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闭症的典型特征是什么(儿童自闭症怎么形成的)

《我的世界,你从未来过》作者东田直树在书中有这样一段关于打招呼的描述:,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儿童自闭症的典型特征是什么?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儿童自闭症的典型特征是什么(儿童自闭症怎么形成的)

儿童自闭症的典型特征是什么

《我的世界,你从未来过》

作者东田直树在书中有这样一段关于打招呼的描述:

“见到人的话,仅仅说句“你好”,这到底有什么难的,大家觉得不可思议吧。

我(自闭症患儿)都是看不到人的。

人也成为风景的一部分,闯进我的视线。感觉像山、树木、建筑物、鸟儿等所有的东西同时和我打招呼。

……

为了打招呼,只将人区别对待,真的很累。

对方是谁,不能很快就知道,这也是无法打招呼的一个理由,对于我来说,也许人类不是很有魅力的存在吧。”

虽然作者只是自闭症中的一种典型,不能代表全部,但是从他的文字里,我们也能体会到那种孤独与无助,绝非是来自内心的封闭。

今天和大家科普一下自闭症的相关知识,希望大家读过之后,能给予自闭症患儿更多的理解和关爱。

一、什么是自闭症?自闭症常见的误区有哪些?

1、什么是自闭症

自闭症,又称为孤独症。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亚型,以男性多见(男女比例多于4:1),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约有3/4的患者伴有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部分患儿在一般性智力落后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较好的能力。

其主要症状为:

1.社会交流障碍,一般表现为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与父母亲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等;

2.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育落后,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或语言缺乏交流性质;

3.重复刻板行为;

4.智力异常7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智力落后,但这些儿童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能力,20%智力在正常范围,约10%智力超常,多数患儿记忆力较好,尤其是在机械记忆方面;

5.感觉异常,表现为痛觉迟钝、对某些声音或图像特别的恐惧或喜好等;

6.其他常见行为,包括多动、注意力分散、发脾气、攻击、自伤等。这类行为可能与父母教育中较多使用打骂或惩罚有一定关系;

7.与教育有一定关系,有些也是后天形成的.比如,父母的关爱不够.感到孤独寂寞;

2、关于自闭症常见的误区有哪些

误解一:自闭症很罕见

就在前不久,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已经将自闭症的发病率从1/68提升到了1/59,中国没有全国的统计数据,但专家预计并不会低于1%。据此推测,几乎每个超过一百户的小区都会有至少一个自闭症孩子。而我们没有发现的原因,很可能是我们医疗条件有限、导致大量自闭症孩子被当作发育迟缓、智障、精神问题、教养问题……埋没在社会中得不到治疗。

误解二:自闭症是精神病

自闭症是一种先天性神经疾病,而并非许多民众误认为的心理疾病或精神疾病。自闭症的发生与家庭教育并没有什么关系,而更多的是一种先天性因素。

误解三:我自闭症了

自闭症的发病率已经很高了,但还真不是你想得,想得就能得。经常看到网上有人说某某自闭了,比如某游戏选手Faker就经常被“打到自闭”。其实这些人完全和自闭症不沾边,自闭症是先天性的疾病,人们不可能因为心情不好而罹患自闭症。而自闭症患者几乎不可能主动怀疑自己自闭了。

误解四:自闭症=不说话

在最新出台的自闭症标准中,只有社交障碍和狭隘的刻板行为,语言障碍已经被移除。事实上虽然大部分自闭症患者有语言障碍,但这并不是说他们没有说话的能力与欲望,甚至有话痨型的自闭症患者,他们的表达能力完全没有问题。真不说话的患者也不是因为不想理你,而是他们真的不会表达。

误解五:自闭症是天才

很多人对电影《雨人》中自闭症哥哥惊人的数学天赋记忆深刻,但电影上呈现的永远是最特殊的那个。就像《我不是药神》让我们了解了格列卫一样,它有故事。但有9成的自闭症患者没有天赋、没有故事,7成的患者智力低于常人,智力超常的不足半成,还伴有严重的社交障碍。

误解六:自闭症什么都做不了

自闭症患者的工作能力确实有异于常人,但并不代表其完全不能工作。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有针对自闭症患者的工作培训,以帮助他们有胜任某些工作的能力。这些工作从传统的打扫卫生到现代化的程序编码都有,而国内大多数自闭症患者选择了制作面包、洗车、做咖啡等工作。

误解七:自闭症不能上学

自闭症不能上学更多的是自闭症孩子不被很多学校接纳,因为学校和老师都觉得麻烦,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孩子没有学习的能力。随着社会的接纳,就在近几年,已经有多位自闭症患者通过高考进入了大学校园。而在起步更早的国外,自闭症患者上学获奖的例子更不少见,而且这些并非都是高功能自闭症患者。

误解八:自闭症患者都有暴力倾向

没有经过康复训练的自闭症孩子可能会出现推搡、打人现象,但这并不是他们的目的和本心。往往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正确的表达方式而进行的一种错误表达。例如低龄孩子在一起玩,通常会因为不太能掌握力量分寸而弄疼、冲撞到对方。对于感觉神经异常,而且缺乏沟通能力的自闭症患儿来说,他们更可能造成这样的误会。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康复训练改变的。

误解九:自闭症患者不能交朋友

自闭症患者的确有社交障碍,但并非不能交朋友。只是由于他们对事物、话语的理解相当直观,导致大部分委婉的话根本听不懂,当然自己也不会委婉的说。大家可以理解为美剧生活大爆炸中前几季中的谢耳朵,或者是钢铁直男,但这样的朋友只要认定了你,真的可交。而且交往多了,他们也能像最近两季中谢耳朵的表现一样,学会简单的“弦外之音”。

二、自闭症的残酷和危害你真的懂么?

自闭症的危害有哪些

1、沟通有困难:自闭症儿童因为语言系统受到伤害,所以在表达上存在这一定的问题,不善于与人交往孤独症患儿的语言与正常人的语言在内容、逻辑、形式上互不相容。

2、精神受伤害:自闭症儿童不善与他人交往,语言表达能力也存在一定的障碍,在内心和精神上都有着一定自卑感,容易造成精神伤害,通常自闭症儿童是沉浸在自己的生活中难以自拔。

3、智力受影响:自闭症儿童的治疗发展是不平衡的,有些自闭症儿童会出现智力较高的现象,但是70%的自闭症儿童会有一定的智力障碍。

4、预测能力差:孤独症患儿由于缺乏想象力和预测行为结果的能力,无法进行建设性游戏。但他们知道纸可以撕、硬的东西扔到地上可以发出声音等等,为了寻找这种撕纸或扔东西的快乐,他们往往打碎或撕掉一些不该打碎或撕掉的东西。

5、常有危险举动:自闭症儿童不能理解威胁,对于一些威胁到身体健康的行为不能很好的进行把握。当孤独症患儿对某些事件不理解或心情感到烦恼和困惑时,会出现自伤行为,如咬手腕、咬手背、抓头发、以头撞墙。一些患儿在闲得无聊时也会出现自伤行为。

三、自闭症的病因是什么,它出现时有什么信号?

自闭症确切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国外不少研究认为,儿童孤独症的发病与遗传、家庭特征、社会心理、生理解剖、生物化学等因素可能有关。

1、遗传学因素

研究发现,单卵孪生子的同病率高于双卵孪生子。孤独症的单卵双生子同病率为82%,双卵双生子同病率为10%。患儿家中有孤独症患者的较一般家庭中多,孤独症同胞及双亲的存在类似的认知功能缺陷和特定的人格特征,这些都表明孤独症的发病存在遗传学基础。

2、生物学因素

患儿具有围生期损害史者较正常出生婴儿多,包括先天性风疹、巨细胞病毒感染、早产、难产、产伤、窒息等。孤独症患儿发生癫痫者较多(10%-15%),脑电图多有异常。研究发现,患儿左颞叶角部扩大者较多,提示大脑中颞叶可能有病变存在。

3、生化因素

孤独症患儿的多巴胺、5-羟色胺可增高,血浆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增高、阿片等神经递质异常,但缺乏特异性;脑组织发现小脑部位有神经细胞迁移的异常,浦肯野氏细胞数量的减少。另有研究报告孤独症可能与大脑边缘系统、杏仁核、海马回有关。还有研究认为孤独症与其出生后第一年内的脑生长速度过快有关。

4、家庭因素

可能因为父母对儿童教育方法不当或因父母个性中有一种特殊形式的遗传,或二者兼有。患儿的父母文化水平大多较高,父母性格较内向,对子女冷淡和固执,家庭缺少温暖。与父母亲教养方式无关,而所谓一部分孤独症父母表现的冷漠和教养形式化其实表明父母可能存在轻型的类似障碍。

四、自闭症并非绝症,找准方法是关键

1、目前在医疗上对自闭症的治疗原则和方案有哪些

治疗原则

孤独症治疗原则:

①早发现,早治疗。治疗年龄越早,改善程度越明显。

②促进家庭参与,让父母也成为治疗的合作者或参与者。患儿本人、儿童保健医生、患儿父母及老师、心理医生和社会应共同参与治疗过程,形成综合治疗团队。

③坚持以非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两者相互促进的综合化治疗培训方案。

④治疗方案应个体化、结构化和系统化。根据患儿病情因人而异地进行治疗,并依据治疗反应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⑤治疗、训练的同时要注意患儿的躯体健康,预防其他疾病。

⑥坚持治疗,持之以恒。

关于孤独症治疗的几点共识:

①孤独症没有特效药物治疗。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以改善孤独症的预后,因此孤独症治疗一般认为是年龄越小、效果越好,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年龄的截止点,事实上也存在着部分患者在较大年龄获得改善。

②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建立了许多的孤独症特殊教育和训练课程体系,前述几个主要的训练方法各有优缺点,尚无证据表明哪一种疗法显著优于另外一种。目前各种方法有互相融合的趋势。

③由于孤独症缺乏特效治疗,目前尚存在数以百种的另类疗法,这些疗法缺乏循证医学证据,使用需慎重。少部分未经特别训练和治疗的孤独症儿童有自我改善的可能,部分疗法声称的疗效可能与此有关。

治疗方法:

20世纪80年代以前,孤独症普遍被认为属不治之症。自从1987年Lovaas报道采用应用行为分析疗法成功“治愈”9例孤独症儿童以后,世界各国(主要是美国)相继建立和发展起来了许多的孤独症教育训练疗法或课程,多数疗法或课程的建立者均声称自己的疗法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但是一些疗法的疗效有夸大之嫌。

Helfin等将各种孤独症疗法分为以下4类:

(1)以促进人际关系为基础的疗法:包括Greenspan建立的地板时光疗法、Gutstein建立的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2)以技巧发展为基础的干预疗法:包括图片交换交流系统、行为分解训练法。

(3)基于生理学的干预疗法:包括感觉统合训练、听觉统合训练、排毒治疗与膳食疗法。

(4)综合疗法,孤独症以及相关障碍儿童治疗教育课程、应用行为分析疗法属于这一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