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龄童评价西游记动画版(六小龄童西游记)
2017年~2018年,各个网络平台,对六小龄童的一阵狂黑风潮,本来就是染指《西游》ip的娱乐资本策动,一群港星粉/港影粉跟风的网络狂欢。
在演艺圈日进斗金、人人赚得盆满钵盈的当下,六小龄童一家三代苦研猴戏,创造了亿万人家喻户晓、几十年脍炙人口的角色,实际获利和当下这些暴发户比却微乎其微。
加上其并无职业公关团队包装营销,更不懂得将买水军、造谣言、抢热搜、疯狂举报、绑架舆论等种种“控评”手段一步到位,其过时落伍的宣传和炒作方式,自然也适得其反。
更不消说,《西游记》ip是一个每年都能新增几十亿电影票房的华语电影头号大ip,各方资本势力视为头等唐僧肉,岂容一个无权无势的老演员染指?
在各方娱乐资本的推波助澜下,通过否定六小龄童的为人作风,进而否定他饰演的”孙悟空“角色,甚至进一步否定 86版《西游》 电视剧,将之贬斥为”完全不符合原著“的儿童电视剧,成了一场无数大v营销号和跟风网民群起加入的狂欢。
然而,86版《西游》剧本来就不是原著,问题是相对比较符合原著的张大胡子2010年版《西游记》,有多少人看呢?
饮水思源,如果没有86年“儿童剧版”《西游》,每年寒暑假重复播放了几十年,深入亿万人心,《西游记》又怎么可能今天的ip价值,每年就能新多几十个亿票房?
86版《西游》剧拍摄时,内地的影视行业还处于商业化极原始的“前商业时代”。杨洁导演凭一腔热情,拉起一个班子,天南海北到处跑外景,拍摄《西游记》,区区25集的电视剧,前后耗时整整6年,所以“唐僧”都换了3个人,并没有什么高深莫测的原因,只因当时剧组太穷。
并非像后来的87版《红楼梦》那样,无数资深专家、巨匠学者参与的重大文化工程,(光看那豪华的顾问团名单:曹禺、沈从文、周汝昌、启功、吴祖光、朱家溍、吴冷西……)
更比不上94版《三国》98版《水浒》那样以举国影视工作者之力,各行各业无数完成的恢宏巨制。
至于当时的片酬:“孙悟空”60元,“猪八戒”60元,“唐僧”只有50元,(后来才涨到55元)因为不用贴头套和拍打戏。
所以,参演86版《西游》的很多演员,甚至主要演员,也根本不怎么重视这部戏,加上拍摄流程耗费时间也太长,前后耗费了整整6年时间,很多人没耐心跟着穷剧组,做一件当时看上去“并没有太大前途”的工作。
一开始确定的“唐僧”人选是汪粤,峨眉电影制片厂的演员,连拍了四集后,刚好有个电影想让他主演,杨洁导演又不肯松口,让他轧戏。“汪长老”就选择了演电影。
第二个“唐僧”徐少华,山东话剧团的演员,一开始试镜“小白龙”的,临时扮上“唐三藏”,发现扮相远超出想象,然后一路顺风顺水拍了下去,师徒四人磨合渐入佳境后,特别是完成了重头戏《趣经女儿国》那集后,
然而,剧团却给他报了个推荐上大学的名额。而要完成学业和考试,势必和紧张的拍摄冲突。杨洁导演又是精益求精的性格,《西游》每一集都要求反复打磨,花费一个月以上时间。
而在80年代,能被单位推荐上大学,对体制内演员来说,是决定一辈子职称和前途的大事。
《西游》剧组作为一个“草台班子”,而非后来几部名著剧那样的重点大项目,也没那么大的情面,可以让学校给徐少华破例,先拍完戏再去完成学业。
所以,为了顺利拿到文凭,这位已经演了11集的“徐长老”,在两难之下,也忍痛放弃了取经大事。
此刻,整部剧已经拍摄了过半了,只好再找到第三位“唐僧”,就是广播剧团的演员迟重瑞。好在,“女儿国”那道情关已经过了,“迟长老”只需要慈眉善目地饰演一位得道高僧的本相,就完全ok了。
只是今天掌握网络主流话语权的30岁~45岁网友们,当然还是一群小孩子,根本分辨不出来演员,完全是靠衣冠式样,来区分谁是唐僧,谁是猴子,谁是猪八戒的。
如果六小龄童老师当时剃个光头,披上袈裟,带上五佛冠,以他出神入化的演技,大家一样也认不出来。
看看六老师当年在《西游》剧组都额外客串了多少龙套,又有几个人记得了?
长安茶客、姨婆、九尾狐狸、车迟国老道、小和尚、中年道士、三清观山寨元始天尊、麒麟山道士、镇海寺小喇嘛、假悟空、金兜山南小妖怪、路遇山贼小和尚、总钻风、白无常……
当然,也确实有些“眼尖”的小孩子,是发现这几个唐僧,长得明显不一样:
然而,小孩子嚷嚷,在成年人世界是没有话语权的,只会被当成小题大做,大惊小怪。
对耗时六年时间,才拍完一部25集电视剧,当然也有很多非议,认为《西游》剧组是到处“游山玩水”,不如同期《红楼梦》剧组,好歹留下一座“大观园”,可以做后续旅游开发。
等到几年后央视再拍《三国》与《水浒》,营建配套的影视城,也成为剧组前期工作的重中之重。
也随着一座座影视城的兴起,相关各个方面工作人员,逐渐配套成型,内地的电视剧业才同样实现了“工业流水线产业”,以至于到了「横店打死的人,一年平均有几个亿」的程度,有的专职群众演员,一天就要被枪炮或刀剑打死七八遍……
比如横店秦王宫,已经在多少古装剧里,见过它的身影了?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影视剧工业化与商业化水平的飞速提升,
近些年来,很多一二线明星,一部戏只拍几个星期,甚至短短几天,就卷走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片酬,千倍万倍于普通大众的正常收入,早已是司空见惯之事。
六老师这些年的一些言行该不该批?该批评。
《西游记》是我们民族的共有财富,当然不容任何人据为己有, 不论他曾经为此做过何等贡献。
不过批评过也就算了,这些年他再怎么着折腾,加起来又弄到几个钱了?不到当今娱乐圈那些“208万”的零头。
就事论事,所谓六老师的签名授书,还有徐少华“徐长老”,这几年跑场走穴,街头唱歌,也被很多无聊人嘲笑,
然而,卖艺挣钱,天经地义,这行当自古如此,高兴就捧个钱场,没钱就捧个人场,不高兴可以不看,究竟有什么可嘲笑的?
冲着他们当初几年辛苦,四海奔波,给几代中国人贡献了这部经典电视剧,挣那么点辛苦养老钱,不该么?
今天的“208万”大明星们,到人老珠黄时是肯定不用如此了,他们几年就挣够几辈子花不完的钱了。比如最近那个“35岁不光荣退休”的小鲜肉鼻祖,——可这究竟又有什么光彩的?
如今,距离无脑狂黑六小龄童与86版《西游》剧的风潮,已经过去4年,胡改《西游》ip的娱乐资本纷纷折戟,港星港影声势大不如前,
而任何稍大流量平台的所有网络投票中:
86版《西游》剧都是中国电视剧史上top 1的【剧王之王】!
而六小龄童被抹黑损毁的口碑,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恢复,足可见:
公道自在人心!事实胜于雄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