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拥有的知识与技能(创始人笔记25青年律师朋友圈的10个形式标准和10个内容要件)

欢迎品读第25篇创始人笔记

我喜欢发朋友圈,也常常有青年律师问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啊,为什么要这样呢?我也没有太好的答案,想了想,可能还是现实需求的驱动吧。不可否认,人的行为要么是生命自觉,要么是需求使然,我坦承,我是因为后者。

律师这个职业,两极分化尤为严重,“二八”甚至是“一九”规则盛行,熟人社会、圈子文化、利益同盟等现象,让后来者很难居上。大佬们深水静流,低调地牢牢控制着市场;年轻律师只能浅水涓涓,持续成长,并且努力让人看得见。我虽在上海执业十几年,但还是有市场忧虑,也要和年轻人一样,做最好的自己,保持开放。

当然,律师的职业状态也各式各样,如果你是一名独立的青年律师,有着和我一样的追求和期待,我想,下面的文字,就恰好是为你准备的。

请耐心读完,参考践行,必有回响。

朋友圈的功能定位

客户了解律师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熟人介绍(信用背书)、面谈(线下了解)、互联网遴选(线上调查)。

在信息时代,朋友圈是客户线上了解你的主要途径。而且,线上了解留下的初步印象,是能否有机会面谈的关键,见面之前,客户一般会努力知己知彼,你的朋友圈,就是为他准备好的最鲜活的素材。

很显然,朋友圈是青年律师最重要的自媒体,是免费的黄金广告位,不是私家心灵花园。我们要管理好、经营好、利用好。

发好朋友圈,是青年律师的责任

一、充分披露自己,尊重客户知情权,营造平等选择权

客户与律师之间往往有信息差,不少客户都是第一次消费律师,缺乏用户经验,而律师大部分能说会道,“欺骗性”很强,客户聘请律师靠“被说服”,而不是主动的有充分理由的选择。

如果朋友圈内容丰富,那我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做、所为、能力、性格等都会一览无遗,细心的客户会默默翻看你多年的朋友圈,你的真实画像将会立体呈现出来,有利于建立牢固的信任基础,便于客户作出理性选择,避免不平等的地位导致合作不愉快。我们要在平等相待时谈赢他,不要在信息差支配下“宰”他。

二、律师,该最知人间冷暖

我们有义务去宣传法治、传播正能量、发表理性思考,为社会变得更好作出贡献。朋友圈,就是最好的阵地,日复一日,作用不可低估。这既是我们的职业要求,还是我们应尽的公民义务。

三、记录我们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

每天的朋友圈,一定是自己一天来最想表达的事情和最值得记录的生活,也是一天的总结,每次写朋友圈的时候都会复盘一天的意义。

每天留下的互联网痕迹,会逐渐固化你的职业形象,如一面镜子,看得见来时的路,照得清前方的途。有利于常思己过,拥抱未来,让客户和自己都能感受到看得见的成长。对自己,也是一种约束,让自己对生活充满敬畏,不可自毁长城。

朋友圈的10大形式标准

每个人的审美标准不一样,朋友圈的形式当然也就五彩缤纷,但作为律师,我们有职业要求,还是要先追求共性,再强调个性。下面,我按照微信程序中设计的栏目来表达一下我的看法:

一、用真实姓名

取名字,是父母第一次对我们行使权利,还是要尊重一下的

律师拥有的知识与技能(创始人笔记25青年律师朋友圈的10个形式标准和10个内容要件)(1)

。真实姓名本身就是个人IP,是最强有力的信任标签。不要觉得自己的名字不好听,一个符号而已,只要你自己不觉得尴尬,那尴尬的就是别人。

姓名后面可以加上后缀,主要有这几种方式:杨林兵律师、杨林兵|申同律师、杨林兵律师|申同、杨林兵律师|上海申同、杨林兵|刑辩律师、杨林兵|申同主任、杨林兵律师|合伙人。我个人推荐第一种,姓名 律师,比如:杨林兵律师。简洁明了,其实有个姓名和职业就够了,其他的都不重要。

有些律师的后缀特别长,杨林兵律师|申同(北京)高级合伙人,完全没有必要,当你在别人朋友圈里点个赞的时候,你的名字就占了半行,就像请你一个人吃饭,结果你一家四口都来了,一下坐满了半个桌子

律师拥有的知识与技能(创始人笔记25青年律师朋友圈的10个形式标准和10个内容要件)(2)

,会让主人不适。

有的律师在名字后面加电话号码,甚至还有好玩的,在电话号码前加Tel,生怕别人不知道后面的11位数是电话号码。你要知道,这样的格式,对有些微信操作不熟悉的客户来说,不知该如何复制,需要联系你的时候要一个一个数字去核对,字体那么小,非常不方便;其次,名字后面拖个那么长的尾巴,毫无美感,不太合适。

亮真名,就是为了让人在拥挤不堪的人群里,一眼就能识别到你。

二、用标准的职业照做头像

职业照就像医生的白大褂一样,是身份标识,一定要精雕细刻。大部分人都会点开你的头像放大看的,尤其是女律师,一张美丽优雅的职业照,没准是你打开交流大门的通行证。

精英,是社会对律师这个职业的共识,我们的形象最起码要符合大众的普遍期待。如果医生不穿白大褂,一定是灾难性的信任贬损。对这一点,如果你渴望被尊重,就没有商量的余地,照办就是了。

职业照需要适时更换,保持一定的新鲜度和美感,但不能太频繁,起码间隔一年以上,不然,会稀释我们的职业画像的。

三、巧妙构思朋友圈封面大图,这相当于家里的门厅玄关

这可是你的脸面哟,可以好好设计,最好是特别唯美而又有职业元素的图片,切记别用卡通形象,要和头像的图片相协调。我用的是我和我女儿爬山时对视的照片,展示的是我们热爱大自然、健康运动、温馨友爱的画面,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

律师拥有的知识与技能(创始人笔记25青年律师朋友圈的10个形式标准和10个内容要件)(3)

四、富有哲理诗意的个性签名

这句话很重要,可以好好的展现你的职业追求、生活态度、生命维度,既要立意深刻,又要通俗易懂,别用“天空没有留下痕迹,但鸟儿已经飞过”之类形而上的话,毕竟是为了给大部分人看的。我的签名是:追求自己幸福,助力他人幸福,祈祷大家幸福。三句朴素的话,饱含我一生最高的追求。

个性签名,是我们奋斗的目标,行动的口号,每天都在激励自己,鼓励他人。

五、昵称和真实姓名一致

昵称是在群里的称呼,建议用真名。有的时候,要根据群组织者的要求修改,或按工作方便修改。比如,我在申同群里的昵称就是“杨律师”,以免@我的同事每次都要修改,直接叫杨律师,符合所有申同人的要求,无数次地方便了同事们。

申同有5个500人的公益群,致力于促进法律人的健康交流、同频进步,共同提高法律人的社会评价度。作为群主,我们要求所有人修改群昵称为:姓名 职业 地域,不服从安排的人都会被小助手不定期的请出群。

六、全面打开朋友权限,给众人畅游你家后花园的自由

朋友圈是给别人看的,建议后台设置时,朋友圈、视频号、看一看都打开,但微信运动除外,因为微信运动会很直观的显示你一天的活动状态,是被动的显示,不利于你“隐私”的保护。

千万不要关闭朋友圈,不要有“三天可见”、“只显示半年”之类的设置,你家的大门一定要向你的客户打开。我们试想一下,你的朋友想来你家看看,你关着大门,他多失望啊。

看你朋友圈的人,都是对你感兴趣的人,浏览一圈,要么留下了言,要么留下了赞,要么留下了心,反正,你都赚了。世界之大,人生尔尔,努力去拥抱变化吧,没有什么好神神秘秘的。

七、设置最便利的“添加我”的方式

大家都渴望交流和被交流的,微信添加方式可以这样:

1、找到我:手机号或微信号;

2、添加我:群聊、我的二维码、名片;

3、加我为朋友时需要验证。

这三种设置有利于想加你的人方便,而且彼此都获得了基本的尊重。

律师拥有的知识与技能(创始人笔记25青年律师朋友圈的10个形式标准和10个内容要件)(4)

微信设置路径:我-设置-朋友权限-添加我的方式

八、来电铃声,是主人准备好的欢迎曲

你可以设置一首动听的歌,让微信来电的人在等待接通时享受音乐的美妙,缓解他等待时的焦虑,为后续沟通准备好美丽的心情。我的来电铃声是《最远的你是我最近的爱》。微信设置路径:我-设置-新消息通知-来电铃声

九、地区设置,直观反映你的“原产地”

建议设置所在的真实地区,不要设置那些非常生僻的地方,让人有不适感。网络很容易被人理解为虚假的空间,律师的朋友圈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大仓库,里面摆满了我们的点点滴滴。地区设置不真实,会加深别人对你的不信任感。

十、“拍一拍”的内容设置

“拍一拍”后显示的内容一定要规矩,不要过于随意,用通用温暖的问候语为宜。

律师拥有的知识与技能(创始人笔记25青年律师朋友圈的10个形式标准和10个内容要件)(5)

微信设置路径:我-设置- > -拍一拍

还有,最好不要设置“ 状态”,很多人不记得关闭的,让人误解你的工作状态,你明明在工作,可是状态是睡觉,就相当于你在热火朝天的努力,门口却挂上了“停止营业”的牌子,容易造成信息误差,耽误事情。

朋友圈的10大内容要件

朋友圈就像你自建的一个大超市,定位很重要。是大润发?沃尔玛?麦德龙?还是山姆店?不同的定位决定了你往里面装货品的种类及品质不同。

我个人认为青年律师还是要打造综合性超市比较稳当,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可以赢得大部分人的喜欢,你的机会就会更多。对于专业化,那是一步步来的事情,先专心,后专门,再专业。如果没有机会,你会三心二意的,没有专心,专业无从谈起,所以,起步时的获客机会极为重要。

我们可以来一个场景对比,高级的专卖店,都是装修精致、货品不多、空间富余的,而大卖场,会让你的目光所及,全是你的生活所需,你经过进口到出口的“长途跋涉”后,会满载而归。朋友圈亦同理。

我们的朋友圈里到底该装些什么内容呢,我有些参考建议:

一、职业:认知、思考、资讯。

二、专业:自己专业领域的新闻、案例、业绩展示。

三、平台:对所在律所和同行者的宣传,对行业榜样人物和优秀律所的宣传(是大胸怀、大智慧的体现,一定会有回报)。

四、社会: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独立看法(要有观点、有建议,不要只为发泄情绪,切记不要人云亦云)。

五、正知:宣扬正能量(这是我们基本的公民义务)。

六、生活:你的家乡、家庭、家人(生活的一面,很能打动客户)。

七、乐趣:自己或他人的趣闻趣事(喜欢看热闹是每个人的本性,有趣味的人更有味道)。

八、自省: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完人”必妖,一个完美的人是特别吓人的,要么是他演得太像,要么是你交往不深,适当展示自己的不足,很容易让客户拉近距离)。

九、照片:有图有真相(多用图片,一为记录,二为展示,三为证明)。

十、频率:每天1-5条为宜。

律师拥有的知识与技能(创始人笔记25青年律师朋友圈的10个形式标准和10个内容要件)(6)

律师拥有的知识与技能(创始人笔记25青年律师朋友圈的10个形式标准和10个内容要件)(7)

律师拥有的知识与技能(创始人笔记25青年律师朋友圈的10个形式标准和10个内容要件)(8)

律师拥有的知识与技能(创始人笔记25青年律师朋友圈的10个形式标准和10个内容要件)(9)

左右滑动查看杨律师朋友圈解析-感谢制图者

我研究过,很多大咖都是微信达人、营销高手。内容为王,只要你的内容符合主旋律,一定有人看,不要在乎少数人意见,有人喜欢闹市,有人习惯庙堂,总有喜欢你的人,坚持做自己就行。

我的发圈频率较高,并为此在朋友圈里声明过,结果效果特别好,得到了别人的理解和好评,甚至有人说看我的朋友圈是他们的生活习惯,我备受鼓励。

律师拥有的知识与技能(创始人笔记25青年律师朋友圈的10个形式标准和10个内容要件)(10)

结语

朋友圈,就是为了让人看见我们的成长。我们要让人感觉到自己是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个优势明显的人、是个有理想有情怀的人、是个有趣有料的人、是个敬业正直的律师。人生如戏,每天都是直播,愿大家不负时光,无悔青春。

写到这里,我的内心开始有点不安,我过于强势建议你们,估计会引起反感,但我真的希望大家都过得好,过得幸福。成功的道路有千百条,我们还是要选择按大部分成功人士走过的路去努力,不要相信幸存者偏差,寄希望于弯道超车,现实中,弯道最容易翻车。

✍杨林兵


更多创始人笔记请点击:

职业选择

创始人笔记1 | 青年律师,你是想躺平?还是该独立?

创始人笔记6 | 青年律师,你该如何选择律所呢?

创始人笔记 14 | 十字路口的你,是去做法务,还是独立律师呢?

行业观察

创始人笔记15 | 律师又被枪杀!我们该如何反思职业、反诸己身呢?

创始人笔记24 | 律师行业缺乏传承,是师之过,还是徒之错?

创始人笔记27 | 大律师们,法庭召唤着你们的回归


上海申同律师事务所简介:

我们是中国第一家以“幸福文化”为管理驱动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目前由近90名卓富经验的新生代律师组成,拥有十二大专业部门。

以“文化驱动专业、专业反哺文化”的独特模式,帮助青年律师管理好健康、管理好情绪、管理好幸福、管理好理想、管理好品格,实现生意、生活、生命均衡发展。

愿景:打造最幸福的中国律师事务所

使命:通过幸福文化驱动律师行业健康发展

价值观:彼此自由 互相成就 一起变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