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破月来花影赏析(赏析上官仪入朝洛堤步月)

云破月来花影赏析(赏析上官仪入朝洛堤步月)(1)

入朝洛堤步月

上官仪

脉脉广川流,

驱马历长洲。

鹊飞山月曙,

蝉鸣野风秋。

上官仪,唐朝著名宰相、诗人;才女上官婉儿祖父;初唐婉雅诗风代表;唐武周年间,因得罪武则天被下狱处死;后被武则天追封为楚国公。

云破月来花影赏析(赏析上官仪入朝洛堤步月)(2)

上官仪的这首诗是写他当年宰相任,上朝路上的所见所想。里面的地址、景点都有实地对应;有些词里含典;有些比喻有具体所指。但我对这首诗的赏析,不做实地考证;不做背景分析,也不对曾经的比附刨根问底。只采取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态度,就直观文字作审美判断;就诗作的表现特征进行对话交流。

这首五言诗共四句。虽然诗句不多,但写景的审美艺术水平和表情达意的思想境界都是大家手笔,值得玩味学习。

一、艺术老到

1、用词重在营造意境,得体而隽永。如第一句诗的“脉脉”,不用“潺潺”、“缓缓”等,使得白描中有拟人;既写出川流的悠长,平缓,又表现出观景人的怡然自得。作者为全诗意境考虑取叠词,并没在意与后句诗的有些不对称。大有林黛玉教香菱写诗:有好的句子可不拘泥形式。

又如第二句诗的“历”字,用得传神。比用“过”字多出了观赏的内容;比用“经”字多出了意气风发的状态。

又如第三句诗的“曙”和第四句诗的“秋”两词,将一天的时节与一年的季节对应,既巧妙地对应上两句的地点、位置给出了具体的时间,又拓宽了诗的表现背景。

2、写景多角度多层面,立体感强。全诗共四句,然而动态、静态;远眺、近观;所见、所听兼具。诗作分前后两部分。前部分两句诗:“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写动态观景。观景的前一句“脉脉广川流”是远眺之景;观景的后一句“驱马历长洲”是近观之景。后部分两句诗“鹊飞山月曙,蝉鸣野风秋”写静态看景。看景的前一句“鹊飞山月曙”是所见;看景的后一句“蝉鸣野风秋”是所听。

云破月来花影赏析(赏析上官仪入朝洛堤步月)(3)

3、表现思想感情善捕捉特征。前两句诗,信马由缰的状态,缓缓涌动的广川,繁花似锦的长洲,活脱脱衬托出作者昂扬自信的心情。后两句的“山月曙”、“野风秋”,比较形象地表现出作者对新旧推移,进退相较的自然、社会势态的认识。

二、境界高远

这首诗,虽然是作者路经一地,耳闻目睹的随意所作,但是看见什么,听见什么;经意什么,不经意什么;乃至一落字一遣词,就反映其心胸不一般。

总体看,整首诗没有媚态,没有俗气,没有浮夸,没有造作;胸怀阔达,志向新远。你看,“脉脉”一“流”,高远不高远?畅达不畅达?你看跃马一“历”,洒脱不洒脱?自信不自信?你看对野风中悲秋蝉鸣的蔑视,是否表现出自己对落后势力的厌弃?你看对迎着曙光飞鹊的赞赏,是否表现出自己对新生活的追求?

云破月来花影赏析(赏析上官仪入朝洛堤步月)(4)

可以想见,作者路径一地,边骑马边观赏,所见所闻多了去。但作者仅仅选这几个特征。只这几个特征就画龙点睛地给全诗定了基调。你可以试着把作者空白的一些景致补出来,但你很难在四句范围内超越他的胸怀。比如是否还看见蓝天上白云悠悠,高远处大雁南飞,听见山坡上牧歌声声,街道上人声鼎沸;是否还看到田间猎狗狂追野兔,上演适者生存的进化;乌龟河边晒日,消磨着缩头无聊的长寿……这昭示出美是主观和客观相互印证的。高尚的境界统一了自己内部的七情六欲,自然就着意在了相应的所见所听;所见所听的外界奇妙处又在充实拓展着自身的美。

上官仪的这首诗,可与李白的《白帝下江陵》媲美。

附:李白《白帝下江陵》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云破月来花影赏析(赏析上官仪入朝洛堤步月)(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