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一章妙解(老子道德经赏析)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一章妙解(老子道德经赏析)(1)

译文:

“道”是虚幻并且无形的,但它的作用却是永远不会竭尽的。它是那样的渊深,就好像是世间万物的宗主;它能不露锋芒,化解纷争,调和光芒,接纳尘埃它又是那么幽隐,好像没有却又仿佛存在。我不知道它产生于何处,似乎在天地出现之前它就存在了。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一章妙解(老子道德经赏析)(2)

赏析:

老子说“道”就像是深不见底的深渊,永远注不满却也永远不会空,庄子也说过“道”是广阔深远,用之不竭的,就像可纳百川的大海,又像无穷无尽的神秘难测的虚空。因为大海永不满溢,所以才有千万条河流汇聚于此。而“道”的虚幻也正是他的源泉所在,正是因为他的虚无才使他的作用无穷无尽,深邃可包容世间万物,乃万事万物的根本。

既然“道”是如此深不可测的,那么如何理解“道”,如何传“道”呢?老子从“道”的作用谈起,让人能更好地理解何谓“道”。

要理解体会老子所说的“道”,文中“冲”字如何理解是关键,“冲”是虚无而没有形状的状态。“冲”字是“水”加“中”字,所以冲是要剧中守中,在万事万物之中平衡之法。“冲”的象形里有在水中间之意。万股水流入海,又从海中蒸发变为雨重新落入万千河流,如此不断循环着,保持着一个平衡的状态,这是“冲”的“中和”之理。“道”的本体是虚空,“道”的功用是中和。“道”的冲和,在于避免过和不及,因为物极必反。老子的“道”是维持平衡状态,调和万物的阴阳。揭示了“道”是虚无,是“中和”后,他又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说出了“道”的作用。体现了东方世界的圆滑,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处事方法。做到不锋芒毕露,不怨天尤人,心胸宽广,做事做人要留有余地,不可执著求全,便是所谓有容乃大。

从老子对“道”的作用阐述,可以体会到“道”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他玄而又玄,神秘难测,但又却是左右着世间万物的发展变化。虽然老子也没有确实的告诉我们什么是“道”,“道”又从何而来,但通过它的论述,可以体会到“道”的无处不在,永远保持在一个不溢不满的平衡状态,它的空虚是相对于有形世界而言,但它虚而有物,它的奥妙之处只能由人的心灵世界去感悟,去体会。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一章妙解(老子道德经赏析)(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