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话嘴向一边歪怎么办(孩子说话驴唇不对马嘴)
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你在看云,我在看你,而你却并不在意”。对于为人父母的我们来说,最遥远的莫过于亲爱的宝贝站在我面前,而我却一个字也听不懂。幼儿天性活泼好动,很多孩子整天小嘴说个没完,可愣是没有一句话能让父母马上听明白的。
有些父母倒是很看得开,认为孩子年龄还小,语言表达能力不足比较正常,哪个孩子也不可能在3岁之前就能对答如流,父母在家里扳一扳就过去了。有些父母则是显得很慌张,怀疑宝贝是不是得了什么严重的疾病,就像小品里“村口的吴老二”一样。
在我们郑州中心的吴老师看来,孩子出现语言逻辑混乱的现象要视情况而定。年龄稍小的孩子在语言习得期间确实会出现一系列表达和理解层面的问题,但这些问题都只是暂时性的,随着构音器官的成熟和认知能力的发育会逐渐远离孩子。
比较困难的语法虽然会在孩子年龄稍大时才能被完全掌握,可也不至于让孩子长期存在逻辑混乱的情况。一般来说,儿童在两岁半时就能初步掌握构句的方法,三岁半左右可以表达语义稍微复杂的长句。但有些孩子在3岁时依然会出现诸如主谓不分、构句能力弱的问题,那么这无疑就是语言发育迟缓的症状了。
语迟不止伤语音 语法词汇更重要
在语言的定义里,我们可以得知语言由三个要素构成——语音、语法和词汇。语音即我们听到的因为喉咙震动或共鸣产生的声音,词汇则是语言中所有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语法则是用来表示词汇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句子中的功能和关系的。
在语言测试系统中,语音只是需要检查的一部分,测音师还要和儿童进行交流并对其引导,以此来判断其语法的掌握程度和词汇量的多与少。专业儿科和语言机构对语言发育迟缓的判定其实差不多,都是通过这三点来测评的,只是医院多了一项生理筛查。
说句题外话,生理筛查是必要的,它可以帮助医生和矫正师排除一大部分非致病因素。无论是从实际数据还是专业儿科、矫正机构的经验看来,引发语言发育迟缓的最大要素依然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和语言环境的不良。
无论是语言学还是医学界,一个人对语法和词汇的掌握是要比语音更为重要的环节。试想一下,一个普通话标准的人工智能在和你对话时说出一堆任何人都听不懂的乱码,是不是要比带点发音不准但逻辑清晰的语言更让人无法接受?语言的本质是沟通交流的工具,让人听明白比只让他人听见更加重要。
话说回来,不少人觉得两三岁的小朋友说话时带点大舌头、偶尔胡言乱语的样子还挺可爱的。这种感觉其实来自我们对生活环境的感觉差异,在听惯了成年人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后,偶尔听见小可爱们萌萌的奶音感觉还是挺新鲜的。可是,外人终归是外人,小宝贝的家长们可要注意孩子是否为语言发育迟缓。
逻辑混乱与家庭渊源颇深
对于那些刚刚开始咿呀学语阶段的孩子,他们语言表达的方式大多来自家庭,在家人的交流中逐渐掌握一些技巧。幼儿因为对语言的认识比较肤浅,所以难免出现说话时张冠李戴的情况,比如把“我要吃苹果”说成“苹果,要”。
家长在这段时期任重道远,不仅要保持和孩子高频率的对话,还要时刻注意他们的语言发育进程。从这一点说,孩子语言逻辑混乱的罪魁祸首非家庭莫属。
1.缺乏早期语言刺激
如果你带着孩子到医院或者语言机构求助,医生或矫正师一定会说“孩子缺乏语言刺激”。语言刺激是什么东西?真有那么重要吗?所谓的语言刺激是引导和激发儿童语言发育的重要手段,也是早期语言启蒙的唯一方法。
语言刺激并不如我们平时所想的那样只强调“多”,质量过硬才是最重要的。一些父母只看到了吃饱穿暖,却没发现当你说话时孩子那双好奇的大眼睛。父母早期和孩子的交流即使是单向的,也会决定后儿童后三年的语言发育水平。
2.家庭语言不统一
语言的统一分为两点,一是普通话和方言的不统一,二是母语和外语的不统一。我们在以往的文章中说过,一些方言并不会导致孩子语言发育迟缓,但不同的方言杂糅的可能性就很大了。另外,我们不建议过早进行第二语言的学习,这样会导致孩子的语言混乱。
3.长期用代词代替名词
在日常生活中,假如监护人经常用指代用于替代名词使用的话,会让幼儿对事物的指认不清,比如询问孩子时说“宝宝想不想要这个?”“你是想要红的这个还是那个黄的呢?”不如替换成“宝宝想不想要苹果?”“你是想要红的苹果还是黄色的香蕉呢?”
幼儿的语言发育并不完善,常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逻辑混乱的发生。对于孩子来说,语言还是比较陌生的事物,需要父母时常引导和教育,激发起孩子说话和学习的兴趣。另外,父母面对孩子时不能太过急躁,一定学会把心态放平稳,和孩子一起克服这个不大不小的困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