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大寒解读(你该了解的大寒10大谚语)

民谚是中国民间智慧的结晶。关于大寒节气,今天我们来分享10句代表性民谚。

1.小寒大寒,无风自寒

小寒到大寒这段时间,是全年气温最低、寒气最重的时候。这个时期就算没有刮大风,也是冷得很。另外一句谚语“小寒大寒,冻成一团”,也是大致的意思。

二十四节气大寒解读(你该了解的大寒10大谚语)(1)

2.过了大寒,又是一年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里的最后一个,过了大寒,意味着农历一年结束,新的一年要来了。

3.小寒大寒,杀猪过年

到了大寒时期,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已经近在眼前。这个时候,老百姓已经进入了迎接新年的准备阶段,养了好久的那头肥猪,可以宰杀过年了。

二十四节气大寒解读(你该了解的大寒10大谚语)(2)

4.小寒不如大寒寒,大寒之后天渐暖

这句话的前半段,只适合于中国的南方。在中国的北方大部分地区,普遍是小寒比大寒冷。而后半句相对精准,过了大寒,天气就逐步回暖,早春要来了。

5.大寒不寒,人马不安

如果大寒期间的天气不够冷的话,就是天气反常,气候紊乱的后果是很可怕的,人容易得病,牲畜也容易感染瘟疫,人畜都不得安生。

二十四节气大寒解读(你该了解的大寒10大谚语)(3)

6.大寒不寒,春分不暖

这句民谚,从另一个角度说出了气候反常的情况。大寒天气不冷,一般来说寒冷天气就会顺着往后推,春分前后就很容易出现“倒春寒”。

7.大寒猪屯湿,三月谷芽烂

在冬天的大寒,少雨多雪低温是常见的情况,如果情况反常,大寒升温变暖,冰就会融化成水,将农村里猪栏里帮猪保暖的干稻草打湿。与此同时,寒冷天往后顺延,三月很有可能出现低温和阴雨连绵,缺少阳光,不利于地里的稻谷种子发芽生长,甚至会霉烂掉。

二十四节气大寒解读(你该了解的大寒10大谚语)(4)

8.该冷不冷,不成年景

一年四季,该热的时候就要热,该冷的时候就要冷,这样的气候才是正常,未来一年才会风调雨顺,如果天气反常,就会出现一些气象灾害,影响来年收成,没有好年景。

9.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

在中国北方,雨水普遍比南方少。所以,冬天下的雪越大,冰雪融化后的水就越多,就更能滋润大地。如果小寒大寒不下雪,也就没有足够的雪水,到了来年的夏天,田地很可能会干裂。

二十四节气大寒解读(你该了解的大寒10大谚语)(5)

10.大寒遇腊八,喝粥做尾牙

今年的大寒,恰好是腊八节,腊八节要喝腊八粥。

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还有“做牙”的传统,就是祭祀土地神,每月两次,最后一次在腊月十六,靠近大寒,称为“尾牙”。做完尾牙后,人们会将祭祀的肉分了吃,叫做“打牙祭”。

“大寒遇腊八,喝粥做尾牙”,又是喝粥又是吃肉打牙祭,好事都挤在一起了。

二十四节气大寒解读(你该了解的大寒10大谚语)(6)

以上10句大寒民谚,你觉得哪句最有智慧?你还知道别的大寒民谚吗?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