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什么(四岁让梨的孔融)
“孔融让梨”,对于80、90年代的人来说,是教科书式的故事。直到今天,仍然是很多道德教育的范本。然而,历史逐渐浮出水面,长大后真实的孔融却让人大跌眼镜,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教育的反思。
1、重温孔融让梨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大家都夸他是神童。四岁时,他就能背诵许多诗词,还懂得礼节,父母非常喜爱他。
一天,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
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孔融让梨的故事,四岁小孔融因此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榜样。
2、四岁的孩子,真的可以这么“懂事”吗?还原当时的场景,我们家四岁孩子的表现应该是这样的:
对着一盘梨子仔细看一看,摸一摸,比比大小,然后指着最大最好的那个说:“这个是我的!”如果有人要他把大的让出来,他会不高兴;如果强行拿走他挑的那个,他会哭闹或者干脆哪个都不要了。
这个版本是不是更贴近我们的生活?有没有对号入座的?
好,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融四岁,能让梨”,他是怎么做到的?
据史书记载,孔融是孔子第二十代孙,是典型的礼仪家族后代。他们家家风严谨,崇尚孝道,世代父慈子孝、兄弟友爱。孔融虽小,却耳濡目染,平日里总看到大家彼此谦让,还看到兄弟们因为谦让而受到长辈的夸奖。
小孩子都喜欢被夸,孔融也不例外。如果喜欢吃梨,谁心里不想要大的?正常来说,孩子在两三岁的时候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喜欢的东西就想据为己有,面对选择的时候会本能的挑大的选好的,这是人的“本真天性”,就是我们所说的“私心”。
但是,小孔融凭以往的经验知道:如果他选了大的,可能会被指责或嘲笑,但他要是选了小的,一定会得到夸奖和赞赏。果然,他不仅得到预料之中的夸奖,还被大夸特夸,四处传扬。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有点不对劲了?是的,问题就从这里出现了。孔融做出这样的选择源于家长的态度,而不是他本来的意愿。
3、孔融因“不孝”之名而死按理说,以“让梨”闻名的孔融,长大后一定谦恭谨慎、仁义礼孝俱全吧!然而,真相却是这样的:
建安九年,袁绍的儿子袁谭率兵围困青州,形势十分危急。时任青州刺史的孔融正在城内,因为担心有损自己处变不惊的名士形象,故作淡定,并坚持饮酒作诗,绝不督战。但在敌军攻破青州之时,他丢下妻儿,自己逃之夭夭,妻儿却丧命敌手。保名也好,保命也好,性命攸关之时,他没有考虑除自己之外的任何人。
书上说孔融是因恃才傲物得罪曹操而被处死的,但曹操杀人总得有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曹操派人搜集证据,为孔融定下了“不孝”的罪名。
据当时的罪状,孔融的不孝言论有两条,一是说:“父与子,有什么恩?论其本义,不过当时情欲发作而已。”“子与母,又有什么爱?就像一件东西暂时寄放在瓦罐里,倒出来后就什么关系都没有了。”二是说:“闹饥荒时,有点吃的,如果父亲不好,宁肯拿给别人去吃。”
在当时以孝治天下的时代,这种言论无异于“反动标语”,人人得而诛之。曹操就是抓住这一点,处死了孔融。
这样的真相真让人唏嘘。不禁想问:这还是那个四岁让梨的孔融吗?想他自幼被教育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到头来却抛弃百姓妻子、抹杀父母养育之恩,纵然是才华横溢,学贯古今,也只是个地道的伪君子。
4、孔融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们不妨追溯到他的家庭教育。
孔融四岁让梨绝非偶然,这是长辈言传身教的结果。在面对“分梨”的拷问中,任何一个孩子,如果他选大的会被批评,选小的就会被表扬,这就给他一种启示:要想赢得大人的青睐,就要违背自己最初的意愿,去做违心的事情。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孩子会学会说谎,学会欺骗。
孔融自幼就每天都接受成人标准的教育,被要求谦让有礼、忘我无私,否则就不配为他们孔家的子孙。因为他很聪明,很懂得察言观色,所以很快领悟了“做人”的道理,为了被表扬被关注,他学会了隐藏真实的感受,慢慢变成习惯,长成一副虚伪的面孔。
他为了迎合别人而压抑的自我在漫长的岁月中慢慢被扭曲,及至成年脱离家庭,这部分变态的自我就以另类的形式展现出来。于是,就有了这个我们看到的“不仁、不义、不孝”的孔融。
5、怎样看待“争梨”与“让梨”?看完孔融的故事,家长可能会纠结了:难道就不能教育小孩谦让、分享的这些美德吗?那样他们长大之后会不会自私自利、目中无人呢?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何止谦让分享,父母当然要一一教给孩子,但是,怎么教才是问题的关键。
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态度去对待,会发生不同的结果。还是从“分梨”这个事来分析:如果孩子选了小的,我们可以赞扬他的友爱礼让精神;如果孩子选了大的,我们便称赞他勇于追求自己的目标。如果都要争大的,那就引入“公平竞争”的机制。这样做,既鼓励了谦让的精神,又保护了孩子的天性,给孩子留下成长空间。
别看孩子小,他们一定能够捕捉到家长的态度传递的信息,并且竭尽全力表现对自己有利的行为方式。
6、“成熟和懂事”的背后,是怎样的心酸?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讲一个刚上幼儿园小班的女孩,开学没多久,妈妈被老师约谈。
老师跟妈妈举了几个例子:
中午吃饭,老师并没有说她吃得慢,但她看到老师走过来就说:“老师,我在加油吃饭,我会好好吃的,加油!”
她第一次在幼儿园上厕所把裤子弄湿了。老师教了她一次,她就会上了,但是以后她每次都要跟老师说:“老师,今天我没有弄湿裤子。”
下午睡觉,别的小朋友都要求老师拍拍,希望老师哄哄自己。她会说:“老师,你很辛苦的,很累的,你不用拍我了。”而她的眼神分明天透露出对老师安抚的渴望。
不仅如此,这个孩子还说谎,并且在说谎的时候镇定自若、毫无愧色。
老师说:“我从教二十年,没见过这样的孩子,不哭也不闹,这么会看脸色,会讨好人。小小年纪,这样太辛苦了,压力会很大,对今后成长可能不利。”
不得不说,这个孩子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老师。在很多人看来,这样懂事的孩子多好呀,多省心啊,但老师的经验告诉我们,过于“成熟和懂事”是不正常的。
这个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文中给出了答案。
原来,孩子是由外婆带的,而外婆是个非常强势的人,家里所有人都必须听她的,就算女儿已经成家了也不能违抗她的意愿。孩子在外婆面前没有一天不挨骂,只要孩子的行为不合外婆的心意,就会招来外婆的脾气。所以,孩子这么小就懂得看脸色,懂得讨好取巧以保护自己。
不管是孔融的故事,还是这个小女孩的事例,都在告诉我们:对孩子天性的压抑一定会带来不良的后果。
后记:尊重孩子的天性是家庭教育的关键为人父母,我们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不仅身体健康,更要心理健康,因为我们知道,健康的身心是孩子未来幸福的保障!
可是,该怎么做呢?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说:教育儿童必须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否则就会导致不良后果。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会腐烂。
时代在进步,教育的理念和方式也应该与时俱进。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天生性格的差异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去引导,没有哪本教科书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教育孩子的问题。
我们要相信:孩子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会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尝试,我们不必担心他们学不会成人世界的道德品质,常常纠结于孩子行为的细节。年幼的孩子,不分享没关系,不必跟自私挂钩;不爱叫人也没关系,不必贴上没教养的标签。他们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去感受,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自然会权衡利弊去适用这个世界。
教育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需要给孩子自由成长的时间和空间,不管是知识还是品德,都不能过度的灌输。“过犹不及”,在这里也是适用的。如果我们过于强化美德,总是刻意教导孩子按照标准去执行,反而会刺激孩子走向美德的反面。
我们在教育引导孩子的时候,要尊重孩子的天性。遇事先了解孩子的感受,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即便他的真心不符合我们的处事原则,也不要轻易的责备和批评。
当孩子的行为与家长的观念发生冲突的时候,就是家长教育孩子和自我反省的最佳时机。父母都是从孩提时代走过来的,我们要常常站在孩子的角度追问一句:“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做?”
孩子接触最多的人就是父母,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如果我们能够以身作则,用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规范自己的言行,孩子每天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们一定会朝着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甚至超过我们的预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