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富城炒菜(睡在麦当劳的郭富城)

比起那些拾荒乞讨、睡大街和睡桥洞的人们,有这么一群另类的城市流浪者,比他们显得稍微体面一点。

他们会在24点,回到那家固定的24小时麦当劳,找到空位置坐下。

然后,卸下破旧的胶袋和背包,把它们堆放在脚边。

郭富城炒菜(睡在麦当劳的郭富城)(1)

0点后,进入麦当劳的每个人,都稍显困倦和疲惫。他们双手一盘,轻轻靠在桌面上,就此沉睡。

他们是一群无家可归的城市流浪人,因为长期在麦当劳过夜,被人称为“麦难民”。

9月17日,郭富城和杨千嬅主演的新电影《麦路人》在大陆上映。

这部在今年香港金像奖上获得10项提名,最终败给了《少年的你》的电影,聚焦的就是我们从未在荧幕上讨论过的他们——“麦难民”群体。

郭富城炒菜(睡在麦当劳的郭富城)(2)

在香港底层的贫困人口中,他们是一群没有家、没有固定工作的人。

借着麦当劳24小时营业,且不拒绝顾客长时间在店里的营业原则,开始了长期“住”在麦当劳的生活。

他们穿梭在城市中,栖息在暖黄的灯光下,游离在城市人群外,在24小时营业的快餐厅里相识,互帮互助,就像“一家人”一样。

郭富城炒菜(睡在麦当劳的郭富城)(3)

01

零点后

麦当劳不再是快餐店

不知道你有没有见过24点之后的麦当劳。

当最后一批食客离去,另外一批决定睡在麦当劳的人,便陆陆续续“回家”了。

电影里,郭富城饰演的博哥,就是香港街边一间24小时不打烊麦当劳的“常客”。

白衬衫、黑西装、双肩包,他还保持着10年前成功人士的做派。

郭富城炒菜(睡在麦当劳的郭富城)(4)

但一双沾满灰尘的皮鞋,身上穿着一件没打领带和衣领处有些发黑的白衬衫,在深夜昏暗路灯的映照下,处处显示着生活的窘迫和身心疲惫。

博哥曾经也是有头有脸、风光无限的金融才俊。因为一次生意失败后挪用公款,不仅遭受了牢狱之灾,还拖累了自己的家人。

当他刑满释放后,因为自己无法面对家人,而选择流浪街头。

郭富城炒菜(睡在麦当劳的郭富城)(5)

回到快餐店那个熟悉的座椅上,偶然奢侈点上一杯饮料,就是奔忙了一天的他得到的最大慰藉。

在餐厅里,他遇到了很多和他一样的“麦难民”。

郭富城炒菜(睡在麦当劳的郭富城)(6)

有在歌厅唱歌的过气女歌手阿贞(杨千嬅饰),有离家出走的小伙子深仔,有执着的丧妻老伯,有失去丈夫独自带着女儿,还要拼命帮婆婆还债的单亲妈妈,有街头混子……

他们有截然不同的人生境遇,也在香港这块寸金寸土的土地上,面临着相同的困境——无处栖身。

白天各自为生计奔忙,夜晚像“回家”一样,纷纷相聚到快餐店。

说说笑笑,其乐融融。

郭富城炒菜(睡在麦当劳的郭富城)(7)

“住”在快餐厅的麦路人们,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生活准则。

晚上进入麦当劳,最好点一杯饮料,以示诚意,也不算为难这里的员工。

睡觉时,不能躺在地面或桌子上,只能坐在椅子上,或靠着或趴着。

郭富城炒菜(睡在麦当劳的郭富城)(8)

坐着打盹的“麦难民”。图/鱼的大江湖

早上六点,就要“起床”,在麦当劳工作人员清扫和正式营业前离开。

麦当劳的洗手间,可以供他们洗漱,也可以去到公园里免费的卫生间,然后把个人物品寄存在公园的储物柜。

郭富城炒菜(睡在麦当劳的郭富城)(9)

从醒来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一天的奔波——为生存和吃喝行走在城市的每个角落。

比如餐厅的服务员、按摩店的技工、学校教堂的清扫工、洗衣服的杂活,甚至还能接到电影群演客串的工作……有时候,能换一份便当就足够满足。

半夜守在地库,拿好工具,尽量瞅准豪车下手,70元一次出动3-4个人洗车。麻利的干完,钱一分,肚子饿了就奖励自己一块饼。

精明有头脑的博哥,总是带着大家能找到生存和赚钱的法子。

被餐厅辞退,就和小弟去路边捡破旧的运动鞋,拿到公园洗手间刷干净,当成二手摆摊售卖。

一双被丢弃的运动鞋,也能卖上55块。

郭富城炒菜(睡在麦当劳的郭富城)(10)

我们以为唾手可得的生活,在他们的一天中,是如此的卖力,又是如此的摇摇欲坠。

大概只有在尘埃里,才能真实而裸露的看到,人们对于生存,没有了什么体面的要求,只有化繁为简,去索取,以及珍惜。

这间24小时不打烊的快餐厅店,是这座城市留给他们最后一个风吹不到、雨淋不着的地方。

郭富城炒菜(睡在麦当劳的郭富城)(11)

02

介于流浪者和普通人之间

在生活的边缘苦苦挣扎

“快餐店难民”,是一个全球普遍的现象。

自从麦当劳首次在亚洲24小时营业之后,“麦难民”这个词,第一次在日本出现。

2006年在香港,麦当劳设立了第一家24小时营业分店后,露宿街头的人便开始走进快餐店过夜。

郭富城炒菜(睡在麦当劳的郭富城)(12)

他们表面上和普通人没有太大区别,不似乞讨者,也没有街头流浪者那般穷困潦倒。

他们中也有人在工作,只是薪水太低,根本负担不起高昂的房租。所以,即便“住”在麦当劳,他们还保留着在城市行走的体面。

背包里带着应对深夜空调的厚衣服、毛毯,偶然点上一份汉堡,一杯可乐,让自己整夜的逗留更心安理得一些。

郭富城炒菜(睡在麦当劳的郭富城)(13)

图/翻触笔尖

“麦难民”,其实我们大都遇见过,甚至有过亲身体验。

某个深夜,也许是要赶凌晨的火车,也许是看完演唱会错过了末班车,也许是离家出走后无处可去……这时,街边一家灯光通明,来者不拒的麦当劳,成为了最好的去处。

相对于长期固定回到麦当劳的他们,这些偶然一次的体验,只能算得上“伪麦难民”。

真实的“麦难民”群体,随着麦当劳在全国的上千家门店,其实非常庞大。

郭富城炒菜(睡在麦当劳的郭富城)(14)

图/大公网

尤其是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珠海等一线、二线城市,较为普遍。韩国和日本等其他国家,也屡见不鲜。

回到电影中,聚焦的香港。

根据2018年,香港社区组织协会的数据调查显示,曾有384名底层人士在24小时快餐店“留宿”。

到了2019年,全香港露宿者人数已上升至1270人,增长率达到了62.8%,创6年新高。

随着社会上种种问题的发生,这个数字目前只增不减。

郭富城炒菜(睡在麦当劳的郭富城)(15)

2015年,一位“麦难民”深夜倒毙在香港牛池湾坪石村的一家麦当劳内。

根据闭路电视显示,这位妇人在周五早上8点39分进入麦当劳,而她被发现死亡,已经是周六早上8点半了,整整过去了24小时。

在这无声的24小时中,无数的顾客和服务员从她身边经过,甚至有人坐在她旁边用餐,人们大概以为她只是睡着了……

这场悲剧,随后让香港“麦难民”群体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

两年前,艺术家马玉江在香港湾仔举办了一场个展,名为“夜未央”。

郭富城炒菜(睡在麦当劳的郭富城)(16)

“夜未央”展览。图/有事说事儿

一块三面墙上,贴满了414张热感纸。这些都是香港麦当劳餐厅的消费单据,整整齐齐排列,像是一个档案柜。

每张单据的背后,又该背负着怎样一个就此安放的灵魂呢?

因为,单据的最下面,写着消费的日期和时间,全部都发生在零点以后。

郭富城炒菜(睡在麦当劳的郭富城)(17)

“夜未央”展览。图/有事说事儿

这些消费单,马玉江收集了一年,他说字会随着时间褪色,但重量不会变。

麦难民们,他们夏天爱吃冰淇淋,冬天喜欢苹果派。一般时候都买那些最便宜的食物或饮料,所以单据会特别短,特别轻,每一张在0.2克~0.7克间。

这个重量,在马玉江看来,是金钱的重量、地位的重量,也是生命不可承受的重量。

一张购买了“足三两”,金额为22.5港币的单据,让马玉江印象最深刻。

郭富城炒菜(睡在麦当劳的郭富城)(18)

马玉江说,这张单据发生在中秋节那天,那个人吃的时候,就像是在享用法国大餐一样。

收集单据的时候,马玉江总是非常小心翼翼,他害怕碰触到他们敏感而脆弱的那一面。装作店员,是他最常规的操作。

也有一部分麦难民很乐意和他分享单据,在一张送给他的单据上,就写着“恭喜发财”的祝福。

郭富城炒菜(睡在麦当劳的郭富城)(19)

03

当麦当劳熄灯

未来当何去何从

从去年开始,麦当劳的店铺缩减和重新装修,香港“麦难民”们,可“借宿”的选择和可能,越来越少。

郭富城炒菜(睡在麦当劳的郭富城)(20)

到了今年,因为疫情,麦当劳决定夜晚6点后不提供堂食,并且只设外卖,意味着“麦难民”将无处栖身。

他们回不去公园、隧道、桥底。因为曾经遭到投诉,公园长椅被洒臭粉、长椅装扶手、地上铺石春、围板封桥底……

同样因为疫情,康文署设施被关闭,无家者最后可供洗澡的浴室已告「失守」。

郭富城炒菜(睡在麦当劳的郭富城)(21)

图/大公网

此后,他们度过了怎样的夜晚,无人可知。

版权声明: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豆瓣“有事说事儿”;新闻来源自香港01、明周、星岛报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作者 / 城君

· END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