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出过国很丢人吗(从未出过国的儿子被同学嘲笑)
昨天,儿子新学期第一天上课,我特意请了假,早早去接他放学。
儿子跟几个小伙伴在学校旁边的小公园玩了一会,听他们聊起自己假期去了哪里旅行。
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
早就听说亲子游之间出现了“鄙视链”:
去欧美的鄙视去东南亚的,去东南亚的鄙视去港澳台的,去港澳台的鄙视国内游的,在国内游的鄙视去近郊的……可没想到,这些鄙视链也出现在了孩子们的聊天内容中。
- 同学A说,我暑假去了马尔代夫,那里的海比三亚不知道漂亮多少倍!
- 同学B说,我暑假和爸爸妈妈去了香港,香港迪士尼乐园特别好玩,还买了很多进口玩具和衣服
- 同学C说,我暑假去了希腊、英国、法国等欧洲6个国家,比你们去的地方可远多了!
- ……
一路上,他们几个都在炫耀自己看到的风景、有趣的经历,只有我儿子默默地听着,没开口。后来,他遭到了小伙伴的嘲笑:“你这个土包子,这些地方是不是都没听说过啊?”
当时,我还真为儿子捏了一把汗,不知道他会怎么应对这种嘲讽。没想到,小家伙淡定地说:“你们说的这些地方,我都没去过,不过我知道的可不见得比你们少!”
他问同学A:“你知道马尔代夫在什么洋上面吗?太平洋、大西洋还是印度洋?”同学A支吾了半天,搞不清楚。
他得意地说:“马尔代夫在印度洋上,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岛国,也是亚洲最小的国家。”
然后,他又问同学B说:“你知道香港是哪一年被英国殖民的吗?台湾又是哪一年从祖国分离出去的?”
见同学B也说不上来,他又问同学C:“你去了那么多个欧洲国家,那你知道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哪国人吗?昆虫学家法布尔是哪国人?物理学家牛顿又是哪国人?”同学C也一时语塞。
随后,他对这些问题一一做出了回答,知识量瞬间碾压了其他几个同学,连我也在心里为他暗自叫好。
我知道,他之所以能够让自己的局势反转,多亏平时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
很多人都认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其实并非如此。
著名脑科学家洪兰教授曾经说过:意义帮助记忆,如果孩子之前对旅行的地方没有了解,那这样的旅行就很难让他增长见识。
她还拿自己孩子的故事做例子。在她儿子小的时候,因为经常要去国外参加会议,他们夫妇带他去过欧洲很多国家,看过很多国外景观。可她后来发现,孩子把10岁以前的旅行经历基本上都忘光了,唯一记得自己去过荷兰——他们当时住在一个荷兰教授家,早上起来发现大人都走了,他肚子饿了,就把桌子上的一块鱼给吃了。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对孩子来说,一个,鱼是他生活中很熟悉的事情,容易记住;二个,他饿了的时候,没有大人帮助,自己就找食物吃了,这是一件让他觉得有意义的事情,所以他记住了。而其他的景观,即使再美、再神奇,也会因为和他没发生什么关联,而很难留存在记忆中。
同样地,同学A、B、C虽然到了很多国家,但因为之前没有提前“做功课”,他们对旅行地的记忆,也就只是停留在“吃了什么、玩了什么”上面,不见得比没去过那里的孩子知道得更多。
那么,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旅行呢?
① 对于小孩子,家附近的公园就是最好的亲子游场所
对于年龄小(3岁前)的孩子来说,他们喜欢玩沙子,并不在于是在家附近公园里的沙滩玩,还是在马尔代夫的海滩玩;他们在乎的,只是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感觉,至于是哪个地方的大自然,并不是那么重要。
② 带孩子旅行,请保持自己对旅行的热情
“我们花了这么多钱,带你出来玩,你还不好好玩,我们都累死了!”
如果在旅行中,你常常挂在嘴边的是这种话,那就在家呆着吧。不管是多大的孩子,旅行不是为了参加朋友圈的摄影展,也不是为了增加和朋友的谈资“我娃去过哪哪哪”,我们带孩子旅行,是为了让孩子享受旅行的过程,同时让他从行万里路的过程中有不同的体验。
如果你觉得,带孩子旅行只是单方面地为他付出,自己并不享受这个过程,那么孩子自然也享受不了这个过程,更谈不上所谓的“从旅行中认识世界”。
③ 带孩子旅行前,请提前做好功课
不管怎么样,在带孩子出去旅行之前,可以通过书本或者视频等方式,让孩子先对旅行地的特色(景观、地理、历史、文化等)有所了解。
这样,当孩子带着这些知识在真实的旅游景点游览时,眼前的景观就会和他了解到的知识发生关联,他的大脑神经将产生更多的连接,他将有更多的收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