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仅仅是生命的延续,而是什么 并不仅仅是孩子的问题
图片源自网络
邻居家小宝今年刚入小学,这开学不过一个月有余,随后就是漫长的疫情网课,她妈妈在群里很有些焦虑:
她认为孩子入学之后,心理调节不足够好,似乎还没有完全适应小学,平时不像幼儿园里那样喜欢主动找同学们玩,网课期间又发现小宝似乎也不愿意听老师的网课,压根儿坐不住,偶尔坐稳了,还没有来得及高兴,就发现原来是支撑着小胳膊睡着了……
好担心孩子啊!
图片源自网络
我想起来曾经看过的一篇报道,天津妇女儿童保健中心曾针对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做过一次调查,结果触目惊心:
26%的学龄前儿童存在感统失调和心理行为问题。而存在问题的儿童中,男生占61.6%,女生占38.4%。
感统失调和心理行为问题主要表现在:注意力不集中、好动、适应能力不足、依赖性强、动作协调能力差等。
图片源自网络
其实,我倒是觉得,作为家长要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理,平静自己的心态,有科学的认知,既不能随意放弃,也不能矫枉过正。
首先,鼓励孩子多运动,提高其协调能力什么是感统失调?也就是当大脑对感觉信息的综合发生问题了,就会造成感统失调。因为我们的大脑需要把各个部分的感觉信息输入组合、统一协调后,才能完成一些高级、复杂的认知活动,比如注意力、主治能力、自我控制、概括和理解能力。
而年幼时的爬行、成长后适当的运动、手脑的充分锻炼、精细动作的训练等,都能够有效防止感统失调的发生。
比如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很多小朋友已经开始尝试“跳绳”,这是一项非常有益于身心发展的活动,需要手、脑、腿等的综合配合。有的小朋友经过训练可连续跳百十个,非常棒。
如果孩子已经出现感统失调,不要讳疾忌医,及时到专业的机构进行调整、纠正和训练,越早对孩子的恢复越好。
图片源自网络
其次,训练孩子的专注力,提升其学习效率很可惜,孩子的专注力往往是被家长无意间坏掉的。因为孩子的专注力往往产生于他们最感兴趣的时候,不管是玩游戏、还是学知识。可是在家中时,往往父母会打断孩子或者打扰孩子。
而从学校里的知识来讲,很多孩子都已经接受到“超前学习”,老师讲的知识都会了,不想听课也就在所难免。
所以针对即将进入小学的孩子来讲,没有必要特意提前讲授课本的知识,不妨把阅读作为孩子的启蒙来做,鼓励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循序渐渐的坚持,从而达到训练孩子专注力、提升学习效率的目的。
另外,家长最好不要做的就是陪伴孩子写作业,尤其是指手画脚地参与到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这样非常不利于孩子自控力的培养。
图片源自网络
第三,培养孩子的沟通力,增强其团队融合很多孩子属于典型的“窝里横”,在家里小霸王一样的存在,到了学校却把沉默进行到底,不敢说、不敢做、不适应、羞怯、焦虑、不安。
所以家长在孩子上学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自信、独立、合作和坚毅的品质,而这些品质多来源于有效的沟通。
父母与孩子沟通,鼓励其想办法解决自己的基础问题,比如整理收纳的能力、适当做家务的能力等等;鼓励其积极主动和老师交流,比如学习问题、班级问题等等;鼓励其和同学融为一体,共建班集体、共享班级荣誉等等……
孩子通过沟通,自身的能力得到提升,独立做事、获得成就感、树立自信心,不怕失败,乐于助人,这样的孩子人见人爱,学习怎会还有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