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年周恩来突然失踪(49年周恩来突然失踪)

前言

1949年6月中旬,周恩来总理单独找到毛主席,说自己准备“失踪”7天时间,集中精力办一件大事。毛主席深吸了一口烟,微笑着回答道:“好嘛,辛苦你了恩来。

接下来的整整7天时间里,公务繁忙的周恩来真的失去踪影,大部分工作人员不清楚怎么回事,还以为总理出现了什么问题,要去寻他。

毛主席听说后,叮嘱众人道:“恩来这个大忙人突然‘失踪’,你们就不要去找他了。”

至1949年7月14日,周总理出现在中南海;大家忙问着总理去了哪里,他只是笑了笑,手里拿着一沓文稿,急匆匆地去找毛主席了。 那日理万机的周恩来总理为何会销声匿迹整整7天时间?他口中说的“大事”,其中又有何缘由呢?

49年周恩来突然失踪(49年周恩来突然失踪)(1)

图|毛主席与周总理

一、新中国成立前夕,周总理任务繁重

时间进入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各大战场取得节节胜利,国民党军主力迅速败退。

至1948年12月中旬,20万人民解放军基本完成了对北平的合围。

因为北平是世界闻名的千年古都,经历数个朝代统治者的经营,整座城市有大量名胜古迹。

甚至就连这座城市都是华夏民族文化的结晶。

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不希望这座千年古城毁于战火,只好不断加强政治攻势,希望时任华北“剿总”总司令的傅作义能够率部投降。

我党做了许多工作,包括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终,傅作义认为继续抵抗没有任何意义,蒋介石集团也已大势已去,他与我党达成共识,和平解放了北平。

解放军进入北平后,于1949年1月底,中共中央决定举办“新政协筹备会”;至2月1日,中央统战部秘书长李维汉在金城、申博纯、周子健等几位处长的陪同下,来到北平着手新政协会议的工作。

至1949年2月25日,东北地区35位民主人士在陕甘边区主席林伯渠的陪伴下,共同乘坐专车来到北平,筹备新政协。

2月26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中南海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会,欢迎各地民主人士到来。

在之后的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中,批准了排除反动分子参加新政协会议及成立民主联合政治政府的提议。

1949年3月中旬,中央统战部绝大多数同志来到北京中南海。统战部的职责是联系国内外民主人士以及无党派人士,共同来到北京参政议政,中共中央统战部是最早进入中南海的中央机关。

统战部的工作人员进入中南海后,大多居住在颐年堂后院的正厅。

周总理多次告诫他们:千万不要影响到其他民主人士的日常工作,同时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繁重的任务。

所以统战部的工作人员每天都忙得团团转,他们白天要拜访民主党派负责人与民主人士,与他们沟通交流意见,记录他们对新政协筹备工作的宝贵建议。

大部分民主人士居住于北京六国饭店统战部,工作人员逐个房间对他们进行拜访。

晚上大家聚在一起,汇报一天的工作情况,将白天收集到的信息转化成书面资料,经过整理后交给周总理审议。

工作人员与周总理一起商量细节,时常工作到后半夜。周总理每每都说:“时间太晚了,你们辛苦了,赶紧回去休息吧。”他老人家却没有休息,还是继续工作。

49年周恩来突然失踪(49年周恩来突然失踪)(2)

图|主持工作的周总理

没有任何一个人有怨言,因为大家非常兴奋,知道对即将成立的新中国来说,现在进行的工作非常重要。

然而,周总理与工作人员还有各民主人士在沟通时发现了许多分歧。

尤其是在关于新中国的指导原则中,一部分民主人士认为应该以“旧民主主义”作为建立新中国的指导原则之一;大多数人还是坚持“新民主主义”原则。

众口难调,按照毛主席与周总理的意见,新中国是要打破一切封建桎梏,如果继续采用“旧民主主义”或者“三民主义”,那么新中国的成立将会变得毫无意义。

制度是旧的,人的思想便不会活泛,经济与军事建设就会处处掣肘。

同时,民主党派人士还是否就革命进行到底产生了严重分歧。许多民主人士对民主党派的未来前景表示担忧,认为解放战争胜利后,共产党就像之前的国民党一样,不会再与民主党派合作。

至1949年4月,李维汉领导统战部在六国饭店举行了一次座谈会,周总理特邀出席。

在会上,周总理与李维汉做了关于目前形势的详细报告,明确告诉各民族人士:新民主主义国家就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各民主阶级各民族为基础联盟。

不会像蒋介石与南京国民政府那样,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这话一出,彻底打消了民族人士的顾虑。

1949年3月25日,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共中央领导人,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及社会各界代表1000多人,参加了在北京西苑机场举行的阅兵仪式。

当晚,毛主席周总理与黄炎培夫妇共进晚餐。毛主席说:要以民营企业家为主,你们的主要工作是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周总理进行补充。

1949年3月底,毛主席从香山来到北平城内,拜访了北京大学代校长汤璪真等文化界人士。

此时,毛主席与周总理商议:“新中国即将诞生,九三学社不应该解散,我党要主张团结全国各地科学、文教领域知名人士,积极参政议政,一起为建设新中国共同努力。”

1949年4月23日,渡江战役正式打响,解放军攻陷了国民政府“首都”南京,蒋介石率领残兵败将继续向南逃窜。

49年周恩来突然失踪(49年周恩来突然失踪)(3)

图|解放军进入北京

毛主席、周总理见召开新政协会议的条件基本满足,开始正式筹备新政协会议。

1949年5月下旬,周恩来、李维汉代表中共中央,分别拜访在北平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人民救国会等党派的领导人。

最终大家达成一致共识,决定成立新政协筹备会,负责各项筹备工作。

经过大量沟通,在新政协筹备会开幕前,各民主党派与无党派人士皆认为要彻底推翻国民党统治。

在建立“新民主主义”这个基本问题上,我党与各民主人士、无党派人士基本达成了共识。

1949年6月11日,新政协筹备会举行预备会议;6月15日,新政协筹备会在北京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选举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李济深、张澜、沈钧儒、谭平山、黄炎培、蔡廷锴、郭沫若等21人组成的新政协筹备会常务委员会。

会议还推选毛泽东为常务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代表周恩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代表李继生、无党派人士代表郭沫若等9人为副秘书长。

这一天,除了张澜因年事已高,没有到会场之外,其余20名委员全部来到中南海的勤政殿共同筹备相关事宜。

中途休息期间,会议筹备会常务委员会安排全体成员合影留念。工作人员事先安排好了委员们的站位顺序,毛主席、周总理应该站到第一排。

最终周总理拒绝这一安排,他站到了最后一排、最靠边的位置。这个举动虽小,却深刻体现出了周总理对民主人士的尊重、谨慎谦虚的工作作风。

拍完照后,毛主席与周总理和筹备会常务委员们谈笑风生,此次筹备会第一次会议共历时5天时间。

1949年6月19日至9月20日,在三个月内,新政协筹备会共举行了八次会议,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1949年9月21日,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提交了多份草案,全部得到通过。

49年周恩来突然失踪(49年周恩来突然失踪)(4)

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现场

在这三个月里,新中国的首都定为北平(后改为北京),包括纪念方式、国歌、国旗等重大决议草案,都在新政协这八次会议中得到了通过。

代表们各抒己见,纷纷为新中国的建设出谋划策,会场上气氛良好,在毛主席、周总理的引导下,会议成果颇丰。

其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会上首次与代表们见面。(以下简称《共同纲领》)

《共同纲领》是新中国历史上一份极其重要的文献。简单来说这份纲领解决了建立一个什么样新国家的重大问题。在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前,《共同纲领》实际上就是当时的临时宪法。

二、临时失踪一个星期,周总理去了哪里

彼时解放战争尚未完全结束,制定《共同纲领》的工作非常繁琐,需要有一个领头人带领。

该由谁作为负责草拟《共同纲领》的领导者?毛主席自然想起了他的好战友,亦是多年知己的周总理。

当时筹备会下辖六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新政协不同方面的工作。周恩来作为第三小组的小组长,主要就是负责《共同纲领》的草拟。

1949年6月18日,在周总理的主持下,第三小组成立会议正式召开。会议中,大家一致决定委托中共方面负责草拟《共同纲领》,要在1949年7月15日之前交稿。

《共同纲领》的起草是新政协筹备工作中最困难,更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这需要新政协代表共662人集体商议后,才能拟定。

周总理深感兹事体大,他与毛主席商议:自己暂时放下手头的一切事务,集中一段完整的时间,完成《共同纲领》的起草工作。

毛主席深深吸了一口烟,嘱咐周总理:“恩来,你一定要注意好身体,千万不可劳累过度。”

得到毛主席的首肯后,周总理把自己关在中南海勤政殿整整一个星期,全身心地投入到草拟《共同纲领》的工作。

因为这件事情需要保密,许多工作人员都不清楚周总理去了哪里,反倒认为他“失踪”了,慌忙向毛主席进行报告,询问总理的下落。

主席只是笑了笑,告诉大家:周总理只是暂时消失一段时间,去筹备更紧张的工作,大家千万不要慌张,更不要去打扰他。

最终,周总理在规定的时间内成功起草了《共同纲领》。至1949年8月22日《共同纲领》的草案已经是五易其稿。

8月22日深夜,周总理把刚铅印出的一份《共同纲领》送到了毛主席那里,交由他亲自审阅。

49年周恩来突然失踪(49年周恩来突然失踪)(5)

图|《共同纲领》

总理还特别注明:主席,这次只印了50份,其他各部门都未送,待你审阅观看后能否继续修改,然后再决定是否送交政治局以及各同志审阅。

当毛主席拿到《共同纲领》后,不禁感叹道:这简直就是一本天书。

毛主席仔细阅读了这份《共同纲领》草案,进行了一些技术性的结转调构,包括对一些段落做了小修改。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

9月29日,大会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

大会通过《共同纲领》这一天,周总理对纲领草案专门进行了说明,他提出:纲领中将“解放全中国”这一部分删除,把“民族政策”单独列为一章,主要考虑到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国家建设必须要考虑到少数民族的利益。

经过修改后,《共同纲领》一共包括“总纲”、“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字数从原来的12,000字缩减至了7000余字。

在最后一阶段的修改中,周总理还向各位代表介绍了《共同纲领》是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在军事上,人民解放军和人民公安部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统一的军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最高权力机构。

经济上实行“公私兼顾、城乡互助”,内外交流政策,最终达到发展经济、繁荣经济的目标。

在文化教育上,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建设人才为主要任务,包括在民族外交等政策上,《共同纲领》都有详细规定与介绍。

当周总理对《共同纲领》草案进行了简单说明后,还未等大家表决,会场上就响起了如雷的掌声。

等到表决时,掌声还是没有停下来,几乎是以100%的得票率通过了共同草案的实施。

这也能证明毛主席与周总理等人制定的《共同纲领》是全体代表的共同愿望,更是指导新中国建设最有效的文件。

三、起草《共同纲领》背后的故事

前文介绍过,《共同纲领》是于1949年9月29日正式通过,参会代表们的同意正式实施,它是具有新中国临时宪法的效力。

49年周恩来突然失踪(49年周恩来突然失踪)(6)

图|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现场

早在1948年,伴随着新中国诞生曙光,当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就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讨论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提议,筹备新中国的序幕由此揭开。

既然要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准备工作,那么拟定一个民主联合政府的“施政纲领”是中国共产党当时的首要工作之一。

当时,起草这份《共同纲领》还有一个先决条件。因为当时大多数民主人士还在尚未解放的香港、上海、南京等地,能否把他们动员安全地输送到解放区来,是制定《共同纲领》的不可或缺重要条件。

党中央决定这件事先由周总理亲自指挥,李克农、钱之光二位同志经办,先通过地下党关系联络。

从1948年7月底,周总理开始着手进行相关工作,他拟定了包括邀请李济深、蔡廷锴、张澜、沈钧儒、谭平山、章伯钧、黄炎培、何香凝等77人。

至1949年3月,这些民主人士经秘密交通陆续被接送到西柏坡或者哈尔滨。

1948年10月6日,周恩来以中共中央名义电令东北局:新政协必须通过《共同纲领》,他们向抵达哈尔滨的民主人士征询意见。

至1948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将这份草案送给了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和上海局。

从反馈的信息来看,周总理拟定的草案基本得到了各民主党派的认可,为此中共中央正式开始起草。

1948年10月27日,写出了第一稿。周恩来将第一稿的《共同纲领》,分别送给了刘少奇、朱德、陆定一、胡乔木、李维汉、齐燕铭等人进行审阅。

1948年11月,《共同纲领》形成了第二稿,结构上比之第一稿有所删减,共分为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任务”、“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基本纲领”、“战时具体纲领三大部分”。

在建立临时中央政府的程序上,第二稿明确规定:由新政协直接选举临时中央政府。

周总理主持修改时,对这一条写得很明确:把新的政治协商会议选举临时中央政府,改为由新的政治协商会议选举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临时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人民政府委员。

大家不要小看只改了这几个字,意思可就不同了。

1949年,随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结束,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显然,1948年起草的《共同纲领》不能适应新的形势,需要重新起草。

在各民主党派讨论起草新的《共同纲领》过程中,大家产生了分歧。

主要还是围绕要不要把“新民主主义”作为建立新中国的指导原则。为了解除民主人士的顾虑,毛主席与周总理向他们进行了保证,这才有了周总理临时“失踪”一个星期,与工作小组进行草拟《共同纲领》最终稿的事宜。

最终的《共同纲领》共7000多字,与第与之前的几稿相比增添了不少新的内容。

毛主席仔细阅读了这份《共同纲领》最终草案,对一些段落进行修改。从修改量来看并不多,表明毛主席对这个最终方案还是比较满意的。

49年周恩来突然失踪(49年周恩来突然失踪)(7)

图|大会一致通过《共同纲领》

结语

总的来说,无论是起草《共同纲领》还是政治协商会议,最早都是由周总理提出来,并主持具体工作。

其实,《共同纲领》从执笔起草到修改定稿,周总理对其倾注了大量心血,毛主席也在百忙之中对《共同纲领》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性意见。

从现存档案来看,从1948年9月5日至9月13日,周总理对《共同纲领》草案稿有过三次大的进行修改。

《共同纲领》最后阶段的修改是中国历史上民主协商的最好代表,大家没有剑拔弩张,反映了中国人民近百年来渴求和平发展经济的愿望。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时至今日,《共同纲领》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今的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早已成为世界级大国。

万事开头难,正是因为有了这份《共同纲领》的指导,才让那个一穷二白的中国在党的正确带领下,于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为日后的中国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