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相声完整版超清7.5小时(北京打工人第一次来德云社小剧场听相声)
那是一个初秋的周末,半黄半绿的树叶还在枝头摇曳,似乎在提醒人们秋日即将来临。作为打工人的我,也来北京一月有余了。之前一直在电视上、手机端听德云社的相声。有时候也向往可以去小剧场听德云社相声,没有想到真的可以实现。
记得还是在2016年,我跟随同事一起来北京出差。同事到北京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德云社听相声。当时的我还一脸茫然,德云社是做什么的?为什么去德云社听相声?现在想想,也真是太“土气”了,居然连德云社都不知道。和大多数人一样,我也是先知道的郭德纲,后知道的德云社。就是知道郭德纲的方式也很“土气”,竟然是在春节晚会上知晓的。再后来,就喜欢上了德云社。喜欢德云社的相声“接地气”;喜欢德云社的演员“接人气”;喜欢德云社的班主“接名气”。
听相声,去德云,说走就走。在某软件购票后,就出发了。我购买的是德云社三庆园相声门票。票价也还可以,有一百二十块和一百五十块的区别。整体感觉价格还算“亲民”,毕竟德云社的知名度已经很高了,而这票价也没到“望尘莫及”的程度。三庆园的相声是下午两点开场,整个演出大概持续两个半小时。由于是第一次来,也没什么经验,我就提前两个小时到达三庆园剧场门口。询问工作人员才知道,剧场是提前一个小时开始检票。
既然来早了,也刚好赶上中午,就近找个饭馆吃顿午饭。三庆园这个剧场位于北京前门大栅栏,这里商业繁华、店铺林立,游客也到了摩肩接踵的状态。而这午饭的价格就可想而知了。不管怎样,先就和着吃吧。时间临近下午一点,我就早早来到三庆园剧场门口检票。谁知还有比我来得更早的几个小姑娘。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德云女孩”吗?我将信将疑。这几个小姑娘还都穿着“汉服”,也算是“盛装出席”了。慢慢地检票观众也越来越多,我再一次观察一番,发现这些观众还是年轻人居多。从性别比例看,真的是女孩更多。不由得让我相信,真的有“德云女孩”。
来到剧场,这里是古色古香的装饰风格。木质座椅、方形茶水桌、两层观众坐席、方方正正的舞台……和电视里看到的一模一样。这舞台的背景是一幅“麒麟图案”,也不知其中的含义,但又感觉真正是传统艺术的气质。演出开始了,相声一场接着一场,“学满语”“夸住宅”……一段段传统相声,让年轻演员表演的活灵活现,现场观众也都开心地捧腹大笑。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张鹤帆和李思明。他们先后表演了两场。第一场是李思明“逗哏”,表演的贯口一气呵成。第二场张鹤帆“逗哏”,坚持表演到最后,还被观众要求“返场”。原来和看“视频相声”真的不一样,小剧场相声不仅很好笑,而且很解压。甚至在演出结束时,还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
“太阳落下山,秋虫儿闹声喧……”第一次德云社小剧场相声就这样结束了。虽然没有电视相声的针砭时弊,但是有剧场相声的人间烟火;虽然没有晚会相声的规规矩矩,但是有剧场相声的自自在在;虽然没有综艺相声的节目效果,但是有剧场相声的真实互动。
初秋已来,深秋将至。让相声回归剧场,让传统走进大众,或许这是一条更远的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