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晋国分裂出的哪三个诸侯国(瓜分的虽然是晋国)

郭兰英老师的一曲《人说山西好风光》唱醉了山西老乡, 山西简称“晋”,是华夏农耕文明的发源地,又称“三晋大地”。那么,这里的晋主要指的是周朝时期的晋国,而三晋大地又和春秋时期三家分晋脱不了关系。那么三家分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它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呢?诗经女孩讲给你听。

由晋国分裂出的哪三个诸侯国(瓜分的虽然是晋国)(1)

一、三家分晋的定义

三家分晋,是指中国周代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列卿瓜分的事件。那么在历史上,“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司马光将其列为《资治通鉴》的开篇之作。

那么,为什么三家分晋意味着战国时代开启呢?《左传事纬》里也明确指出:“智伯灭而三晋之势成,三晋分而七国之形立,读《春秋》之终,而知战国之始也。” 三家分晋到底是哪三家瓜分晋国呢?我们接着来看一下三家分晋的背景、经过和结果就明白了。

由晋国分裂出的哪三个诸侯国(瓜分的虽然是晋国)(2)

二、三家分晋的背景

周武王伐纣以后,建立了周朝,为了维护周朝的统治,周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周天子封姬虞为侯爵,姬虞是周武王姬发的儿子,当时受封于唐尧故地,称为唐。所以《诗经》里的《唐风》就是晋风,说的都是山西这个地方发生的事儿。

这个背景清楚了,我们再说周天子分封诸侯的目的,就是为了拱卫京畿。就是平时你们在自己的土地上随意作,但是周天子只有一个,你们诸侯所有的行动都必须听周天子号令。这也没什么,但是随着周平王东迁,周天子的号令就不好使了,不得不看诸侯脸色行事,因此会出现春秋五霸。但是即便是这样,周天子的权威还是在的,礼法礼制大家都还是遵守的。

由晋国分裂出的哪三个诸侯国(瓜分的虽然是晋国)(3)

这里再说回晋国。都知道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但是晋文公重耳43岁流亡,流亡19年才回国当上国君。那么,他流亡原因就是当时老爸晋献公听信丽姬的谗言,诛杀太子和诸公子,从此晋国不再立公子、公孙为贵族,史称“晋武公族”。

晋文公重耳回国当了主公,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从此以后不立公子了,就依仗跟随他流亡在外的6大家族,给他们分封土地和权利。到了晋成公时期,就以“宦卿之适子而为之田,以为公族”。赵盾又将各家异姓大夫代为公族。

也因此到了春秋末期,晋国国内除了公室还有6大家族,分别是韩,赵,魏,智,范,中行六大家族。名义上晋国属于你国君,但是国君一无军权而无势利,制衡不了这6家。这六卿就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互相看不顺眼,互相攻打。这也为三家分晋创造了机会。

由晋国分裂出的哪三个诸侯国(瓜分的虽然是晋国)(4)

三、三家分晋的过程:哪三家分晋?如何瓜分的?

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后来赵把范、中行氏灭掉后,还剩下智家、赵家、韩家、魏家。这四家中以智家的势力最大。

当时的智家呢,是四大卿族之首,是四大家族中最有势力的家族,但最后被灭族的恰恰就是智氏。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原因就在于智氏的嚣张跋扈。

由晋国分裂出的哪三个诸侯国(瓜分的虽然是晋国)(5)

上帝欲让人灭亡,必先让其疯狂。当时智家执政的是智伯,他本身就是一个嚣张跋扈之人,又加上家族势力支持,根本不把另三大家族放在眼里。智伯不仅戏弄贬低这3个家族,还向他们索取土地。他怎么说的呢:“晋国本来是中原霸主,后来被吴、越夺去了霸主地位。为了使晋国强大起来,我主张每家都拿出一百里土地和户口来归给公家,我智家先拿出一个万户邑献给晋公,你们呢?”

韩氏韩康子本来不想把自己世袭的土地割让给智瑶,迫于淫威割了;然后魏氏魏桓子没办法也割了;就剩一个赵氏时。智瑶觉得没有人敢违逆自己,却没想到赵氏赵襄子一口拒绝了,说:“土地是商代留下来的产业,到手的东西说什么也不能再交出来。”

于是智伯恼羞成怒,公元前455年,智伯瑶率领中军,命令韩、魏两家一起发兵攻打赵家。没想到智瑶说了一句话,令另外两家心惊胆寒。他说,“我今天才知道,河水还可以淹没城池,毁灭一个家族。”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灭掉赵家,下一个就是他们韩家、魏家了。

由晋国分裂出的哪三个诸侯国(瓜分的虽然是晋国)(6)

再说晋阳城里的赵襄子,眼看晋阳将要不保,就派人联络韩家、魏家,说出了他们最担心的问题。魏桓子和韩康子本来就想到了结果,但是为了自保谁都不敢说。这次被逼急了,那不得不反了!

于是赵、魏、韩三族联合打败了智瑶,灭掉了智氏一族,平分了智氏的土地。从此,智氏便退出了晋国朝政的大舞台。这就是三家分晋的由来。

那么,为什么说三家分晋是春秋战国的分界线呢?这是如何定义的呢?我们接着看。

由晋国分裂出的哪三个诸侯国(瓜分的虽然是晋国)(7)

四、三家分晋的历史意义

司马光的鸿篇巨著《资治通鉴》开篇,写的就是三家分晋的事儿,他把三家分晋列为春秋战国的分界线,主要是一个“礼制”引起的。

前面我们说了,周天子虽弱,各国互相兼并也好,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好,周天子的权威还在,周朝的礼制也还在。司马光提出,“天子统辖三公,三公督率诸侯,诸侯控制卿大夫,卿大夫治理士庶人。整个社会从上至下各守本分,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所以尊礼是根本

但是,除掉智氏家族后,赵、魏、韩三族,他们的野心已经不再满足于作为晋国的卿族,而想跻身诸侯列国。跻身诸侯列国,需要得到周天子的认可和分封。周天子知道后,不但没生气,反而同意了三家的要求,将他们三家提升为诸侯国。

由晋国分裂出的哪三个诸侯国(瓜分的虽然是晋国)(8)

唉,诗经女孩写到这里,真的是为周天子的懦弱无能而感到可悲。那既然韩、赵、魏可以分封,其它国家当然也可以要求周天子分封呀,于是,周朝存续多年的君臣之间的礼制不存在了,这个天下谁都可以争,有实力就行。所以群雄逐鹿,战国崛起了。

所以,三家分晋,这便是春秋战国分界线的由来。三家分晋,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韩、赵、魏三家的崛起,也标志着战国群雄逐鹿的时代到来了!没有三家分晋,就没有后面秦始皇一统六国!

有关三家分晋,你们还有什么想要了解的,欢迎评论区留言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