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纸砚文房五宝(华夏文明的巧思)

中国书法的工具和材料基本上是由笔、墨、纸、砚演变而来的,人们通常把它们称为“文房四宝”,大致是说它们是文人书房中必备的四件宝贝。因为中国古代文人基本上都是或能书,或能画,或既能书又能画的,是离不开笔墨纸砚这四件宝贝的。

"文房"之名,起于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专指文人书房而言,以笔、墨、纸、砚为文房所使用,而被人们誉为“文房四宝”。文房用具除四宝以外,还有笔筒、笔架、墨床、墨盒、臂搁、笔洗、书镇、水丞、水勺、砚滴、砚匣、印泥、印盒、裁刀、图章、卷筒等等,也都是书房中的必备之品。

“文房四宝”一辞在北宋时期,社会上已广泛使用了这一词汇。到再晚一些的南宋初年,陆游(1125—1210年),甚至还把“文房四宝”叫做“文房四士”:“水复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独相依”。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屡有变化。

南唐诸葛笔(安徽宣城)李廷圭墨(安徽徽州)澄心堂纸(安徽徽州)龙尾砚(安徽徽州婺源)
宋朝宣笔(安徽宣城)徽墨(安徽徽州歙县)宣纸(安徽宣城泾县)歙砚(安徽徽州歙县)
洮砚(甘肃卓尼县)
澄泥砚(山西忻州地区定襄县河边村,)
端砚(广东肇庆,古称端州)
元代湖笔徽墨宣纸端砚

婺 wù〔~绿〕产于中国江西省婺源县的茶叶,是绿茶中的珍品。

歙 shè地名,在中国安徽省。简称“歙”,如“~砚”。xī 1. 收敛,吸进:“将欲~之,必固张之”。2. 古同“翕”,和洽。

泾 jīng〔~河〕水名,发源于中国甘肃省,注入陕西省渭水。简称“泾”,如“~渭分明”(泾河水清,渭河水浊,两水在会合处清浊不混,喻界限清楚,是非分明)。

táo 1. 盥洗。2. 古同“淘”,洗去杂质。

笔墨纸砚文房五宝(华夏文明的巧思)(1)

笔墨纸砚文房五宝(华夏文明的巧思)(2)

笔墨纸砚文房五宝(华夏文明的巧思)(3)

:湖笔、宣笔、太仓毛笔、蒙笔、湘笔

毛笔是我国传统书法的重要工具,可以说,汉字书法是毛笔发展的产物。中国的毛笔历史悠久,据考古发掘的资料表明,远在仰韵文化遗址的彩陶上的花纹有一些就是用毛笔绘制的;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普遍使用毛笔,楚国叫“聿”; 吴国叫“不律”;燕国叫“弗”。到了秦代才正式定名为“笔”,并且一直沿用至今。据资料记载,1954年长沙左家公山古墓中出土了一支战国时期的毛笔,从发掘情况来看,古今毛笔的结构差不多,只是制笔的材料不同罢了。据传毛笔为蒙恬(tián)所创,所以至今被誉为毛笔之乡的河北衡水县侯店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如同过年,家家包饺子,饮酒庆贺,纪念蒙恬创毛笔。自元代以来,浙江湖州生产的具有“尖、圆、健”特点的“湖笔”成为全国最著名的毛笔品种。

元以前,全国以宣笔(兔毛)为最有名气。苏东坡、柳公权都喜欢用宣州笔;元以后,宣笔逐渐为湖笔(山羊毛)所取代。

我国最有名的笔是出自浙江湖州的湖笔、河南的太仓毛笔、河北的侯店毛笔(蒙笔)、湖南湘阴的长康毛笔(湘笔)以及江西的文港毛笔。

笔墨纸砚文房五宝(华夏文明的巧思)(4)

毛笔的尖、齐、圆、锐:

尖:笔锋要尖如锥状,功用为利于书写钩、捺等笔画;

齐:笔毛铺开后,锋毛平齐,功用为利于吐墨均匀;

圆:笔根为圆柱体,圆润饱满,覆盖之毛均匀,功用为书写时流利而不开叉。

键:笔锋在书写绘画时有弹性,能显现笔力。

墨:徽墨

是用于书画的黑色材料。它与毛笔差产生于差不多的时代,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已有类似的墨迹,不过那时的墨只是一种天然石墨。我国人工墨大约始于战国时代,从那时出土的竹木简来看,那时墨的质量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随着汉代制墨规模的扩大,制墨作坊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三国时的书法家韦诞是我国记载的最早的制墨名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到汉魏以后,制墨技术越来越发达,到宋朝徽州成了全国的制墨中心。唐代制墨名匠奚超、奚廷父子制的好墨,受南唐后主李煜的赏识,全家赐国姓“李氏”。从“李墨”名满天下。宋时李墨的产地歙县改名徽州,“李墨”改名为“徽墨”。

徽墨:松烟凝墨香。

墨的经典原料来自松树——这种中国很普遍、且富于神仙气息的植物。著名的徽墨产地就在安徽黄山地区,最原本的核心制墨工艺就是在密室燃烧多脂的老松,然后收集漂浮在房顶上的烟尘,作为制墨的原料。要想使这些不溶于水的碳粒子固结,就要借助胶的力量。由于动物皮和软骨熬成的胶汁气味不佳,要掺进香料,于是就有了独特的墨香。此外桐树、漆树也可以烧烟制墨。

墨分“松烟墨”和“油烟墨”两种,松烟墨以松树烧取的烟灰制成,特点是色乌,光泽度差,胶质轻,只宜写字。油烟墨多以动物或植物油等取烟制成,特点是色泽黑亮,有光泽;最常见的桐烟墨,坚实细腻,具有光泽。中国画一般多用油烟,只有着色的画偶然用松烟。但在表现某些无光泽物如墨蝴蝶,黑丝绒等,也最好用松烟。

明代是制墨业最光辉的朝代,工匠们又在墨中加入了麝香、冰片、金箔、公丁香等十几种贵重原料,使墨锭不仅品质精良,而且身价倍增。

笔墨纸砚文房五宝(华夏文明的巧思)(5)

古人论画时讲用墨有四个要素:

一是“活”,落笔爽利,讲究墨色滋润自然;

二是“鲜”,墨色要灵秀焕发、清新可人;

三是“变幻”,虚实结合,变化多样;

四是“笔墨一致”,笔墨相互映发,调和一致。以此移证于书法的用墨也应是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宣纸

纸虽是木浆所制,“纸”字却是绞丝旁,这是因为纸的最早来源于制丝业的废物利用,人们发现剿丝工艺中淘汰的蚕茧废料经过简单的处理,就能成为用于书写的薄片。

纸作为一种重要的书写材料,它是用植物类纤维加工制作而成。从历史上讲,人类的书写记事材料经历了甲骨、金石、竹木、缣帛等,最后确定为纸。在纸出现之前的时代,兽骨、龟甲、青铜器、绢帛和竹木简牍等都曾经作为信息的载体。绢帛的昂贵使竹片和木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承担着纸的任务。战国时的哲学家惠施被誉为“学富五车”,就是因为他读的书要用五辆车来拉。可见竹木简册又笨重又占地,人们当然对轻便的书写载体十分渴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这样的书写材料显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西汉时期发明了造纸术,东汉蔡伦总结前人的经验,改进了造纸工艺,拓宽了造纸原料,提高了纸的质量,从而使纸更适合于书写,逐渐代替了竹木、缣帛;到了魏晋时期纸完全取代了其他材料,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从这一点来看,纸在文房四宝当中,是最具生命力的。

宣纸最可贵之处在于它擅于承水吸墨,同时又对水墨的干湿、浓淡和着色力量方向等信息非常敏感。所以就如同精品胶片才能拍摄出层次和细节丰富细腻的照片,也只有宣纸才能体现出水墨之间的魅力和使用者的心境修养。宣纸不怕舒卷,不蛀不腐,久不变色,有“纸寿千年”之称。也正是因为如此,古代许多书画文献至今仍能完好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笔墨纸砚文房五宝(华夏文明的巧思)(6)

:端砚、洮砚、歙砚、澄泥砚

又称为砚台、砚池等,砚在古代又称“研”,用来研磨颜料或墨,砚一般是用石块或是耐磨材料制作的。砚的生产年代,目前尚难确定。从考古资料记载,新石器时代就有了研墨工具。但据《西京杂记》中的相关记载,砚是始于汉代,主要是用瓷、陶、瓦等材料制作,外形如同盘子。磨墨不是直接用手拿墨在砚上磨,而是另用一块研石,将墨压在砚台上研磨。到了唐朝,随着制砚技术的改进,就出现了石砚,并出现了名盛天下的端砚、歙砚等名砚。明、清两代品种繁多,出现了被人们称为“四大名砚”的洮砚、端砚、歙砚和澄泥砚。到了清朝时代,砚台趋渐工艺化、美术化,除了实用之外,还有了收藏、观赏的价值。

砚贵在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特质,能与水与墨实现最完美的配合,研磨调制出极品墨汁,并且能对来此蘸墨掭拭的毛笔起到养护作用。

为了容易发墨(砚与墨相生发)、不易吸水,掭笔时不伤峰毫,砚台多选用质地坚硬、细腻润泽的材料,一般认为以石质为最佳。暖砚是为了避免冬天墨汁冻结,在砚石下部挖空或另用材料衬托,注入热水或烧炭,为砚池加温。

歙砚发墨而不耗墨,贮水而不吸水、润笔而不损毛,经久耐用、质地细密、纹饰精美。

笔墨纸砚文房五宝(华夏文明的巧思)(7)

徽州对推动作为文化载体的文房四宝的发展,令巨人瞩目。

徽州,简称“徽”,古称歙州、新安。徽州一府六县,即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府治在现歙县徽城,前四个县现属安徽省黄山市,绩溪县今属安徽省宣城市,婺源县今属江西省上饶市。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安徽宣城诸葛笔、安徽徽州李廷圭墨、安徽徽州澄心堂纸,安徽徽州婺源龙尾砚。徽州、包括徽州附近文房四宝的崛起和时兴,与徽商的兴起以及这个地方兴盛的财力和文风有着相当的关系,可以说是徽商的鼎盛给文房四宝的崛起提供了温床,同时文房四宝的兴起又促使徽文化传播的更快更广。

笔墨纸砚文房五宝(华夏文明的巧思)(8)

文化载体之文房四宝

稳重持久的砚与刚柔相济的笔、舍身成仁的墨、托墨承彩的纸一起,这四位君子两千年来紧密合作,共同造就了中国的书画艺术,谱写传承着中国的悠久历史。而它们各自的品性和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的合作之道,也寓意着中国传统中修身治国的理想境界。

参考:纪录片《中国文房四宝》http://www.iqiyi.com/a_19rrharn4d.html?vfm=2008_aldbd

第1集博采

笔墨纸砚的原料采集

第2集造化文房四宝的演变之路
第3集匠心工艺技法的匠心独具
第4集时风

书画迥异的风格气韵

第5集传播工艺传播与文化交流
第6集遗产文化根源的世代传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