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知道吃鸡蛋十大误区(吃鸡蛋的七个营养误区)

鸡蛋,营养物质丰富,一个受过精的鸡蛋可以在适宜条件下孵化成小鸡,足见鸡蛋的营养是丰富而全面的;鸡蛋富含优质蛋白、卵磷脂、脑磷脂等,都是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但你知道生活中你的鸡蛋的吃法都正确吗?你是不是也落入这些营养误区了呢?

一定要知道吃鸡蛋十大误区(吃鸡蛋的七个营养误区)(1)

Q1农家蛋更营养?

真正的农家蛋(土鸡蛋)可能会更好吃一些。但检测表明,农家蛋的各个营养素含量并不比普通鸡蛋更高。另外,放养土鸡的产蛋环境卫生状况不好把控,鸡蛋受到粪便污染的可能性较大。同样的,红皮鸡蛋和白皮鸡蛋营养价值差异也是很小的,蛋壳的颜色主要由一种称为卵壳卟啉的物质决定的,与营养价值无关。

Q2毛鸡蛋是滋补品?

毛鸡蛋即“死胎蛋”,是鸡蛋孵化至半途的胚胎,在很多地区常作为滋补品食用。实际上这是非常不科学的。一个原因是鸡蛋营养大部分被消耗掉,经过一段时间的孵化,鸡蛋中原来含有的营养物质成分都已发生变化,绝大多数已被备胎利用或消耗掉,营养价值微乎其微;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孵化过程中蛋壳上细菌增多,易进入蛋内部,在鸡蛋内增殖,产生硫化氢、粪臭素等有害物质,食用者易发生腹部不适、呕吐,重者食物中毒等现象。

Q3胆固醇高的人不能吃蛋黄?

很多人认为胆固醇高的人不能吃鸡蛋黄,虽然近些年都在提倡吃鸡蛋不弃黄,但还是有些人还是惧怕蛋黄中的胆固醇。实际上,人体中的胆固醇主要是内源性的,即自身合成胆固醇,而从膳食中摄入的胆固醇仅占人体合成胆固醇的七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美国一个专门研究“鸡蛋与胆固醇”的小组,先让受试者连续3个月不吃任何蛋品食物,测定血清胆固醇,然后每人每日加2个鸡蛋,3个月后再测胆固醇,2次结果相差不明显。这说明受试者体内胆固醇的含量未受鸡蛋胆固醇的影响。

甚至有营养学家反而用鸡蛋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并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效果。这是因为鸡蛋的蛋黄中还含有丰富的磷脂酰胆碱,磷脂酰胆碱吸收进血液后,会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小,并保持悬浮状态,从而妨碍了胆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积。

一定要知道吃鸡蛋十大误区(吃鸡蛋的七个营养误区)(2)

新版膳食指南指出:每周吃蛋类280~350克,吃鸡蛋不弃蛋黄。

在《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中建议每日摄入胆固醇小于 300 mg,一个重约50克的鸡蛋含有胆固醇280毫克左右,因此即便一个高血脂患者,在其他高胆固醇食物食用频次低的前提下,一周5-7个鸡蛋也是没问题的。

Q4生吃鸡蛋营养价值高?

不宜生吃鸡蛋原因

1.生吃鸡蛋有一半以上营养被浪费:一是由于生鸡蛋中含有抗胰蛋白酶的物质,阻碍胃蛋白酶与胰蛋白酶的消化功能,二是生食鸡蛋是半液态,在胃肠道内停留时间短,不能完全消化吸收;2.生鸡蛋有少量细菌,一般由蛋壳气孔进入,生食容易染病。

一定要知道吃鸡蛋十大误区(吃鸡蛋的七个营养误区)(3)

Q5为了易剥皮用冷水泡热鸡蛋?

很多人吃煮鸡蛋时候刚出锅太热不好剥皮就喜欢用自来水泡一会,实际上这种做法是不卫生的,因为煮熟的鸡蛋蛋壳的膜被破坏,气孔扩大,用生水泡煮熟的鸡蛋,会把水中的的有害细菌、真菌等带到鸡蛋内,吃了对健康不利。可以用凉开水代替生水,或者煮鸡蛋时在水中放些盐,剥皮会更容易些。

一定要知道吃鸡蛋十大误区(吃鸡蛋的七个营养误区)(4)

Q6坐月子要多吃鸡蛋吗?

在日常生活中,有人片面认为蛋类营养丰富,就尽量多吃鸡蛋,有的甚至大量吃鸡蛋,特别是一些体虚、产妇及病后之人大多习惯多吃鸡蛋,以求滋补身体,增强体质,恢复健康。然而,过多吃鸡蛋的效果往往起相反的不良反应,如过多吃鸡蛋后出现腹部胀闷、头目眩晕、四肢无力,严重者可导致昏迷。现代医学称这种病为“蛋白质中毒综合征”。

产妇多吃鸡蛋,必然造成少吃其他食物,如青菜、肉类、主食等,这也会造成某种营养素缺乏症。因为鸡蛋虽然营养丰富,但也不是含有多种营养素,比如维生素C、维生素B含量较少,故也不是完全能够满足机体的需要。产妇补身体,营养要全面,食物要多样化,还要适量吃肉、鱼、禽、虾、豆制品和各种蔬菜、水果,这样才更有益补身体,早日恢复健康。

一定要知道吃鸡蛋十大误区(吃鸡蛋的七个营养误区)(5)

Q7臭蛋更好吃?

很多人喜欢吃臭蛋,也称为老黑蛋,说臭蛋闻着臭吃起来香,其实臭蛋是由已经散黄了的鸡蛋继续变质形成的,特别是在卫生条件差、湿度大、温度高的环境下,细菌在鸡蛋内繁殖,形成了又臭又“香”的蛋,一般有恶臭、霉变的特点,食用会出现肠道疾病和中毒。

好啦,好啦,是不是说太多了记不住了?鸡蛋要健健康康吃,火妹之后会做一些美食的板块,希望会给大家提供健康新吃法!

参考资料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李兴春,《食物的营养与合理搭配》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

想了解更多健康这是嘛?关注营养师火妹微信公众号哦!onfire2016

以上图片均源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