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七下压轴题(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下)
等腰三角形是期末考试的重点,考查形式多样,在解决与等腰三角形的边或角度问题时,如果没有明确等腰三角形的边或角,一定要进行分情况讨论,防止漏解。常见的分情况的标准有:边为底边或腰,角为底角或等角,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
01腰和底边不明确
例题1:已知实数x,y满足|x-5| (y-10)^2=0,则以x,y的值为两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
分析:绝对值和平方都具有非负性,利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出x、y,再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确定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即可解决问题。
解:∵|x-5| (y-10)^2=0,∴x-5=0,y-10=0,解得x=5,y=10,
以x,y的值为两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0 10 5=25,
∵5 5=10,∴5,5,10不可能构成三角形.
故以x,y的值为两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5.
例题2:定义: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与一腰的比值称为“完美比”,若等腰△ABC的周长为13cm,AB=5cm,则它的“完美比”k=()
分析:分两种情况:AB为腰或AB为底边,再根据三角形周长可求得底边或腰的长度,即可得到它的完美k.
解:当AB腰时,则底边=3cm,三边分别为5cm、5cm、3cm,能构成三角形,此时,完美比k=3/5=0.6;
当AB为底边时,则腰为4cm,三边分别为5cm、4cm、4cm,能构成三角形,此时,完美比k=5/4=1.25.
02顶角和底角不明确
例题3: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2∠B,则∠C的度数为( )
分析:分∠A是顶角和底角两种情况分类讨论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解:设∠B=x°,则∠A=2x°,
当∠A是顶角时,∠A 2∠B=180°,
即:4x=180,解得:x=45,此时∠C=∠B=45°;
当∠A是底角时,2∠A ∠B=180°,
即5x=180,解得:x=36°,此时∠C=2∠B=72°,
综上所述,∠C的度数为45°或72°.
例题4: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内角之比为1:4,求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各是多少度?
解:(1)当较小角为底角时,设较小角为x,
则x x 4x=180°,解得x=30°,则4x=120°.
故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30°、30°、120°;
(2)当较大角为底角时,设较小角为x,
则x 4x 4x=180°,解得x=20°,则4x=80°.
故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20°、80°、80°
03等腰三角形的腰与高的夹角
例题5: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25°,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 )
分析:等腰三角形的高相对于三角形有三种位置关系,三角形内部,三角形的外部,三角形的边上.根据条件可知第三种高在三角形的边上这种情况不成了,因而应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解:当高在三角形内部时(如图1),顶角是65°;当高在三角形外部时(如图2),顶角是115°.
此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记三角形的高相对于三角形的三种位置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本题易出现的错误是只是求出65°一种情况,把三角形简单的认为是锐角三角形.因此此题属于易错题。
04腰的垂直平分线与另一腰所在直线的夹角
例题6:已知等腰△ABC,AB=AC,若AB边上的垂直平分线与直线AC所夹的锐角为40°,则等腰△ABC底角的度数为()
分析:作出图形,分①DE与线段AC相交时,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A,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列式计算即可得解;②DE与CA的延长线相交时,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EAD,再求出∠BAC,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①DE与线段AC相交时,如图1,∵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AED=40°,∴∠A=90°-∠AED=90°-40°=50°,
∵AB=AC,∴∠ABC=1/2(180°-∠A)=1/2(180°-50°)=65°;
②DE与CA的延长线相交时,如图2,∵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AED=40°,∴∠EAD=90°-∠AED=90°-40°=50°,
∴∠BAC=180°-∠EAD=180°-50°=130°,∵AB=AC,
∴∠ABC=1/2(180°-∠BAC)=1/2(180°-130°)=25°,
综上所述,等腰△ABC的底角∠B的大小为65°或2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