山东进青土,从北平进黑土。这里每一种土都是从名山大川里挑选的,绝不是路边随便挖出来的。

同时,为了修建皇城,全国动用了九万工匠、十四万兵丁,其他劳动力都是由农民服役。趁此机会,也是为了削弱苏南地区豪强势力,朱元璋还在洪武七年挑选了十四万苏州人去凤阳开荒。

毕竟是明朝的第一座都城,凡事要尽善尽美,以彰显新朝气象,如此铺张,也是可以理解的。而在皇城的规划和修建上,更是耗费了朱元璋相当多的心血。他任命开国功臣李善长为总工程师,规划宫室背靠凤凰山,东侧相连万岁山、盛家山,西侧相连马鞍山,这十里青山横穿中都凤阳。

凤阳最好听的花鼓戏(那个岀花鼓戏的著名的凤阳)(3)

(明中都地图)

同时,仿照北平大明门左右有日精门、月华门,朱元璋还将盛家山、马鞍山的名字,分别改为了日精峰、月华峰。

同时,和我们现在看到的故宫一样,中都同样也有三道城,都城有九道门,周长五十四里,内里是皇城,有四道门,分别为东安门、西安门、承天门(南)、北安门。而大内宫城居住着帝后嫔妃,周长六里多,同样也有四道门:东华门、西华门、南午门和玄武门。

鸟瞰过去,都城以两条线纵横贯穿,南起凤阳桥,穿洪武门,经洪武街、大明门,入中都城,进承天门,入皇城,经端门、外金水桥、午门入大内,再过华盖殿、谨身殿、乾清宫、坤宁宫,过玄武门,越北安门,下凤凰山,这是一条从南到北的中轴线。另一条线,是云霁街,东起鼓楼,西至钟楼。

凤阳最好听的花鼓戏(那个岀花鼓戏的著名的凤阳)(4)

在修筑的这一漫长精细的过程中,为了追求富丽堂皇,工部尚书张允特别送去《北平宫室图》,让李善长作参考。中都宫城的建造尽管在格局上和朱元璋在南京的吴王宫相近,但在装饰的精美程度上,连北平的元大都都远远不及。

这里所有的石头部件上,都有精美雕刻,凤凰、盘龙、麒麟、灵鹿、牡丹、海马,珍奇瑞兽,不一而足,每种雕刻都极具匠心,绝不马虎。甚至在面积七平方米的石础上,全靠匠人雕琢出了一圈高15厘米、宽32.5厘米的蟠龙。

可是,虽然建造成果美轮美奂,但这其中,也有一个小插曲给朱元璋敲响了一次警钟。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推翻不用:晚年丧子空愁叹

如今,我们所能看到的每一寸奢侈雕刻,其背后都是无数贫民家庭为之付出的血汗。在历经六年的建设后,明中都的工程即将完工,可是那些辛苦劳作的工匠们,也到了极限。触底反弹下,他们竟发起了罢工运动。

凤阳最好听的花鼓戏(那个岀花鼓戏的著名的凤阳)(5)

(明中都遗址石刻)

对于朱元璋来说,此事可谓当头一棒。正巧他当时亲临施工现场考察,看到工匠们激愤的神情,他不安了,甚至于,多年以后他回想起这个场景,依然不能平静。因为,将心比心,他也是穷人家出来的,能做上皇帝的他,理想就是建立一个均富的田园社会。然而,如今让这些穷人愤怒的,却正是自己。

很快,朱元璋叫停了凤阳的工程,改建南京大内宫殿,并且宣布“凡雕饰奇巧,一切不用”。

而这,只是朱元璋对外宣布不用中都的理由。深谋远虑下,在政治层面上,他也有着自己的考虑。因为,他问鼎中原后,同样虎视眈眈的李善长、胡惟庸的淮人集团也在坐大中,这种情势,已然威胁到了朱元璋的皇权。此时如果把都城迁到凤阳,那不正是让淮人回到了根深蒂固的大本营去了吗?到时候尾大不掉,反而难办。

凤阳最好听的花鼓戏(那个岀花鼓戏的著名的凤阳)(6)

(明中都城墙遗迹)

因而,朱元璋痛快地罢建中都,也开始谋划为自己当时的太子——长子朱标拔刺,以保证后续江山长久安稳。他首先做的,就是清洗淮人集团,以巩固皇权。

所以,放眼望去,此时的北方,只有北元势力还未扫除。而为了巩固北方的边防,朱元璋计划迁都北边,甚至于,他派太子朱标前往陕西考察,期待有结果后,落实迁都的可能。

不过,天意弄人,没想到朱标从陕西回来之后不久,就一病不起,驾鹤西去。老来丧子的朱元璋,失去了自己最疼爱的长子,也失去了继承人。这时候,如果再迁都,只怕劳命伤财,天下大乱。

一想到此,朱元璋只能再次作罢,终其一生,他也没有完成迁都的事业。

投稿邮箱:kaiwind123@sina.com

一经采用支付丰厚稿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