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人间三月天散文(云和月散文)

又是人间三月天散文(云和月散文)(1)

云和月是我最喜欢观赏和引起遐想的,月亮自不必说,云彩的瑰丽和壮观想必也是很多人喜欢的。 小时候,爸爸给我们买过一本叫《看云识天气》,这是一本彩色的画册,里面有各种云的图片,现在还记得书里有一句:“天上鱼鳞般,晒谷不用翻”。

小时候在大野地(那时家在平房韩家店到村工农村路的中间,变电所的附近,那时北边是一片大地)玩耍的时候,经常躺在田野里仰望着天空,仰望着远处升腾的云,天蓝蓝的,云朵像蒸汽火车喷出的白色蒸汽一般升腾,只不过是火车喷出的云是翻滚着,天上的云像山一样,很多云峰宏伟震撼,可能是从小在平原长大,没有看过山,但心里知道这种升腾的云要远比山高,有时白色的云由于阳光的照射,会有橙黄色变幻其中,小时候看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很羡慕孙悟空的本事,躺在地上,已经幻想着自己飞到云彩之上,一个峰峦一个峰峦的跳跃登临,那是何等的愉悦。

喜欢看高高的积雨云,像座座山峰,变幻着形状和色彩;喜欢看薄薄的鱼鳞般的云,图案一般漫过整个天空;喜欢看多云的晴空,一朵朵云彩有着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像绵羊,有的像骆驼,有的像童话中的人物……  

上学后,每每放学的时候,回家的路上,特别是走在南厂道东平房间下坡的路上,因为远处地势低,便可以看到远处阿城的天空中各式各样的云。学画画时,临摹图片时,知道了如何用水粉去表现云彩,蓝天的颜色留出空白,再用白色颜料从空白处向边界渲染,干湿结合。当然,水彩就是要留出空白再由浅入深地去画。  

长大后,还是没改对云的喜爱,记得上学的时候读过一个描绘云的散文,把云彩写得面面俱到,比喻得恰如其分。学会摄影后,也喜爱多云的风景,带上偏振镜,除去杂色,加深白云和蓝天的饱和度和对比度。

因为摄影对风景的表现,甚至喜欢上了山雨欲来的,翻滚的,像黄河壶口翻江倒海般的墨云、黑云,记得一次傍晚,在半边雨过天晴时,从南厂四门向自建的家走去,向西望去,看到像大兵压境般的一队队急行的深蓝色的云;有时会看到云分几层,在天空中像不同方向的飘行,特别是看到较低的云,一片片飞来飞去,很是着迷。可能是人的祖先可能是鸟类吧,基因里总有飞翔的幻想,喜欢在天空中鸟瞰的感觉。每次乘飞机,都爱在窗旁向外瞭望,俯瞰绿色的大地、连绵的山岭有时陡然侧立,再就是看云。看见云在飞机下面已经和平时在地上望天空的云彩的高度一样,特别是有了数码相机之后,随时记录下各种云的形状。

还有喜欢看的夜晚,在月亮照射下的薄薄的镶着银边的白云,在我的诗歌《月光云景》里有描述。也写过很多关于云的诗歌。中国古人描写云的诗词佳句数不胜数,喜欢比较常见的,如:“但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诗句,那种对隐者的描绘,更是所追求向往的人生境界,也联想起同学张云深的名字,起的很有学问;

喜欢“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的意境。同学王云飞的名字里有云字,现在澳洲生活,目前常用微信联系,写一首新韵小诗献给云飞君:“有朋远去不常归,对月遥观满去亏。微信福音驰泰岳,最高境界有云飞”。乘飞机俯瞰天空云朵,写诗一首:  浩渺无垠漫乳纱, 峰峦腾跃吐英华。  阳光普射山中岭, 天界几重云外霞。 地球因有云而瑰丽,因有云而壮观,有云便有了雨,地球的水汽得以平衡,生命便无处不在,有了云人便有了欣赏晚霞的喜悦,有云便有了幻想、遐想,有云便有了仙境,有云便有了诗。我爱云。

 作者:盛义甫,爱好散文、诗歌、诗词、小说、书画、摄影等。中华诗词学会、中华辞赋社、中国金融作家协会、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金融作家协会副主席、省楹联家协会常务理事、哈市诗词楹联家协会副秘书长、青山诗社社长、《青山诗词》总编。省金融文联专业理事,哈市第八次文代会代表。入选黑龙江中华文化促进会主编的《黑龙江文学艺术名人》第四卷楹联卷。出版个人诗词集《绿园集》(中华诗词存稿),作品散见于多种诗集和报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