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的日本兵身高有多高(二战时期日本士兵平均身高真的不到一米五吗)

一些文章讲侵华日军的平均身高不到一米五,难以想象我们是让这么一群半身人占了大半国土,更难以想象在抗日战争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军队想要击败日军竟然需要付出三比一甚至五比一的代价,就连大名鼎鼎的二十九军大刀队夜战偷袭也只打出了个不到二(日)比一(我)的战绩,要说完全是装备因素导致了我们的弱势,这其中却不乏近身肉搏的例子,但要说当年白刃战几个一米七的中国汉子打不过一个一米五的日本矮子,这个结论情感上确实不太好让国人接受,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二战时期的日本兵身高有多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二战时期的日本兵身高有多高(二战时期日本士兵平均身高真的不到一米五吗)

二战时期的日本兵身高有多高

一些文章讲侵华日军的平均身高不到一米五,难以想象我们是让这么一群半身人占了大半国土,更难以想象在抗日战争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军队想要击败日军竟然需要付出三比一甚至五比一的代价,就连大名鼎鼎的二十九军大刀队夜战偷袭也只打出了个不到二(日)比一(我)的战绩,要说完全是装备因素导致了我们的弱势,这其中却不乏近身肉搏的例子,但要说当年白刃战几个一米七的中国汉子打不过一个一米五的日本矮子,这个结论情感上确实不太好让国人接受。

所以真相到底如何,今天就撇开工业水平和武器装备,从两个基本方面来探究一下当年中日军队的单兵差距,一个是身体素质,一个是白刃战水平。

先说说身体素质。毫无疑问,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内,至少是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人的身高都是位于世界平均水平线以下的,什么本多忠信一米四,丰臣秀吉一米四,德川家康一米五九,德川家还有个德川纲吉就更厉害了,直接不到一米三,堪称平原后面接盆地,一地更比一地低,所以中国网友经常戏称日本的战国时代为“村民械斗”,其实还可以再加一个类比,叫霍比特村民械斗,而且就这个身高也基本告别高头大马了,用某知名电影里的台词形容就是骑着猪撇标枪。

但日本文化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基因叫“耻感”,也就是非常在意他人的目光啥都想比,没见过世面的时候一米五打一米四还挺有成就感,一旦见识了西方人的“六尺伟躯”,他们立马就开始为自己的“五尺瘦身”自卑,认为日本人在各方面都比西洋人劣等,急需富国强兵。

“日本人在智力、筋力、体格各种条件都比西洋人劣等,甚至体格也比中国、朝鲜矮小…..倘与西洋人一起走路,简直犹如蝉、蚊之较。”

——真岛亚有·《肉食という近代》

所以1853年的黑船来航事件对日本的影响不亚于鸦片战争之于中国,不一样的是人家醒得早。黑船事件的15年后日本就推翻了幕府统治,进行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正是让近代日本拉开与亚洲其他国家差距的关键一步,这种差距不光体现在工业化程度上,也体现在对国民身体素质的改良上。

当时日本政界学界涌出了一大批主张人种改良的意见领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叫高桥义雄,写了本书叫《人种改良论》,提出废除陋习、重视体育、改变生活方式和与西洋杂婚等四大建设性意见,要说明治天皇也确实挺优秀,什么祖宗之法不可变的狗屁理论人家是没有,对高桥义雄等学者的建议纳谏如流,大力倡导国民摒弃旧有生活方式,明治之前日本人是跪着坐,明治开始改坐椅子,这样下肢就不会过早停止发育;明治之前受一些宗教或者禁令制约日本人极少吃肉,明治天皇一声令下开始全民肉食,营养上来了,青少年的发育自然就好了。

此外,明治政府还极力寻求国民的强身健体,很少有人知道其实我们现在用的“体育”这个词就是日本发明的,后来被留日学生带回了中国,意思是“身体之教育”。而明治政府打从1872年开始就在全国各级学校内开设体育课程,要求每周保证三节到五节课,到了1884年,这种以“强兵”为目标的体育课在课程内容上变得更有指向性,开始按照军事训练的方式采取强迫体操,他们管这种强迫训练叫做“兵式体操”,狭义上大家可以简单理解为我们现在军训时打的军体拳。但其实所谓“兵式体操”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根据明治政府在1886年颁布的《普通师范学校学科及其程度》来看,其师范学校兵式体操的课程内容至少还包括“行军演习、测图、队列训练”等几种,1892年又新加入了刺枪术教学。

“为了兵式体操,每年于4月及8月进行两次长途行军,行军装备及方法,全部采用军队步兵操练的方式。”

——守田显三·《明治期の石川県における学校体育の発達》

而且明治时期的师范生毕业后必须服兵役六个星期,为的就是等他们上班后以这些经验为基础对中小学生们进行军事教育,培养一旦开战即可投入战斗的青壮年。到了明治后期,两场知名战争的发生更是让日本人笃定这种全民军事化教育的必须性,一个是日俄战争,一个是中日甲午之战,而在这两战中中国和俄国之所以会输,刨去上层因素外,最大的差距就出现在教育上,日本由于教育普及率高,士兵不论是文化程度还是身体素质都要比作为对手的我们高。

“不仅思想素质、军事素质、科文素质不如日本海军,就是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方面也相形见绌。”

——叶春雷·《甲午海战中日指挥员素质之比较》

“天皇认为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胜,最应感谢小学教师,因为日本士兵绝大多数都受过小学教育,而俄国士兵大多是文盲。”

——刘亚洲·《制度战略信仰国运:由甲午战争谈起》

所以在明治后期及大正时期成长起来的这一批日本人,也就是后来侵华前期的生力军,兵源素质是比较高的,虽然从昭和2年(1927年)的兵役法来看,他们的身高要求依旧很感人:

甲种:152cm以上,各项指标达标;

乙种:152cm以上,大部分指标达标;

丙种:145.5cm以上,健康状态较差;

丁种:不合格;

戊种:当前带病,次年再查;

而且随着战事发展兵源吃紧,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就连152cm都跌破了,甲种兵的身高标准下降到150cm,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也要考虑两个实际情况,一是152cm这个标准定的是下限而非上限,同时期中国的征兵标准比这个也没高多少;而且根据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拍摄的纪录片来看,美国人认为他们的平均身高在157cm,体重接近53公斤,但与此相对的是,他们能够负重超过自身体重一半的装备进行行军,这一点让美国人都感到很吃惊。

同时,根据日本文部省统计的一份明治末期到大正再到昭和前期的日本青少年男女身高数据来看,这一阶段里18岁到20岁的男性平均身高也都在160cm到164cm之间。

可见至少在抗战的中前期阶段,侵华日军中甲乙种士兵的平均身高并没有低到一米五那么过分,和大部分遗留影像中手持装有刺刀的三八大盖的日本兵身高也对得上。当然,就算是157cm到160cm多一点,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依然很矮,但如果放在当年积贫积弱的大背景下对比,我们还需要考虑第二个实际情况,即清末到民国时期中国士兵的平均身高相较于日军是否有着绝对优势。

先从清末说起,在1896年至1904年间,清政府开始编练新军,从奕劻、袁世凯几位晚清重臣所编制的《新建陆军营制饷章》看,其募兵条件中的身高要求为“四尺八寸”,大概等于今天的159cm,南方兵四尺六寸,也就是153cm多一点。

“身体限官裁尺四尺八寸以上,南方人躯干较小,酌减二寸。其五官不全,体质软弱及有目疾暗疾者不收。”

——《续录练兵处奏定陆军营制饷章》

有人说清代的尺和现在的尺不一样,是以人体部位为准则,合一尺等于今天的50cm左右,这个其实是古法,但在清末已经变为公制,不然四尺八寸就是两米多高,合着不是姚明还当不了兵,关键是与一些遗留影像中清兵的身高也对不上,所以这种算法肯定说不过去。

而清末新军所定“四尺八寸”这个标准,在接下来的北洋民国和南京民国时代就基本被沿袭了下来,比如民国初年北洋政府颁定的《征兵事物条例》就参照日军的体系按体格对士兵做出了等级划分:

甲种,身长四尺八寸以上,体格强健者;

乙种,身长四尺八寸以上,体质较甲种稍弱者;

丙种,身长四尺六寸以上者;

丁种,有三十条例所列各疾病、畸形及身长不满四尺六寸者。

——《北洋陆军史料·征兵事物条例》

到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先是1933年出台了《兵役法》,但是这个《兵役法》就像便秘一样,1933年出台,拟定1936年施行,但直到1938年大把的士兵战死前线,各部减员严重时才真正推行,其在征兵时身体素质方面的要求就是但凡年龄合适智商正常不缺胳膊少腿的都视为合格,就这么强行征了两年多,当然了,全民抗战共赴国难,也可以理解。

直到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中期阶段,国民政府才算是有了喘息之机,将《兵役法》中所缺失的身体检查一项给完善上,其所定标准比清末及北洋时代稍微高了一些——

“甲等:身高160cm以上,体重55公斤以上;

乙等:身高155cm以上,体重50公斤以上;

丙等:身高150cm以上,体重50公斤以上。”

——《浙江省军事志编纂委员会》

然而这个标准仅仅执行了一年就废止了,因为他们发现按这个标准征兵根本无法完成数量要求。不是说身高不达标,而是体重不达标的太多了。毕竟饭都吃不饱体重怎么可能上去呢?

至于“四尺八寸≈160cm”这个甲级身高标准,其实大部分北方人是能达到的,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山西档案馆馆藏的一份晋绥军某部官兵名册得窥一二,为方便大家对比,简单换算一下四尺七寸是156cm,五尺是167cm,五尺三寸就已接近177cm了。

所以总的对比下来,当年中国士兵对日本士兵确实有着一定的身高优势,但是这个优势在抗战的前期并不明显,无非就是高半头或者三分之一头,165cm打160cm这样,当然双方肯定都会有或高于或低于这个平均水平的士兵存在,比如日本海军大将米内光政身高也有180cm,再比如我方的“军中吕布”吕俊生,身长190cm,一个人能一把干死几十号鬼子,放古代妥妥的就是个陷阵猛将,但这样的战斗英雄毕竟万里挑一,不具备普遍性,这里就不多说了。

现在,经过以上中日双方适龄兵员身体素质的对比后,我们就能大致了解为什么当年就算是拼白刃中国军队也时长落于下风或者仅得惨胜的原因了,无非就是我们并不能像美国士兵一样在身高上对日军普遍形成绝对优势,而且即便是这有限的身高优势,在实际对战中也会被日军在体格的健壮度和技战术的熟练度上抵消掉,他们矮小但茁壮,像个小牛犊子,他们吃得饱我们吃不饱,他们从小就训练所谓铳剑术,我们可能在入伍之前拿的都是铁锹锄头,肌肉记忆程度都不一样,此消彼长,占下风是必然的。

“由于技术教育没有很好的进步,所以许多次战斗中打坍敌人不能歼灭,如上下细腰涧战斗的白刃战,二三个战士没有打胜一个日本人,最后是侧方战士将敌击毙,三八年冬八团在张家湾的伏击,最后围困了九个日本人,当敌向外猛冲时,我们一个排不敢抵抗进行白刃战,被敌人冲出去后,用枪将敌击毙。”

——120师359旅·《抗战以来之军事教育管理报告》

最后再来说一下,白刃战中,中国大刀对日本刺刀孰优孰劣,现在普遍认为大刀质量差且不够长,出招动作幅度大,在白刃战中完全会被日军碾压,使用大刀实乃无耐之举。这个我觉得把大刀批得有些过分了,无耐确实是无耐,有刺刀谁也不会用大刀,但主要原因是刺刀术要远比大刀刀法好练,可以迅速让一群士兵形成战斗力,2到3人结阵确实挺难对付,大刀就不行了,看看破锋八刀的口诀不难发现这刀法是大开大合,没法与队友贴身结阵,这是先天劣势。

迎面大劈破锋刀 掉手横挥使拦腰

顺风势成扫秋叶 横扫千军敌难逃

跨步挑撩似雷奔 连环提柳下斜削

左右防护凭快取 移步换型突刺刀

——《破锋八刀歌》

但这绝不是说大刀一点用都没有,身强体壮的兵把刀法练熟在合适的条件下不客气地说能把鬼子劈出大刀后遗症,一个人砍六七个鬼子的例子也有。而且抗战前期老兵损耗过快,新兵来不及训练,和大正时期成长起来的那一批日本兵对阵自然会吃亏,我依稀记得《亮剑》里李云龙对当时日军的拼刺技术有过几句肯定的评价;

不过有道是天道好轮回,1941年以后的日本开始变得越来越像1940年以前的中国,兵员青黄不接,老兵死伤殆尽,新兵来不及训练就投入战斗,更悲催的是这一批新兵是成长在昭和时代里,时称“学徒出阵”,他们和大正时期的学生差在哪呢,一个是随着战争进展日本资源紧缺,国内开始实行配给制,经常吃不饱饭,省下钱来还要造战舰;第二是像前面我们所说的兵式体操课程严重缩水,因为没人教他们了,师范毕业生早不知道死在中国的哪个犄角旮旯或者太平洋的哪个小岛上,所以我们会发现不论是从一些42年以后的照片看还是从一些抗战老兵的回忆看,这时的日军和侵华前期战斗力根本没法比,士兵年龄越来越小,身高也越来越矮。

有位叫王汝林的八路军老前辈关于和日军拼刺刀的回忆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说老鬼子刺杀术很强悍,要不是老人家练过正经的传武靠踢裆打喉解决了敌人,还真整不过这帮瘪犊子,但是后来鬼子的新兵就不行了,让八路军揍的哇哇大哭跪地求饶,之所以变化如此之大,还是那个词,此消彼长,他们在战前培养的老兵耗光了,我们这边却都是用他们叔叔哥哥的命喂出来的老兵,而且从41年起根据地各种搞生产,生活保障越来越靠谱,反倒是这帮日本新兵,在国内吃不饱跑中国来照样吃不饱,惨的一批。不吹牛地说,抗战后期八路军战士能一枪一个把这些昭和年间成长起来的日本娃娃兵都戳成嘤嘤怪。

所以关于战争年代里日本兵到底是一米五还是一米六的问题还是要分阶段分兵种看,如果只因一个昭和2年兵役法断定日军全是一米五的矮子就有点太自欺欺人了,对先烈也不负责。另外,虽然此视频文案措辞相对轻松,但还是希望大家能明白,抗战反攻阶段里我们之所以能把鬼子打得跪地求饶,能逼的他们把最后一点精血都挤出来充台面,都是42年之前的英雄烈士们用命换回来的代差。

从这一点来说,连太平洋战场上的美国大兵都该感谢中国人民。

本文原作者:军武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