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如狂秦可卿(情深命薄秦可卿)

秦可卿,是红楼中的一个短寿人物。她出场虽然不多,但落到她身上的,多是点睛笔墨。她留给后人无限的猜测、遐想,还有怀念。

轻轻的可卿,亲亲的可卿,让人着迷,让人遗恨。


吾爱如狂秦可卿(情深命薄秦可卿)(1)


01 出身决定性格,要做面面俱到的美人和可人

红楼中,不知秦可卿生父生母是何许人,只知她的养父秦业是营缮司郎中,妻子早亡。50岁时还没有儿女的秦业,在养生堂抱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儿子没有养活成人,女儿逐年长大,形容袅娜,性格风流。这个女儿便是秦可卿,官名兼美,小名可儿。

秦业的寒门与贾府豪门“有些瓜葛”,所以秦可卿和宁府第五代独子贾蓉结为夫妻。

其中“瓜葛”,最有可能是身为工部员外郎的贾政,瞧得起在工部做事的秦业,虽然清贫,但是清廉。加上贾母“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配的上就好”的择偶观念,秦可卿得以步入她的红楼生活。

脂砚斋对此事的评论是:“贫女得居富室”。

且不说从贫穷之家到富贵之家的秦可卿,先说父亲为巡盐御史、母亲为贾母爱女的林黛玉,寄住贾府,“都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恐被人耻笑了去”。

吾爱如狂秦可卿(情深命薄秦可卿)(2)


那么秦可卿更要小心翼翼。她要活得人如其名,既“兼美”又“可人”,才能放心的下。

鲁迅曾说:“(《红楼梦》)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

红楼中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人物,否则,就不是真正的人了。脂砚斋说曹雪芹写女人有“至理至情”之妙,又说“真正美人方有一陋处。”

如此再来看想要尽善尽美的秦可卿,便不难理解她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了,并可以看到她的性格缺陷。

(1)十分看重自己的外在形象

卧房铺设不与人同。秦可卿的卧房,按照她本人的话说,是“我这屋子,大约神仙也可以住得了。”以至于宝玉笑着说:“这里好,这里好。”然后贾宝玉在这温柔富贵乡里,做了一场春梦。

吾爱如狂秦可卿(情深命薄秦可卿)(3)


着装勤换不厌其烦。秦可卿重病卧床,家里每天请三四个医生,轮流着要看四五遍脉。每一遍,秦可卿都要换一套衣裳,大概是不愿意以脏衣服示人,以旧衣服示人。秦可卿要展示给别人看的,必须是她美好的一面。

(2)格外在意别人的感观评价

秦可卿要做称人心意的可人,必然形成讨好型人格,这是一种一味讨好他人而忽视自己感受的人格,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她对别人的感受特别敏感。她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生怕自己做了什么事,会让别人不喜欢。做任何事情,她都万般小心,哪怕一点点不足,她也会懊恼很久。她活在别人对她的评价里,生怕被别人嫌弃。

她对自己的感受特别压抑。她害怕说不,不会拒绝,被人占了便宜也会选择默不作声。她担心一旦拒绝,与别人的关系就会破裂。

所以贾府上下,对秦可卿的评价出奇的一致,出奇的高:

贾母:素知秦氏是极妥当的人,因他生得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

公公贾珍:“谁不知我这媳妇比儿子还强十倍。”

婆婆尤氏:“这么个模样儿,这么个性格儿,只怕打着灯笼儿也没处找去呢!他这为人行事儿,那个亲戚长辈儿不喜欢他?”

“那长一辈的想他素日孝顺,平一辈的想他素日和睦亲密,下一辈的想他素日慈爱,以及家中仆从老小想他素日怜贫惜贱,慈老爱幼之恩,莫不悲嚎痛苦者。”

吾爱如狂秦可卿(情深命薄秦可卿)(4)


凤姐对秦可卿,也非常能体谅。“我说他不是十分支持不住,今日这样日子(贾敬寿辰),再也不肯不挣扎着上来。”言下之意,秦可卿只要力所能及,一定会把事情做得周全,做到滴水不漏。

秦可卿赢得这样的好名声,也许是对她隐忍付出的最好回报。她的内心里,会增强一份自信心,会提升一点安全感。她把苦水咽进肚子,就不觉得那么苦了。

但有人能替她体会得真切,看得明白。这个人便是她的婆婆尤氏。

“那媳妇虽则见了人有说有笑的,他可心细,不拘听见什么话儿,都要忖量个三日五夜才算。这病就是打这‘用心太过'上得的。”

“用心太过”四字,既有褒扬,也有心疼。同为女人,尤氏娘家不显赫,又不是贾珍原配,也不是贾蓉生母,为了在大家族立足,形成了唯唯诺诺的性格,她和秦可卿共处一屋,对秦可卿应该看得最透彻。

尤氏之外,还有个妙医高人张友士给秦可卿拿准了脉:

“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但聪明太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

吾爱如狂秦可卿(情深命薄秦可卿)(5)


02 性格决定命运,活成了自己最不想成为的人

尤氏说秦可卿是“用心太过”,而秦可卿只看到了自己“要强的心”。这颗心,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1)为娘家人计,不愿被轻视

贾宝玉第一次见秦可卿弟弟秦钟,两人情性相投,“越觉亲密”。秦可卿却放心不下,在张罗凤姐等人吃果酒的当儿,还赶忙来给贾宝玉“打预防针”:

“宝二叔,你侄儿年轻,倘或说话不防头,你千万看着我,别理他。”

然后又嘱咐秦钟该如何说话行事。表面上,秦可卿是关心宝玉,担心宝玉被弟弟冒犯。实际上,她更担心弟弟被轻视,以至于对宝玉说,哪怕是看在她的情面上,也不要和秦钟过不去。

(2)为大家族虑,不想被忽视

秦可卿将逝之时,托梦给凤姐,把自己对贾府一大家子的所思所虑和盘托出:

吾爱如狂秦可卿(情深命薄秦可卿)(6)


“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所能常保的?但如今能于荣时筹画下将来衰时的世业,亦可以永常保全了。即如今日诸事俱妥,只有两件未妥,若把此事如此一行,则后日可保无患了。”

“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便是有罪,己物可以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

秦可卿为什么能说出这样的话?这和她暗暗的定位,以及为此下的功夫有关。秦可卿嫁入贾府,以她“要强的心”,肯定对贾府有一个仔细的观察和详细的推理。贾府有女人管家的传统,上有贾母,中有王夫人,下有王熙凤。再细一想,她们都是荣府的人,而自己所在的宁府,还没有这样一个人。

她有信心和野心,成为这样一个人。为了成为不容忽视的异军突起的力量,她日思夜想,自然比贪图享受之辈、苟且偷生之人看得深、看得远。

然而那是一个可恶的可悲的时代。当秦可卿为了个人安危和家族盛衰暗自用劲的时候,有人却在暗中打上了她的主意。

这个人,居然是她的公公贾珍,一个“专在女人身上下功夫”的人,连自己的儿媳也不放过。

贾珍是先看上了秦可卿的美貌,然后看穿了秦可卿内心的渴望和忍辱负重的个性,将秦可卿一把击中。秦可卿的聪明在于,她看到王熙凤可以越过贾琏、越过王夫人,找到贾母作后台,她也可以越过贾蓉、越过尤氏,找到贾珍作后台。

吾爱如狂秦可卿(情深命薄秦可卿)(7)


于是,发生了焦大口中的“爬灰”事件。

对于此事,畸笏叟批:“一步行来错,回头已百年。”甲戌本回前总批:“一失足成千古恨。”

秦可卿到底是想错了,还是做错了?她的遭遇,曹雪芹先以《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为题写进了红楼故事,后经脂砚斋劝谏,改为了《秦可卿死封龙禁尉》,并删除了很多内容。脂砚斋还痛中有恨、恨中有痛写下批语:

“今秦可卿……封龙禁尉,写乃褒中之贬,隐去天香楼一节,是不忍下笔也。”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岂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者。其事虽未漏,其言其意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遗簪'‘更衣'诸文。是以此回只十页,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去四五也。”

经此一事,最了解也最理解秦可卿的婆婆尤氏,对秦可卿的怜爱就变成了憎恨。

尤氏在秦可卿生病时,向外界传递的信息是:


“你说我心焦不心焦?况且目今又没个好大夫,我想到他病上,我心里如同针扎的一般!”

吾爱如狂秦可卿(情深命薄秦可卿)(8)


在知道“爬灰”一事后,尤氏愤懑地觉得自己成了炮灰。她固然早就晓得自己的丈夫不是个好丈夫,但儿媳怎么就不能是个好儿媳呢,她也要像针一般地扎进自己早已被委屈填满的心里。

是可忍,孰不可忍。很自然地,尤氏在秦可卿的丧事上,推病不出了。正好有爱出风头的王熙凤出面打理,尤氏乐得冷眼旁观,看贾珍如何做“跳梁小丑”:

  • 贾珍哭的泪人一般。“如何料理!不过尽我所有罢了!”“只求别存心替我省钱,要好看为上。”——不但让秦可卿用了忠义亲王老千岁因坏了事没用的樯木棺材,还给黉门监生贾蓉花一千两银子捐了一个五品龙禁尉。
  • 择准停灵七七四十九日……单请一百零八众僧人在大厅上拜大悲忏,超度前亡后死鬼魂;另设一坛于天香楼,是九十九位全真道士,打四十九日解冤洗孽醮。然后停灵于会芳园中,灵前另外五十众高僧、五十众高道,对坛按七作好事。

在大厅超度亡魂,在停灵处作好事,都可理解。独在天香楼另设一坛解冤洗孽,不好理解,是贾珍情之所至昏了头,还是曹雪芹恐真相为人所不知?

直到看到脂砚斋批语:“删,却是未删之笔。”才明白这是对“淫丧天香楼”一节的补笔交代。

自此,秦可卿不但葬送了她的美好前程,也葬送了她的美好形象。

03 个人命运牵连家族命运,脱不了干系的罪人

往事不堪回首,当往事正在发生的时候,秦可卿有过挣扎、纠结和内省吗?

一定是有的。对贾珍,她的内心应该是抗拒的。但贾珍在宁府权势熏天,说一不二,他可以让下人朝儿子贾蓉脸上吐口水,他自认为就可以在儿子老婆身上胡作非为,秦可卿的身体不得不顺从了。

贾府荒唐如此,偏偏秦可卿想做贾府主人,谋划着有朝一日能按自己的意愿改造贾府,所以她忍下了胯下之辱。终于在命不久矣、大势已去的时候,她认命了:“任凭他是神仙,‘治了病治不了命'。”

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可以引发一场龙卷风。何况被寄予了厚望的秦可卿,她个人治不了的命,也是抚养她成人的秦家治不了的命,是给了她希望又毁了她梦想的贾府治不了的命。

吾爱如狂秦可卿(情深命薄秦可卿)(9)


(1)秦家人亡家破

秦可卿“在警幻宫中原是个钟情的首座,管的是风情月债,降临尘世,自当为第一情人。”她的弟弟秦钟,谐音“情种”。还是在秦可卿的葬礼上,秦钟便不管不顾,和水月庵的智能儿偷情。

智能儿后来寻到秦家,准备私会秦钟,没想到被老父秦业发现,把个老头儿活活气死。其实,置秦业于死地的,在之前还有秦可卿早亡的因素,夫贵妻荣不复存在,子贵父荣随之烟消云散。

秦钟羞愧难当,病症加身,很快也追随姐姐和父亲而去了。可怜一个秦家,在红楼中再无活人。

(2)贾府盛极而衰

秦可卿的阴魂,在后文中又出现过两次。一次是责问凤姐,为何辜负了她当年的嘱托。一次是教鸳鸯上吊自缢。似乎是在暗示,贾府既已无望,不如前往太虚幻境。

秦可卿只怪凤姐相负,却不想贾府之命,早就与她休戚与共。

警幻仙姑受宁荣二公所托,“不忍君(贾宝玉)独为我闺阁增光而见弃于世道。……再将吾妹一人,乳名兼美,表字可卿者,许配与汝,今夕良时,即可成姻。不过令汝领略此仙闺幻境之风光尚然如此,何况尘境之情景哉?从今后,万万解释,改悟前情,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

然而贾宝玉终是没有跳出脂粉圈,没能跳进经济圈。这个最受贾府珍爱器重的宝贝,没能担当起延续家族辉煌的重任。

这一头没有警醒,那一头更加沉沦。贾珍变本加厉,原来是因为秦可卿往儿子贾蓉身上泼了脏水,后来干脆拉儿子下水,和儿子共享尤氏姐妹,还一起聚赌滥饮,在娈童身上发泄兽欲。一对父子,成了亲密无间的“哥俩好”,算是红楼一绝。

他们绝的,是红楼之后。

吾爱如狂秦可卿(情深命薄秦可卿)(10)


眼见着红楼大厦将倾,当年贾珍为秦可卿造棺用的忠义亲王老千岁樯木,王熙凤为秦可卿操办丧礼协理宁国府闹出的人命案子及激发出来的群情共愤,此时都变成了群魔乱舞,成了红楼倾颓的直接原因。

黄粱美梦终是幻,好事到头一场空。《红楼梦》曲子【好事终】将矛头直指秦可卿:

“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贾敬不管事,贾珍乱搞事,最后落到秦可卿头上,是用心太过,用情太滥。

自号洞庭护花主人的清代人王希廉在他的总评中说:

“六回至十六回为五段,结秦氏诲淫丧身之公案,叙熙凤作威造孽之开端。按第六回刘老老一进荣国府后,应即叙荣府情事,乃转详于宁而略于荣者,缘贾府之败,造衅开端,实起于宁。秦氏为宁府淫乱之魁,熙凤虽在荣府,而弄权实始于宁府,将来荣府之获罪,皆其所致,所以首先细叙。”

秦可卿沦为罪人,被坐实无疑了。这结论太让人愤愤。秦可卿九泉之下,一定是怪罪自己的。但我们要清醒,究其实质,她首先是一个受害者。她的“兼美”,令人心生向往。她的际遇,令人心疼不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