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代一石是多少斤(一石究竟是多少)

在此前的一篇中,马前卒介绍了郑国渠的历史(见文后链接)在最后一部分讨论了在郑国渠的影响下,土地所产粮食的量以及可供养的人口,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秦代一石是多少斤?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秦代一石是多少斤(一石究竟是多少)

秦代一石是多少斤

在此前的一篇中,马前卒介绍了郑国渠的历史(见文后链接)。在最后一部分讨论了在郑国渠的影响下,土地所产粮食的量以及可供养的人口。

后来看到,评论里有不少朋友也很关注具体的数据问题,这是好事儿。遗憾的是,秦汉距今已久,大家对于秦汉时期的度量衡也不是那么的熟悉,往往根据解放前后的传统量器认知来进行判断,因此觉得这些数据很不靠谱。其实,秦汉时期的度量衡跟晚近的有很大差异,不能这样简单套用。这个过错在于马前卒自己,没有给大家详细介绍当时的度量衡制度。为了补缺,也为了避免错误的认知影响更多读者,特地作一新篇,以冀正本清源。

关于郑国渠灌溉后的土地产出,司马迁记录得很详细:“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这里头有一个单位“”。这里的钟既不是敲的乐器,也不是重量单位,而是容量单位。

1钟=6斛4斗=64斗。

斛和斗也是容量单位,1斛=10斗=100升。今天我们也用升这个单位,今天的1升是1000毫升,两个小可乐瓶所装的水就是1升。那么在秦代,斗啊升啊的这些容量单位又是多少呢?

在上一篇次的讨论中,有人断定古代没有那么小的斗,为了“自证清白”,我们来看一件器物,上海博物馆的商鞅方升。大家都知道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其实早在战国商鞅时代,也颁布过标准量器。不管在农业社会还是商业社会,计量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儿对吧?上至朝廷收税,下至邻里你来我往借点粮食借块布,都得搞得清清楚楚,亲兄弟明算账是我们的优良传统。这件商鞅方升又名商鞅量,以青铜铸造而成,主体为方盒形,一侧有柄。在其外表面刻有铭文:

"十八年,齐䢦(率)卿大夫(合文)众来聘,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重泉。”

《史记》记载:秦孝公十二年的时候开始变法,“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跟这件商鞅方升是相合的。

商鞅方升

关键来了,这件标准的升,到底有多少容量?它内口长 12.5厘米,宽 7厘米,高 2.3厘米,容积 202.15立方厘米。也就是说,商鞅的时代,1升为200毫升上下,那么一斗也就是2000毫升。

可能有朋友觉得,你这是战国的标准,未必是秦统一之后的。其实,这个标准被秦始皇时代继承,甚至沿用到了汉代。下图是国家博物馆所藏的一件实用秦代陶量具,根据上面的文字可知,这是秦统一后的量具,容量为半斗。实测可知,其容积为970毫升。换算一下,一斗还是接近2000毫升。考虑到陶器在烧制时的形变,这个误差是可以接受的。

秦代半斗陶量

现在我知道了,从战国到秦统一,当时的一升可以大致折算为今天的200毫升,当时的一斗也就是2000毫升,1斛也就是20000毫升了

可是,容量单位毕竟不是重量,相同的1斗,装粮食和装水、装铜,重量肯定不同。在郑国渠产粮的问题上,我们所说的是装粮食的。当时的1斗,也就是2000毫升粮食有多重呢?考虑到当时关中的主要粮食作物仍为小米,我们就来说小米。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家找一个可乐瓶装上小米称一下,再乘以4,就是秦代一斗小米的重量。不过这个问题,也有学者替我们做过了。在《中国经济通史》中,研究者们实测了秦汉时期1斗小米的重量,为2.7市斤,也就是1.35公斤

那么,1斛小米就是13.5公斤


接下来说古人一年吃多少粮食。在上一篇当中,马前卒沿用了葛剑雄教授的数据,即每人每年消耗18石粮食,这个数据也是葛教授根据文献记载得出的。有人觉得这个数太大了,换算下来根本吃不完。

秦人都是超常的“大胃王”吗?遗憾的是,这仍然是由于不了解古代度量衡而犯的幼稚错误。秦汉时期,石既是容量单位,也是重量单位。作为重量单位的石一般被我们读作“dan”,1石=4均,1均=30斤,如此换算。而作为容量单位的石,其实跟斛互通,1石=1斛,有学者主张在这里应该将其读作“shi”。

那么,秦代1人一年消耗18石粮食,折算下来也就是13.5×18=243公斤,每天消耗约0.66公斤,也就是一斤多一点罢了,如果一天只吃两顿饭,一顿差不多6、7两。我们今天的成年人吃饭,一顿主食多为3、4两米饭,可是要知道我们除了主食还会辅助以不少蔬菜和肉食。在秦代,普通人想要顿顿吃肉显然不可能,所以每天吃1斤多一点粮食,实在不算多。

我没吃饱。。。


学无止境,如果要问我知道些什么,“自己还很无知”是我唯一所知。有朋友指出,学术讨论要允许质疑和争论。这自然没有问题。但是我们也应该接受一点,即讨论的前提是大家都了解基础的材料。否则的话,明明有这么多的古代量具实物,却因为自己不了解而予以否定,那就没有讨论的必要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