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对自己的启发(看了30个临终关怀的故事)

2021年,一本来自英国的临终关怀指南《好好告别》,被引进国内出版。

这本书获得了众多专业医师的推荐,还入围过2018年的惠康图书奖,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作者凯瑟琳·曼尼克斯,是一名专业姑息治疗医师,也是英国姑息治疗的开创者。

长达40年的行医经验,与死亡近距离接触的所见所闻,让她悟透了一个道理:

生命诚可贵,但保持生命终会死亡的意识,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活着”这件事。

为此,她在书中写下30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带领读者直面死亡冲击,了解生命真相。

一桩桩生死无常、聚散离合的悲剧,告诉我们:

人都是要死的,重要的是你能否让自己不留遗憾,与世界好好告别。

1

  • 人生,就是一场通往死亡的旅行。

《好好告别》中,医学领域工作者凯瑟琳,常年与死亡打交道。

第一次看到有人在自己面前死去时,她只是个刚满18岁的医学院大一新生。

死者是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子,因心脏病发作,被送上了救护车,可惜还没撑到医院就断了气。

看到对方像一台突然断电的机器,瞬间停止了呼吸和心跳,凯瑟琳吓得半晌都说不出话来。

但这仅仅是个开始,她正式成为医生后,短短一个月内就目睹了10多个人的死亡。

其中,年龄最小的,是一名16岁的男孩。

他的人生还未热烈绽放,就在恶性骨髓癌的折磨下走向了凋零。

最令人感到伤心的,是一位5岁孩子的妈妈。

她原本患有不孕症,熬过痛苦的治疗后,终于拥有了做母亲的资格。

可她无法陪伴孩子长大,不幸因乳腺癌而撒手人寰。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个思乡心切的男人。

他多年漂泊在外,重病后想要回到家乡见父母一面。

他乘着救护车纵贯整个英国,却在抵达父母家附近时就闭上了双眼。

一次次目睹不同身份、经历和年龄的人离世后,凯瑟琳逐渐意识到:

人人都免不了一死,它是所有生命的终点,也是无法避免的结局。

因此,面对死者时,她不再惊慌失措,而是尽可能地保持冷静,耐心安抚死者家属的情绪。

家里的宠物猫去世时,她也毫不避讳地带着孩子一起埋葬,让孩子认识并接纳死亡的存在。

她还去研究当时新兴的姑息治疗,决心投身临终关怀领域,为将死之人送去最后的温暖。

而学会与死亡和平相处,让凯瑟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平静与从容。

临终关怀对自己的启发(看了30个临终关怀的故事)(1)

有人说,我们像旅人那样走向目的地。世界是客栈,死亡是旅行的终点。

每个人或早或晚,都会像水滴汇入大海一样,静静消失在岁月洪流中。

一次致命病毒的入侵,一个微不足道的疏忽,一场猝不及防的意外,都有可能让你我遭受灭顶之灾。

但乔布斯曾说:

死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知道生的可贵。

一个人只有在认识到自己是有死的时候,才会开始思考生命,从而大彻大悟。

无论你脚下的路是遍布荆棘,还是平坦开阔,最终通往的都是死亡。

直面失去的恐惧,才会懂得珍惜当下;接纳死亡的存在,才能领悟活着的意义。

哪怕生命如烟花般终会燃尽,只要有过一两次绚烂,就足以照亮你的整个人生。

2

  • 过度畏惧死亡,比死亡本身更可怕。

书中有句话说:

虽然病痛可能会给身体带来挑战,但更重要的往往是对情绪的挑战。

死亡本就是人生常态,愈是想方设法逃避死亡,愈会让自己和家人备受煎熬。

在数十年的行医生涯中,凯瑟琳发现,人们回避死亡的方式,主要是以下三种:

一是过度恐慌,轻易向死亡缴械投降。

有个叫亚历克斯的年轻男孩,患癌后住进了病房里。

其他病友心态良好,一起聊天、看球赛,拖着输液架到处闲逛。

只有他整日郁郁寡欢,无法接受患病的现实。

一想到死亡步步逼近,他更是吓得浑身瘫软,失声痛哭。

甚至,为了逃避等待死亡的恐惧,他还无数次在脑海中制定自杀计划。

而过度恐慌的情绪,无异于一剂猛烈的毒药,很快就加重了他的病情。

某天凌晨,焦躁不安的他吐血不止,还没来得及跟亲友告别,便匆匆离世了。

二是自欺欺人,以虚假的乐观掩盖恐惧。

女孩莎莉刚刚订婚,就突然患上了绝症。

她始终不敢相信,便将悲伤和无助,隐藏在了极度亢奋的状态背后。

凯瑟琳每次想要跟她交流病情时,她总是刻意岔开话题。

她满怀憧憬地谈起出院后的种种计划,畅想结婚、生子、四处旅行的未来。

面对家人担忧的目光,她也假装毫不在乎,并指责他们大惊小怪。

但很快,近乎癫狂的躁动,就耗尽了她的精力,导致她情绪崩溃。

最后,她带着怨气与不安离世,没给家人留下任何一句遗言。

三是相互隐瞒,试图用谎言粉饰痛苦。

女子奈丽身患重病,时日无多,却害怕丈夫难过,对自己的真实状况只字不提。

丈夫则误以为她不知道自己的病情,也对“癌症”“死亡”等词汇闭口不谈。

出于对彼此的爱护,他们不断配合对方演戏,把牵挂和不舍都藏在了心底。

结果,在奈丽即将离世时,两人也没有坦诚相对。

他们白白错过了跟对方说再见的机会,留下了无法弥补的遗憾。

把死亡当成一种禁忌,酿成了一桩桩写满悔恨与无奈的悲剧。

痛苦和死亡,本就是生命的一部分,抛弃它们就是抛弃生命本身。

盲目逃避死神的追随,不敢正视内心的恐惧,你的心灵会比身体更早进入地狱。

临终关怀对自己的启发(看了30个临终关怀的故事)(2)

很喜欢王小波说的一句话:

我们无法决定怎么生、怎么死,但我们可以决定怎么爱,怎么活。

在有限的时间里,不妨走出恐惧的阴影,积极去做想做的事,用心珍惜身边的人。

生如夏花,死如秋叶,从容跨越生命的终点,才不枉来人世间一遭。

3

  • 学会好好告别,是每个人一生的修行。

《好好告别》中,凯瑟琳认为死亡不过是一件平常的事。

比起害怕死亡,人们更应该害怕的,是没来得及与家人道别,为人生画上圆满的句号。

书中,她提到了两个令自己深受触动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19岁的姑娘西尔维。

她在乐队担任鼓手,打算大学毕业后从事音乐方面的工作。

本该前途大好的她,却不幸患上了罕见的白血病,生命只能维持两三年。

尽管她面色苍白、身体虚弱,靠每周输一次血才能活下去,但她依旧笑容明媚,心怀阳光。

她明白,自己无法阻止死神的到来,只能把余生的每一天都当成礼物。

她参加了支持白血病研究的慈善音乐会,亲临现场担任鼓手,还在幕后编辑出售的磁带。

这些磁带记录了她的演奏,也让她的灵魂得以长存于音乐之中。

她还去学习了针线活,将自己儿时的衣服拼在一起,亲手为父母缝制了椅子垫。

这个椅垫融进了她的爱意,也让父母有了缓解悲伤的心理安慰。

在生命的尾声,她与亲人、梦想一一道别,并留下了自己来过世间的印记。

她活得很充实,走得也很平静,了无遗憾地结束了短暂的一生。

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儿科医生莉尔。

她生了对漂亮的双胞胎女儿,但大女儿一出生就确诊了致命的肌肉疾病。

莉尔深知女儿活不了几年,却因爱女心切,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延续女儿的生命。

她暂停工作,每天不眠不休地关注女儿的身体状况,生怕出现任何异常。

她四处找寻专家,组建了一支值得信赖的团队,24小时轮流监护女儿。

可惜女儿的病情已无力回天,后来只能靠呼吸机艰难续命。

看到女儿蜷缩在冰冷的医疗器械之间,痛苦得喘不上气来,莉尔感到心如刀绞。

她决定放下执念,接纳无法避免的事实,尽可能地提高女儿的生命质量。

她选择了保守的药物治疗,并提前按照女儿的意愿,精心挑选了墓地,确定了葬礼细节。

最终,在家人的陪伴、音乐的环绕中,女儿像睡着了似的,安详地停止了呼吸。

而与丧女之痛和解后,莉尔也获得了内心的解脱。

她努力打起精神,回归到了正常的生活状态。

她还以女儿的名义成立了基金会,力图帮助更多患病的孩子。

在死亡猝不及防的突袭中,坦然便是抵御攻击、减轻伤亡的有力武器。

临终关怀对自己的启发(看了30个临终关怀的故事)(3)

正如《遗愿清单》中所说:

解决死亡的问题只有一个途径:去好好地活。

死亡避无可避,无论是执拗地与之对抗,还是惊慌地向之投降,都是在浪费现世的每分每秒。

怎么生,如何死,或许是上天早已写好的剧本,贯穿其间的故事,却由你自己说了算。

站上人生舞台时,专注地演出好戏,畅快自在地享受当下;

即将谢幕退场时,从容地挥手告别,不留遗憾地迎接另一种出发。

在死亡的伴随下,依然活得热气腾腾,就是一个人最了不起的本事。

见证过形形色色的生与死后,凯瑟琳感慨道:

我们不是对死亡说“不”,而是应该对生活说“是”。

人生中绝不会落空的等待,便是等那必然到来的死亡。

每个人从呱呱坠地时起,生命便进入了死亡的倒计时。

无论你有多害怕,多不舍,都无法打破人终有一死的自然规律。

但恰恰是随时有可能降临的死亡,让生命的每时每刻,都变得弥足珍贵。

作家周国平说:

不管生命多么短暂,我们要笑着生,笑着享乐,笑着受苦,最后笑着死,这才不枉活一生。

死,只是一个结果,重要的是你选择怎么活。

学会直面和接纳死亡,把你正在经历的每一天,都当成生活中最美好的一天。

该自在就自在,该潇洒就潇洒,认真活着的每个瞬间,都是生命赐予你的奖赏。

点个赞吧 ,只要你来过,你爱过,你享受过世间的丰盈,此生便无怨无悔。

作者:洞见·许朝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