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围城艰难的选择(十月围城是一部让人有点吃不下饭的杀戮)

铭记历史,缅怀先辈,感受世间情。 俯仰之间,辛亥革命的腥风血雨已掩埋一个世纪之久。那是一场救国救民、势在必行的革命。我们曾扼腕辛亥革命的功败垂成,痛恨袁世凯窃取革命的果实,反思革命的不彻底性。虽然革命最终失败了,但它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重大革命意义是不可否认的。

十月围城艰难的选择(十月围城是一部让人有点吃不下饭的杀戮)(1)

《十月围城》主要讲述为保护孙中山赴香港商讨革命及离开的始末。都知道自己会死,都知道此刻努力争取的绝不是为了自己,都知道期待的“明天”自己绝不会看到了,都不知道“明天”值不值得,可是,没有一个人后退,所有人,义无反顾!

十月围城艰难的选择(十月围城是一部让人有点吃不下饭的杀戮)(2)

过了九年重看依然有感动。这份感动不单是爱国情怀,更多的是无名英雄的悲壮。片中虽人物众多,每个人物着墨也不多,但都有血有肉。小人物的悲欢与信仰在大时代背景下说来简单,寥寥几笔,勾画出这“简单”的人物,情感就是灵魂,为信念,为父,为妻,为子,为人生最后的,也许是唯一的一次绽放。就是这样,小人物的悲欢最易打动人,因为你我也是小人物,也曾幻想改变世界,也曾期望轰轰烈烈。

十月围城艰难的选择(十月围城是一部让人有点吃不下饭的杀戮)(3)

《十月围城》是我目前看到的比较好看的华语电影,有实质性的内容,场景亦是震撼,让人不自觉的投入其中。革命需要牺牲,影片结局收尾很好,只是最后在看重光被闫孝国追赶直至刺死的场景觉得滑稽又悲哀,不经感慨,这一切都值得吗,或许吧,从辛亥革命带来的历史价值来说这肯定是值得的,可如果从影片来看,把整个历史剪断固化到一个具体的时间或者事件点时,又是何等的令人唏嘘,不能说不值,只是总觉得应该还有更好的办法,让这些可爱善良热血的少年郎们能有个更好的归宿。

十月围城艰难的选择(十月围城是一部让人有点吃不下饭的杀戮)(4)

历史上,孙中山是否在香港遭到刺杀无史料可查,但电影中涉及到的不少人物却有着历史原型,赌徒、乞丐、车夫、小贩、孤女,三教九流各层阶级都有,为了“保护孙中山一小时”的行动,这些实际上不懂革命的人在一群“闹革命”的前辈周围筑起万丈高强,用自己的“卑贱身躯”保护这些“伟大头脑”,这一场血战,升华了所有尘世泥污中的小人物,在这之后,他们俱成“英雄”。在每个人牺牲之后,银幕上都打出他们的籍贯和生卒年。但,前辈们当初叫嚣“我们这一代要牺牲是为换来下一代的幸福”,可是怎么最后重光、阿四、方红他们那些小年轻的都死了,老的一拨儿却没死。值吗?牺牲值不值得,绝不能由一小撮人替大部分人决定。

十月围城艰难的选择(十月围城是一部让人有点吃不下饭的杀戮)(5)

身世不同、经历不同、思想不同、目的不同,但却在同一条道路上先后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心中,并没有强烈的革命思想,或许只是别人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是一碗米饭、一个铜板,便慷慨地把自己的性命交了出去!只有像孙文、陈少白、李玉堂这些较为先进的知识分子们略懂得“革命”的大意,那些混迹街头的“小人”能懂么?尽管不懂,尽管迷茫,尽管没有救国救民的大志向、大胸怀,在革命前进的道路上,还是少不了这样的一砖一瓦。这些看似平常甚至庸俗的人,在关键时刻的表现足令王公汗颜,他们抗起了中华民族的大灾大难,他们才是民族的脊梁!

十月围城艰难的选择(十月围城是一部让人有点吃不下饭的杀戮)(6)

《十月围城》是一部让人有点吃不下饭的杀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