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艳阳天第二版增加了很多内容(两个版本的艳阳天)

电影《艳阳天》,是一部文革期间上映的电影,在当时文化饥渴的年代,无疑是部有影响的电影。

但很多人不知道,《艳阳天》实际上曾经拍过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1972年5月开机拍摄,当月11月送审,影片主角萧长春是由长影演员庞学勤主演,焦淑红由李瑛饰演。

电影艳阳天第二版增加了很多内容(两个版本的艳阳天)(1)

第一版中庞学勤、李瑛在《艳阳天》中

第二个版本是1973年拍摄的,影片主角萧长春是由长影演员张连文主演,焦淑红由张明子饰演。

两个版本的《艳阳天》,对于参演演员来说,却是冰火两重天的结果。张连文和张明子,随着电影的放映,一跃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而庞学勤,作为一个老明星,失去了一次翻身的机会。而李瑛,则自电影《春城龙凤》、《欲穷千里目》、《田野之鹰》三部拍了一半停拍电影中失去主角后,又一次任主角但电影又夭折。第二版时,她又和主角擦肩而过,失去了成名的机会。

电影艳阳天第二版增加了很多内容(两个版本的艳阳天)(2)

李瑛在一版《艳阳天》中饰演焦淑红

电影艳阳天第二版增加了很多内容(两个版本的艳阳天)(3)

第二版《艳阳天》中李瑛饰演一无名社员,纯配角

《艳阳天》这部电影,早在1966年就曾立项,并专门成立了电影摄制组。导演为刘国权、尹一青,演员当时确定下来的有庞学勤扮演萧长春、李瑛扮演焦淑红,另外还有浦克、马精武、陈学洁等。

摄制组到北京郊区体验生活,并准备开拍,1966年3月8号,河北邢台地区发生地震,《艳阳天》摄制组所在的外景地也受到波及。不久组里接到长影厂通知,让大家迅速回厂。随后又赶上文革,拍摄被迫搁浅。

六年之后的1972年,长影决定恢复《艳阳天》的拍摄,确定导演为林农,摄影师为王启民,演员有庞学勤,郭振清,李瑛,黄玲,叶琳琅,达奇,陈学洁,白英宽,陆小雅等人。

第一版《艳阳天》于1972年5月开机,当年11月完成双片,拍摄速度还是很快的。但很遗憾,送审时没有通过。

影片被枪毙的原因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双片送审送到电影局,江青看了,说这个影片反面人物气场太大,违反了“三突出”原则,负面人物气馅太过嚣张。另一种说法是吉林省“革委会”主管文艺创作的副主任、省军区政委药天禄审查了影片,认为男主角年龄偏大,要求重拍。还有一种说法是剧本问题和演员问题,电影照搬小说,没有按电影的语言进行再创作,导致人物性格不突出,影片主题不突出,结构松散。演员年龄偏大而且气质缺少农民所具有的土气,不符合角色年龄和气质。

电影艳阳天第二版增加了很多内容(两个版本的艳阳天)(4)

第一版《艳阳天》,左陈学洁,庞学勤,李瑛

主演庞学勤时年已四十三岁,而且庞学勤属于儒雅英俊型的,缺少农民的阳刚、粗犷。而萧长春性格刚毅,浑身热情如火,浓眉大眼,典型的工农兵形象。李瑛饰演焦淑红时,已经36岁,已经接近中年人了,再饰演二十多岁风风火火的年轻姑娘,显然有些吃力。饰演《达吉和她的父亲》而出名的陈学洁,当年29岁,饰快人快语的团宣传委员马翠青,从年龄上看,也有些偏大了。

电影艳阳天第二版增加了很多内容(两个版本的艳阳天)(5)

李瑛

电影艳阳天第二版增加了很多内容(两个版本的艳阳天)(6)

陈学洁

初审被枪毙,江青不同意等说法,我认为不太可能。因为影片刚拍出来,应该是在初审阶段,还没有到送到北京审查的阶段。我个人认为,剧本不成熟和演员年龄偏大气质不像农民,可能是主要原因。

剧本可以改,主演年龄过大可以另选。但选择个适合的主角,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剧组全国各地四处找演员,导演组对前来试镜的演员进行面试,但却总是不尽如人意。

当时山西省晋中文工团,正在演出《艳阳天》话剧,有人向导演推荐了饰演萧长春的张连文。浓眉大眼的张连文,威猛阳刚,非常适合这个角色。拍出的样片让导演十分满意,立即定下了他为主演萧长春。接着又从北京找来了上戏毕业分到青艺的张明子,由她扮演女主角焦淑红。

电影艳阳天第二版增加了很多内容(两个版本的艳阳天)(7)

张连文

对于张连文饰演主角萧长春,大家都比较认可。但对张明子饰演焦淑红,很多人都有疑问。张明子,66届上戏毕业,出生约在1948年左右,当时约为25岁,从年龄上看,张明子比较符合焦淑红这一年轻姑娘的角色要求。但从气质上看,张明子比较洋气,缺乏《艳阳天》焦淑红风风火火铁姑娘的飒爽劲,显得柔弱了一些。

电影艳阳天第二版增加了很多内容(两个版本的艳阳天)(8)

二版《艳阳天》

但好的演员,是能够具有相当强的塑造能力的,张明子就属于这种演员。虽然张明子在形象气质上与焦淑红的差距很大,但她能很快地转换角色,通过深入生活,研读剧本,在短时间内,把自己和角色拉近。在影片中,那个娇柔洋气的城市女孩不见了,一个野性未脱土里土气的农村姑娘,呈现在我们面前。

《艳阳天》成就了张连文,演完《艳阳天》又主演《创业》、《沸腾的群山》三部有影响的电影。粉碎四人帮后,他又主演了《巨澜》、《婚礼》,《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981北京)》、《海囚》等影片,一直到1997年,他52岁时仍在拍片。他是七十年代最知名的红星,风头盖过了重新获得拍片机会的老明星于洋、王心刚、郭振清、张勇手等。

电影艳阳天第二版增加了很多内容(两个版本的艳阳天)(9)

二版《艳阳天》

从《艳阳天》开始,张连文在文革后期,自1973年至1976年,一连拍了五部电影。平均一年一部多,在当年大多数演员无戏可演的情况下,他绝对是高产演员。除《艳阳天》、《创业》、《沸腾的群山》三部正式上映的,还有两部因故没有正式上映。

1975年和李秀明、朱时茂、李苒苒共同出演的《西沙儿女》,他饰李秀明的父亲,李苒苒的丈夫。这部电影产,因粉碎四人帮后,浩然被批判而电影没有公映。1976年张连文饰演以王洪文为原型的造反派电影《盛大的节日》,在谢晋导演下,和焦晃(饰演张春桥原型人物)、祝希娟(饰演王秀珍原型人物)共同出演。这部电影,被定性为阴谋电影而遭到批判。张连文有幸和于洋,成为南北两部阴谋电影的主角。但张连文演《盛大的节日》,确实非出于本意。他不愿意演造反派这类电影,但当时上海市委徐景贤亲自找他谈话,要求他当做政治任务来演,他只能无奈地接受。可以说,对张连文来说,这是一次“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的演艺体验。

粉碎四人帮后,1979年他和刘晓庆、张玉玉、徐敏共同主演了电影《婚礼》,1981年,张连文主演了中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同年又参加了《许茂和他的女儿》的拍摄,在八十年代的影坛上,他依然星光闪烁。

《艳阳天》也让张明子一剧成名,但星光好像昙花一现,虽然她后来也拍过几个电影,但观众却没有什么印象,人们也慢慢地淡忘了她。《艳阳天》中的焦淑红,几乎就是她演艺生涯中最耀眼的一抹光亮。

电影艳阳天第二版增加了很多内容(两个版本的艳阳天)(10)

张明子

《艳阳天》之后,张明子没有担任过什么主角,只演过一些小配角,是没有合适的角色,还是因为她在《艳阳天》拍摄期间,曾被卷进一起桃色事件有关,我们不得而知。

对张明子在拍摄《艳阳天》期间卷进的桃色纠纷,长春电影制片厂编辑王霆钧,在所著的《永远的电影》里有记载。

《艳阳天》人物众多,拍成电影,很多角色,都是由长影一些专业演员饰演的。

那时候专业演员“出群演”是家常便饭,没有人摆谱耍大腕,包括那些著名的演员也都时常“出群演”,这是一个最起码的工作态度问题。如老演员李亚林、陈学洁、王春英、王延盛、李瑛、黄玲等,都在之前拍过一些电影,或任主演或任配角。

年轻演员迟志强、汪宝生,当时都是演员训练班的新学员,此次以实习生的身份,参加了《艳阳天》的拍摄工作。他们和那些知名演员一样,此次在《艳阳天》中,都是饰演偶而露几个镜头的群众角色,所以只能用村民这一具有共性的角色称谓代替了。这有点像话剧中的小角色,如群众甲、群众乙等。

其中村民一角的扮演者王春英,1932年生于黑龙江省,1948年6月,考入东北电影制片厂第三期训练班。

电影艳阳天第二版增加了很多内容(两个版本的艳阳天)(11)

王春英在剧中

1949年毕业后留在东北电影制片厂演员科当演员,参加新中国第一部影片《桥》的摄制,东北电影制片厂从黑龙江迁往吉林,改为长春电影制片厂后,王春英继续当演员。曾在《船厂追踪》、《三年早知道》、《英雄司机》、《复试》、《康庄大道》、《寻爱记》、《马兰花开》、《特快列车》、《冰山上的来客》、《五朵金花》、《前哨》、《徐秋影案件》、《悬崖》、《党的女儿》、《国庆十点钟》、《达吉和她的父亲》、《艳阳天》等数十部影片中饰演配角。其中《三年早知道》中的青年农民虎子,《康庄大道》中的青年突击队长小炮,《冰山上的来客》中的边防军侦察员卡拉,《党的女儿》中的红军游击队交通员小程,《五朵金花》中的炼钢技师小杨,是他塑造的众多人物中较为成功的作品。

1990年代后,长春电影制片厂日渐衰落,王春英到北京开了家民族传统工艺公司,靠经营工艺品谋生。2005年2月17日逝世,享年73岁。王春英算是长影厂的老影员了,他在这个剧组中担任演员组组长。

《永远的电影》书中写道:“王春英以帮助演员为名经常接触张明子,在大解放的驾驶室里,两人出事了。剧组批了王春英,刘彤彦说人家是青杏子,你是有家有室的人,你这是怎么回事?林农主张把王春英送回去,王延盛保了他一下,没送,把张明子送回去后换了陈学洁。那时拍戏不大考虑成本,对生活作风问题看得很重。”

刘彤彦剧中焦克礼扮演者,1959年考入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任演员,先后出演《万木春》、《十级浪》、《英雄儿女》、《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两个边防兵》、《钢铁巨人》、《艳阳天》、《黄河少年》、《密令截击》等影片,并在《艳阳天》剧组担任演员组副组长。1972年起开始带学员,学员有迟志强、姜黎黎等人。

王延盛1945年参加八路军,以饰演高级领导干部而闻名的演员,曾任长影演员剧团团长,参演过《冰上姐妹》中的市长、《朝霞》中的市委书记、《青云曲》中的师长、《七天七夜》中的旅长、《英雄儿女》中的朝鲜人民军联队长、《特快列车》中的政委、《风云岛》中的司令员、《希望这不是真的》中的副市长等。

电影艳阳天第二版增加了很多内容(两个版本的艳阳天)(12)

王霆均,王延盛,王春英,刘肜彦

此事件的记录者,是当时的编剧王霆钧,当事者王春英,知情者刘彤彦、王延盛,都是这个剧组的成员,按道理应该是比较可信。但我个人感觉,此事未必是真的。以当时的政治环境来看,如果两人偷情属实,就不是导演林农能压得下去的事情。王春英主动引诱涉事不深的年轻人,带有欺诈性质,接受批判是最轻的,开除公职或判刑也是可能的。张明子如果确有此事,就属作风不好的女人。作为红色电影的主角,由作风不好的人来扮演,也是不能通过审核的。而且,说出事后,把张明子送回去,换了陈学洁,这也不符合事实。陈学洁在第二版《艳阳天》中,饰演的是一个无名的村民,只在大场景中留了几个影。从来没有听说焦淑红这一角,在一部电影中由张明子和陈学洁两人先后扮演同一角色。

张明子后来的生活,十分的坎坷。丈夫去逝后,她带着孩子回到了上海。在上海期间,她遭遇了很多欺骗,工作和生活上也屡遭打击,事业和生活都很不顺利。慢慢地,《艳阳天》的光环退去了,已经没有人能认出憔悴的她,曾是红极一时的明星了。

《艳阳天》成就了一批年轻演员,张连文从此如日中天,张明子也在一段日子里大红大紫,就连演配角和群众演员的刘衍利、汪宝生、迟志强,由此也拉开了成星的帷幕,并在八十年代成为知名的青年电影明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