殳这个偏旁的字与什么有关(说文解字第571课细说)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殳”部的四个汉字:“殳、祋、杸、毄。”这四个字中,“殳”是部首汉字,现代汉语中,很多汉字以“殳”为构字部件,一个字如果由“殳”字作为其组成部件的话,那么这个字则多与打、杀、撞有关,比如:“殴”、“毁”、“殺”等。其他三字较为生僻,因此本课的重点汉字是“殳”。四个字的详情如下:

1、殳。读shū。《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殳,以杸殊人也。《礼》:‘殳以积竹,八觚,长丈二尺,建于兵车,车旅贲以先驱。’从又,几(shū)声。”许慎认为“殳”是形声字。本义是用以隔离人的兵器。

这里的“殊”,徐锴《说文系传》:“断绝分析为殊。”这里的《周礼》一段,是说殳用积竹制成,八条棱,长一丈二尺,树立在兵车上,车上的先锋队拿着它在前面驰驱。

对于“殳”,历代典籍记载很多,可惜都比较简单,历经岁月,后世已经没有先秦“殳”的实物或图形传世,使得后人难以知道它的真面目,直到有曾侯乙墓出土物出现:

殳这个偏旁的字与什么有关(说文解字第571课细说)(1)

(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殳)

“殳”,有的史书上也称作“杵”或“杖”,是先秦时代一种木或竹制成的长柄兵器,不但可用于防身自卫,还可用于装备军队战车,也可以用于仪仗隔离人用,即《周礼》所载。一般认为“殳”是由原始社会人们狩猎用的竹木棍棒发展而成的。

“积竹”就是“攒竹”,即胶合竹,削竹之后胶合成的棒、柄。

看一下殳的字形演变:

殳这个偏旁的字与什么有关(说文解字第571课细说)(2)

(殳的字形演变)

在甲骨文、金文中,“殳”的字形都是一只手持一只殳的象形,林义光《文源》所以,“殳”最初是象形字。本义是一种古代长兵器,以竹、木制成,一端有棱无刃。

《诗·卫风·伯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我的丈夫执长殳,做了君王的前锋。

殳这个偏旁的字与什么有关(说文解字第571课细说)(3)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淮南子·齐俗》:“昔武王执戈秉钺以伐纣胜殷,搢笏杖殳以临朝。”过去武王手持戈钺,以武力讨伐纣王,并战胜殷朝建立周朝,以后便插着笏板、拿着殳杖上朝视事。

白居易《题座隅》:“手不任执殳,肩不能荷锄。”

“殳”在本义之外,还有其他用法:

(1)戟柄。《方言》卷九:“三刃枝,南楚、宛、郢谓之匽戟,其柄自关而西谓之柲,或谓之殳。”

(2)古代船尾用以控制行向的工具。《说文·舟部》:“般,辟也,象舟之旋,从舟,从殳。殳,所以旋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殳,谓所以刺船者也。”其实就是舵的一部分。

殳这个偏旁的字与什么有关(说文解字第571课细说)(4)

(旧式船舵)

此外,“殳”还是姓氏。《广韵·虞韵》:“殳,姓。”

“殳”的小篆写法如图:

殳这个偏旁的字与什么有关(说文解字第571课细说)(5)

(殳的小篆写法)

2、祋。读duì。《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祋,殳也。从殳,示声。或说城郭里高县羊皮,有不当入而欲入者,暂下以惊牛马曰祋,故从示、殳。《诗》曰:‘何戈与祋’。”形声字。本义是殳。这里的《诗》,指《诗·曹风·候人》:“彼候人兮,何戈与祋。”官职低微的候人,身背长戈和祋棍。

《后汉书·马融传》:“祋殳狂击,头陷颅碎。”李贤注:“祋,亦殳也。”用的也是祋的本义。

殳这个偏旁的字与什么有关(说文解字第571课细说)(6)

(古青铜祋)

《说文》所说另有一义指古时用竿悬羊皮于城郭市里,以惊牛马。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谓悬羊皮之竿为‘祋’也。”所以“祋”也是由“示”、“殳”组成的会意字。因为“示”有“示意”的意思。

此外,“祋”还是姓氏。《万姓统谱·泰韵》:“祋,见《姓苑》”

“祋”的小篆写法如图:

殳这个偏旁的字与什么有关(说文解字第571课细说)(7)

(祋的小篆写法)

3、杸。读音有两个:

(一)shū。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出的解释是:“杸,军中士所执殳也。从木,从殳。《司马法》曰:‘执羽从杸。’”会意字。本义是殳。古兵器名。即上面所说的“殳”。这里的《司马法》句,当从古本,今本无考,意思是说拿着箭羽的跟随着拿着杸竿的。王筠《说文句读》:“‘杸’当是‘殳’之重文。”因为军中士卒所持“殳”并不皆用积竹,故“杸”字从木。严格地说,“杸”,即带有木竿的殳。

殳这个偏旁的字与什么有关(说文解字第571课细说)(8)

(带有木竿的殳)

(二)duì。读音出自《集韵》。木名。《集韵·夳韵》:“杸,木名。”未见典籍有应用实例。

“杸”的小篆写法如图:

殳这个偏旁的字与什么有关(说文解字第571课细说)(9)

(杸的小篆写法)

4、毄。读jī。《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相击中也。如车相击。故从殳,从軎。”会意字。本义是击。《说文》的解说,是车马往来,车毂相击而中。象车相互摩击,所以由殳、由軎会意。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軎,车轴端也;殳,可用击之物。”两车交错,车毂相击,会意“击”。王筠《说文句读》:“《说苑》:‘齐人甚好毂击相以为乐。’”

殳这个偏旁的字与什么有关(说文解字第571课细说)(10)

(古代战车的车毂很像殳)

车毂在古代战车战争中,也是武器。

“毄”的小篆写法如图:

殳这个偏旁的字与什么有关(说文解字第571课细说)(11)

(毄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571,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