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关于晚上咳嗽的论述 黄帝内经素问

《黄帝内经·素问》——第38 咳论篇

原文诵读:

《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38 咳论

黄帝内经关于晚上咳嗽的论述 黄帝内经素问(1)

【原文】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

【翻译】黄帝问道:肺脏有病,都能使人咳嗽,这是什麽道理?

【原文】岐伯对曰: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翻译】岐伯回答说:五脏六腑有病,都能使人咳嗽,不单是肺病如此。

【原文】帝曰:愿闻其状。

【翻译】黄帝说:请告诉我各种咳嗽的症状。

【原文】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五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者为泄为痛。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

【翻译】岐伯说:皮毛与肺是想配合的,皮毛先感受了外邪,邪气就会影响到肺脏。再由于吃了寒冷的饮食,寒气在胃循着肺脉上于肺,引起肺寒,这样就使内外寒邪相合,停留于肺脏,从而成为肺咳。这是肺咳的情况。至于五脏六腑之咳,是五脏各在其所主的时令受病,并非在肺的主时受病,而是各脏之病传给肺的。人和自然界是相应的,故五脏在其所主的时令受了寒邪,使能得病,若轻微的,则发生咳嗽,严重的,寒气入里就成为腹泻、腹痛。所以当秋天的时候,肺先受邪;当春天的时候,肝先受邪;当夏天的时候,心先受邪;当长夏太阴主时,脾先受邪;当冬天的时候,肾先受邪。

【原文】帝曰:何以异之?

【翻译】黄帝道:这些咳嗽怎样鉴别呢?

【原文】岐伯曰:肺咳之状,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心咳之状,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

【翻译】岐伯说:肺咳的症状,咳而气喘,呼吸有声,甚至唾血。心咳的症状,咳则心痛,喉中好象有东西梗塞一样,甚至咽喉肿痛闭塞。肝咳的症状,咳则两侧胁肋下疼痛,甚至痛得不能转侧,转侧则两胁下胀满。脾咳的症状,咳则右胁下疼痛,并隐隐然疼痛牵引肩背,甚至不可以动,一动就会使咳嗽加剧。肾咳的症状,咳则腰背互相牵引作痛,甚至咳吐痰涎。

黄帝内经关于晚上咳嗽的论述 黄帝内经素问(2)

【原文】帝曰:六府之咳奈何?安所受病?

【翻译】黄帝道:六腑咳嗽的症状如何?是怎样受病的?

【原文】岐伯曰:五藏之久咳,乃移于六府。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失。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

【翻译】岐伯说:五脏咳嗽日久不愈,就要传移于六腑。例如脾咳不愈,则胃就受病;胃咳的症状,咳而呕吐,甚至呕出蛔虫。肝咳不愈,则胆就受病,胆咳的症状是咳而呕吐胆汁。肺咳不愈,则大肠受病,大肠咳的症状,咳而大便失禁。心咳不愈,则小肠受病,小肠咳的症状是咳而放屁,而且往往是咳嗽与失气同时出现。肾咳不愈,则膀胱受病;膀胱咳的症状,咳而遗尿。以上各种咳嗽,如经久不愈,则使三焦受病,三焦咳的症状,咳而腹满,不想饮食。凡此咳嗽,不论由于那一脏腑的病变,其邪必聚于胃,并循着肺的经脉而影响及肺,才能使人多痰涕,面部浮肿,咳嗽气逆。

【原文】帝曰:治之奈何?

【翻译】黄帝道:治疗的方法怎样?

【原文】岐伯曰:治藏者治其俞,治府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

【翻译】岐伯说:治五脏的咳,取其俞穴;治六腑的咳,取其合穴;凡咳而浮肿的,可取有关脏腑的经穴而分治之。

【原文】帝曰:善。

【翻译】黄帝道:讲得好!

黄帝内经关于晚上咳嗽的论述 黄帝内经素问(3)

一、《黄帝内经·素问》原文诵读、对照参考译文

1、《黄帝内经·素问》对译——第一篇 上古天真论

2、《黄帝内经·素问》对译——第二篇 四气调神大论

3、《黄帝内经·素问》——第三篇 生气通天论

4、《黄帝内经·素问》对译——第四篇 金匮真言论

5、《黄帝内经·素问》对译——第五篇 阴阳应象大论

6、《黄帝内经·素问》对译——第六篇 阴阳离合论

7、《黄帝内经·素问》对译——第七篇 阴阳别论

8、《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八篇 灵兰秘典论

9、《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九篇 六节藏象论

10、《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10 五藏生成篇

黄帝内经关于晚上咳嗽的论述 黄帝内经素问(4)

11、《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11 五脏别论篇

12、《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12 异法方宜论篇

13、《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13 移精变气论篇

14、《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14 汤液醪醴论篇

15、《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15 玉版论要篇

16、《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16 诊要经终论篇

17、《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17 脉要精微论篇

18、《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18 平人气象论篇

19、《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19 玉机真脏论篇

20、《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20 三部九侯论篇

黄帝内经关于晚上咳嗽的论述 黄帝内经素问(5)

21、《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21 经脉别论篇

22、《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22 脏气法时论篇

23、《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23 宣明五气篇

24、《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24 血气形志篇

25、《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25 宝命全形论篇

26、《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26 八正神明论篇

27、《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27 离合真邪论篇

28、《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28 通评虚实论篇

29、《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29 太阴阳明论篇

30、《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30 阳明脉解篇

黄帝内经关于晚上咳嗽的论述 黄帝内经素问(6)

二、《黄帝内经》经典

1、黄帝内经经典段落及名句

2、中医经典——《黄帝内经》背诵部分节选

3、病机19条速记及解读

黄帝内经关于晚上咳嗽的论述 黄帝内经素问(7)

温馨提示:中药处方需在执业医师下使用。

版权声明:本头条发布的图片及文字大多来自网络,版权属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有存在不当,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了解更多《黄帝内经》及中医健康资讯,

敬请关注本人的头条号——老中医周攻谋(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

与医生成朋友,多个健康顾问,让你健康一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