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多个国学典故(国学知识绯闻)

500多个国学典故(国学知识绯闻)(1)

在报纸、电视、网络上,经常会看到有新闻报道说,某某明星最近又传出了什么绯闻等。所谓“绯闻”,通常是指一些未婚生子、与多人拍拖等花边新闻。那么,这个词是怎么出现的呢?其实,“绯闻”这个词的历史只有数十年,并不长。“绯”是指红或绛红的颜色,最早将“绯”字用于风流韵事的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教育专家蔡元培。蔡元培1917年从欧洲回国后,便即担任北京大学校长,1919年卸任,虽然他只主持了两年该所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的工作,但是,他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把北大办得有声有色,影响巨大。蔡元培聘请导师时,不分派别,只要有才,他都一律给以任用,这里面既有留学外国的洋派学者,还有穿长袍留辫子的饱学之士。因此,那时的北大,可谓人才荟萃,生机勃勃。但是翻译家林琴南却指现蔡元培乱聘教师,把孔孟、伦常都不要了,以难登大雅之堂的土语为文学。蔡元培后来在用公开信阐述自己办学主张时说:“教员关键是要用学问,洋的土的留辫子的甚至有嫖赌、喜作‘绯艳’诗词者,只要不搞政治和引导学生堕落,教学生学问有何不好?你林琴南曾翻译了《茶花女》,若有人说你有同妓女通奸作品,不可谈论伦礼,不是很可笑吗?”这封公开信面世后,“绯艳”一词就流传开来,后来再发展出“绯艳的新闻”一语,简称“绯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