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高逼格中式点心(徐珍斋齐正)
文 | 难看吴头
你说牛不牛,解放军驻港部队官兵、北京的老干部和上海锦江大酒店的餐桌上,每年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提供的都是嘉兴徐珍斋食品厂生产的各式美味月饼。
要知道能够进入这些地方,人脉关系不重要,过硬质量才是入选的关键保证,是该企业产品各项综合实力的真正体现。
作为生产厂家,“徐珍斋”产品有着它很多的美丽传说和动人的故事。
“徐珍斋”的店名极具内涵,也蛮有嘉兴特色。“徐珍斋”字号由姚玉根先生注册。徐是为纪念“千古奇人”之称的明代地理学家、文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曾因游访新塍,对新塍的美味糕点赞不绝口,留有“但闻满街月饼香,入口酥皮纷纷下”的千古佳句。
“徐珍”也是“齐正”的谐音,在嘉兴方言中有漂亮,端正之意,如孩子长的帅与靓,嘉兴人常用“齐正”来夸奖他的。“珍斋”谐音即“真赞”,常常形容东西整齐完美,有好上加好,精益求精,值得赞扬的寓意。
光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也不行,只有表里合一,在产品上做足功夫,才能显示品牌价值的重要。“徐珍斋”拥有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金字招牌,这个名头可不是随便可以用的。
它传承于1938年创建的新塍老字号“李永泰”糕作店,由从业50多年的“李永泰”传承人操持把关。以桂花糖糕为当家产品,辅助月饼、桃酥、麻饼和绿豆糕等八大类,因口味老少皆宜,价格实惠,而深受江苏、上海、浙江乃至全国各地居民的欢迎。
新塍糕点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说源于明末宫廷御厨赵小裘之手,经过代代相传,至清末民初被推向高峰。传闻,生于乍浦的满旗族人那拉氏,也就是后来的慈禧太后,小时候特别喜欢吃新塍方糕、桃酥。进宫后,一直命御厨做新塍重麻酥糖和绿豆糕等点心,每当中秋赏月时节,那富有寓意的百果月饼是必不可少的,并作为奖励赐给身边的宫女太监,与他们共享月圆之夜。
无论传说如何美丽,百姓的口碑才是真理。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新塍小镇传承数百年,经久不衰的糕点产品,靠的就是一代代的传承和工匠的天赋与努力,形成了适合市场的、价廉物美的优秀产品,赢得了市场的青睐。
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们有个很奇特的现象,叫怀旧。回忆童年,惦记儿时妈妈菜的味道,外婆家糕作,因此常挂嘴边一句话,“以前的东西老法好吃!”。其实客观来讲,有些糕点还是那材料、那滋味,只是现在百姓的生活条件好了,商品流转畅通,东腔北调大杂烩,好吃的东西实在太多,人们的口味变得刁钻,有点众口难调,才有了这样的感慨。
一句“味道好极了”广告语,洋快餐涌入,面包、披萨和甜甜圈吸引了快节奏生活的年轻人,传统美食受到冲击。针对林林总总变化的市场,姚老板没有死守,而是积极应对,舍得花钱,与浙江大学合作,积极开发新产品,挖掘老东西。据说光一只小小的梅菜饼研制费用就多达10多万元,而绿豆糕的挖掘则用去了几吨原料。
由于坚持纯手工制作,不添加任何防腐剂,质量又保证,口感好,因此徐珍斋产品市场上供不应求,生意当然就兴隆,名声也远扬了。
功成名就后的姚玉根老板,致富不忘乡亲,带动周边农民走共同富裕之路,常做些造福于民的善举。头上戴了些浙江省社会慈善爱心人士、浙江省民间艺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政协委员等许多头衔。
现在姚玉根先生有个心愿,想把喜欢洋快餐的年轻人吸引回传统的中国美食中来,把“徐珍斋”推向世界。凭他这宏伟理想,我无任如何都要为“徐珍斋”吆喝,为姚玉根道声“真赞”!
--END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