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在书籍里的感悟(朗读者1因缘遇见)

朗读者在书籍里的感悟(朗读者1因缘遇见)(1)


我曾经读过董卿的《朗读者1》。这本书是CCTV《朗读者》节目的同名书籍,由董卿担任主编,根据不同的主题汇编而成。在此,特别提一下“遇见”这个主题词。

朗读者在书籍里的感悟(朗读者1因缘遇见)(2)

“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到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了人,有了生命。”

这是董卿在卷首语提到的一段话,一针见血地阐述了“遇见”的精髓。遇见,仿佛就是冥冥之中,天意的安排,是那样的恰到好处,更像是一种注定的缘分。

朗读者在书籍里的感悟(朗读者1因缘遇见)(3)

“遇见”这一主题的首位嘉宾便是著名演员濮存昕。濮存昕是位“老戏骨”,精彩地演绎了很多深入人心的电视剧角色,深受观众的喜爱。书中提到,濮存昕带来了一本《老舍散文》,选取其中的一篇文章--《宗月大师》进行朗读。

宗月大师出家前叫刘寿绵(老舍管他叫刘大叔),为人乐善好施,时常接济穷苦之人。老舍出生贫寒家庭,直到九岁那年,遇见了刘大叔,并在刘大叔的慷慨解囊下得以读书识字。后来,刘大叔家境衰败,出家为僧,但他也不忘继续做公益,与人为善。

濮存昕说读完老舍的《宗月大师》,让人产生了对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那一份感恩之情。濮存昕小时候有点残疾,外号叫“濮瘸子”,遭到了同学的排挤与嘲笑。后来,父亲带他去积水潭医院,遇见了荣国威大夫,得到了有效的医治,成为了一个正常的孩子,然后健康地成长。濮存昕对荣国威大夫以及后来帮助过自己的人,均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感恩他们的帮助,得以一步步成为今天的自己。

人生在世,心怀感恩,前方的路才能走得更顺畅

朗读者在书籍里的感悟(朗读者1因缘遇见)(4)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便教会了我们要学会感恩。

记得,小时候,物质条件比较匮乏,单独的一个家庭是很难盖得起房子的。于是,我们家便跟叔叔家合伙盖起了一座围合而成的院落。父母忙着下地干活,没来得及煮饭给我们吃,饿得肚子咕咕直叫。叔叔婶婶便给我们端来了热饭热菜垫垫肚子。

叔叔家池塘边上的地里栽种有几棵香蕉树,每次香蕉成熟了,便收回来放进一个蛇皮袋里,顺带放些稻草进去,系好袋口,捂上个把星期,于是,青绿色的香蕉变成了橙黄色,还散发出香喷喷的味道。每到香蕉成熟时,婶婶总会分给我们吃。

那时候,电视还没有普及。村子里每个月会有一场露天电影。叔叔和婶婶都会把我们带上,搬上高腿板凳,坐在叔叔的大腿上,一起看电影。

到如今,叔叔和婶婶给我们吃了什么饭和菜,带我们看了什么名字的电影,都记不清楚了,但是那份给予我们关心与爱护的真情却记忆犹新,并牢记在心。随着生活的改善,父母和叔叔婶婶都各自盖起了宽大的房子,自然而然便分开居住了,但是彼此之间仍然亲近无比。我们毕业后出去大城市打拼,逢年过节,也都会回老家一起团聚。

正是从小受到了父辈耳濡目染的影响,我们深知人要学会感恩,与人为善。而这慢慢演变成了自己为人处世的准则。在工作岗位中,面对领导、同事与客户,都报以一颗感恩的心,便收获了一份份的信任与坦诚,彼此之间形成了良性的互动与交往,为后续的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而,心怀感恩,会让我们前方的路途走得更加的顺畅!

也要尽己所能地去帮助别人

朗读者在书籍里的感悟(朗读者1因缘遇见)(5)

当我们得到了别人给予的恩惠,我们也要尽己所能地去帮助其他人,团结互助,未来的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而这种予人帮助不仅仅局限于熟识的人,还包括陌生人。当我们看到走在前面的大姐左手抱着还不会走路的孩子,右手拎着满满一大袋刚从超市里买回来的物品,站在小区大门口,正艰难地想弯下腰放下东西去翻找包里的钥匙之际,我们一个箭步走上前,刷一下自己手上的门禁卡,只见“嘀”一声,大门便徐徐地打开了。对于我们而言,这不过是举手之劳,却给了大姐莫大的方便。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要尽己所能地去帮助身边的人。

茫茫人海中,每一次“遇见”都是一种缘分。我们不是得到了别人的帮助,就是去帮助了其他人。怀有一颗感恩之心与乐于助人之心,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朗读者在书籍里的感悟(朗读者1因缘遇见)(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