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汪伦原来是这么来的(赠汪伦草静夜思背后的趣事)
读诗赏词,是一件跟心境和阅历有很大关系的事。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曾经以为很酷的诗,现在突然觉得索然无味了;曾经以为很普通的诗,却越读越有味道。在看过数万首诗词作品后,有一天拿起孩子的课本,才发现原来最美的诗词一直都在课本上印着。
岁月变迁,课本中的古诗也每年都在变,删减增录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但在翻阅时还是找到了一些再熟悉不过的作品,李白的《赠汪伦》和《静夜思》,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每一首都能将我们一下子带回那摇头晃脑背诗的岁月。然而这些看似再简单不过的诗,其实每一首背后都有一个当年我们不知道的趣事。本期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的别名也叫《草》,早年的小学课本其实只收录了前4句。它背后有这样一件趣事:贞元三年白居易16岁,离开家乡来到长安准备参加科举。按当时的规矩,他将诗做成卷轴拿给当时已成名的诗人看,希望得到引荐。当他把卷轴呈给大诗人顾况时,对方一看他的名字便打趣他说:“长安米贵,白居恐怕不易”。而当他读到这首《草》时,立马改口表示像白居易这样有文采的人住哪里都不难。因为这件事,白居易当时没中进士就已在长安有了不小的名气.
2.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小时候读这首诗还以为汪伦是李白的某位故交,其实不然,这首诗背后有这样一段趣事:李白四处游玩,路过安徽泾县,当地一位姓汪的村人是个读书人,十分仰慕李白,便写信给他,希望李白能来家中做客。他知道李白好酒,就在信中说家乡有十里桃花,还有万家酒馆。李白欣然前往,结果到了目的地才知道,那桃花只是一个湖潭的名字,根本没有桃花;而万家酒馆也只是一个姓万的人开的一间店。不过诗仙倒也不怪汪伦,住了数日后临走还写下了这首诗相赠。这二位也都算得上是性情中人了。
3.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看似再简单不过的诗,却是《全唐诗》四万多首诗中谜一般的存在。当年为了这首诗,文史专家们是没少起争执,因为他们不知道到底该收录哪个版本进课本。如今我们读到的都是明代版本,但在明代之前还有一个宋代版本。在宋人编订的《李太白文集》、《万首唐人绝句》等诗集中,这首诗的第一句是“床前看月光”,第三句是“抬头望山月”。
虽然很明显宋代版本水平不如明代版,但当时不少学者还是认为宋代离唐代更近,出处也更有说服力,应该尊重原诗。不过他们最终还是没有拗过“挺明派”,结果这首或许是伪诗的《静夜思》就被我们念了这么多年。
三首小学就会背的千年经典,背后都有一个当年我们没学到的趣事。如果有机会,讲给孩子们听一听,倒是件不错的事,大家觉得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