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青玉案蓦然回首(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之美)

在我们中国,非常重视初一十五。在十五这天,就有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

上元节是马上就要来到的正月十五,因为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夜晚称为宵,所以正月十五被称为元宵节。这一天的习俗有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

中元节是农历的七月十五,主要的风俗就是祭祀祖先,和清明节人们上坟的意思是一样的,下元节是农历的十月十五,主要活动是祭祀祖先。而在这三个节中,因为元宵节是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备受重视,2008年被选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辛弃疾青玉案蓦然回首(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之美)(1)

这个元宵节在西汉的时候就受到重视,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传统,女子是待在闺中,不怎么出门的。但是元宵节这一天,女孩子们可以自由活动。很少出门的姑娘们在这一天都会早早梳妆打扮好,等待晚上出门赏花灯。这样就给男女单独相处提供了机会,所以这一天相当于中国的情人节,因此也会邂逅美丽的爱情。

中国是诗词的国度,说到元宵诗词,马上就会想到辛弃疾的《青玉案 元夕》,尤其是最后一句流传千古。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蓦然回首(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之美)(2)

最后这一句像极了爱情,很多人用它来形容孤独而执著的追求之后,终于得到了心上人的青睐。那么它到底是不是爱情呢

我们来分析一下,辛弃疾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武将出身的他一直向往金戈铁马的行伍生涯,去战场杀敌是他的宿愿。这首词却一改那种豪放的爱国词风,字里行间也没有婉约哀怨,别有一种艺术魅力。

上阕是元宵佳节的盛况,仿佛春天来临一般,春风吹开了千万棵树上的花朵,灿烂缤纷的花灯犹如满天的星星。富贵人家的“宝马雕车”造成了交通的拥堵,灯的品种极多,让人眼花缭乱。

下阕写人,在这样的盛况下,一群群美丽的少女,带着“蛾儿”“雪柳”的装饰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像一阵清风,带着一股幽香飘然而过。而进入作者眼帘的是一个孤高绝世的女子,与千万人中的遇见,让作者感觉很没有,正赏心悦目之际,突然却看不见她了。

辛弃疾青玉案蓦然回首(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之美)(3)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一次,两次,千百次的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可是蓦然回首,当自己心情平静回复后,却发现那人在灯火稀落的地方。她在干什么,喜还是忧,都没有写,只是她站的地方是“灯火阑珊”处,想想也应该是冷清寂静吧。

在这个众人狂欢的时候,唯独一个女子与众不同,这个人一切的一切,都没有出现,留给了大家足够的想象空间。

我们可以看出来,上阕的热闹,都是为了下阕来造势。目的不是在写景,也不是为了抒情。而是突出这么一个与众不同的姑娘。

辛弃疾青玉案蓦然回首(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之美)(4)

辛弃疾在写这首词的时候,是在宋1182-1192年之间,辛弃疾一连提出他的抗金的具体措施,但是都没有得到南宋王朝的重视,他本人也始终得不到重视。这个词显然是有所寄托,这个悄然独立的女子,和坚持抗金,绝不去趋炎附势备受朝廷冷落的辛弃疾是非常相似。

在热闹的元宵佳节之际,热闹的是他们,辛弃疾只有自己。此时他投射的时他的人生感悟,可以说众人皆醉中,他在清醒地看着这一切。他又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痴迷,有自己生命中一直坚持的东西。他孤独而执著。

辛弃疾青玉案蓦然回首(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之美)(5)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成大学问的三种境界中,这是最高的一种境界,实现的这个过程必然是艰苦的,经过前两番历练之后才能成功,辛弃疾多么希望他的理想也能这样,突然能实现。

这首词,没有写国破家亡,但是他照样精彩,他呈现出的生命状态让人敬佩。

辛弃疾青玉案蓦然回首(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之美)(6)

因为这首词,最后一句意境太过美好,很多人把它用到了爱情的邂逅。“众里寻他千百度”,重要的是寻找这个过程,找没有找到不重要,而是寻找了“千百度”这就是意义,正是“虽九死而不悔”。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戴望舒著名的《雨巷》,那里面反复提到的一个“丁香一般结着愁怨的姑娘”,何尝又是真的姑娘,那只是诗人的一种理想的寄托,美好理想的寄托。

元宵节了,祝大家节日快乐,所有的美好都能如期而至!

#师者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