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战衣(还在嫌弃秋裤太丑)
上一周,阳关灿烂;这一周,寒风阵阵。
一直以来,湖南的冬天都是“好任性”——大街上的美女前一秒还在光着大腿肩膀秀身材,下一秒就冻得瑟瑟发抖,恨不得立马套上一件羽绒服!
说到这儿,我们不得不想起一件频上热搜的“御寒宝贝”:秋衣秋裤。
有一句话说:秋冬季节,最大的悲哀就是“忘穿秋裤”。那么,到底有着历史痕迹的秋衣秋裤源于哪一个年代呢?
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聊聊中国古代的秋衣故事……
秦时明月汉时关
先秦时没有棉花,冬装有袍和裘袍是穿在里面的夹衣,内夹丝绵,充填些粗麻叫做湿袍,“袍,苞也。苞,内衣也。”袍固是内衣,所以只能居家穿着,但不能作为礼服,外出时只能穿在正服里面。短袍叫褥,也就是所说的袄,质地粗劣的褥叫褐,裘是皮衣。先秦时代也是主要的冬衣。
据说魏晋时“鹤氅”的样子,就是一块用仙鹤羽毛做的披肩,简单点说,就是当今的秋衣。到了明代,氅衣形制变得与披风相似,只不过有缘边多些,领子相合一些 ,比之褙子,袖子应更加宽大。大概也只是泛指或有仙鹤纹样吧。
而在古诗文中,文人常常穿着“鹤氅”御寒,这般神采,玉树临风如周瑜。就像《世说新语》里的故事:“王恭乘高舆,被鹤氅裘。于时微雪,(孟)昶于篱间窥之,叹曰:‘此真神仙中人。”
再到唐朝,秋衣又发生了一些变化,被称作:襦裙。襦的长度一般至腰间,故有“腰襦”之称。与袍一样,襦也有单、复之分,复襦有里子、夹层填绵絮,也写作“複襦”,就是温襦。不过在小编看来,冬雪纷飞之际穿着它也是极具美态的。
汉邦最后是明朝
时间再近一些,秋衣似乎可以“外穿”——用条状貂皮围于髻下额上,如帽套。相传为昭君出塞时所戴,故称“昭君套”。“昭君套”是一种用动物皮毛做的女式帽子,但没有顶,要露出发髻,正确的讲应是帽套。它在明代称为“卧兔儿”,用海獭皮做的就称“海獭卧兔儿”,用貂鼠皮做的就称“貂鼠卧兔儿”。
而到明代则有男女适用的披肩,明代宫廷中的“披肩”与我们今天所说的披肩完全是两回事,它是贵重毛皮缝成的一个高六七寸的圆圈,但在两侧对应耳朵的位置各缝缀一条皮毛的长片。(说白可能有点像东北大帽子和耳罩哦。)
再后来,聪明的中国人将昭君套做了一些改良,发展为当今的“斗篷”,又名“莲蓬衣”、“一口钟”、“一裹圆”。用以防风御寒。短者曾称帔,长者又称斗篷。在大雪天里,古人最爱的便是,裹着斗篷出门去踏雪寻梅。这样又暖和又风雅的做法真是令小编叹服不已。
大清天朝在燕京到了清朝,防寒保暖的衣服被称作:裌衣,也叫夹衣、袷衣,是有里有面的双层衣服。李商隐诗中“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以及陆游诗中“晖晖晚日收新稻,漠漠新寒试夹衣。”便是裌衣 。裌衣从古至今流传千年,到明清时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秋冬装。
小编记得看《红楼梦》中一段评价林黛玉的话: “(林黛玉)面庞身段和三姨不差什么,一肚子文章,只是一身多病,这样的天,还穿夹的,出来风儿一吹就倒了。”其中的衣服便是指的裌衣。
慢慢地,为了追求款式好看,古代的“秋衣”更是发生了外形突破——马甲出现了!它不仅防寒保暖,还能防身!
马甲在古代指的是骑兵战马披带的铠甲,使战马除耳、目、口、鼻以及四肢、尾巴外露以外,全身都得到保护。随着重甲骑兵日渐减少,到了明清时期,骑兵的战马一般不再披这种笨重的马甲。
马甲后经世之演变,渐渐流变为人类的一种服装形式:马甲,即背心,指的是不带袖子和领子的上衣。有些地方亦称坎肩,坎肩较之马甲,多指夹的、棉的、毛线织的。
看完秋衣秋裤的历史,是不是对“惨遭嫌弃”的秋衣“黑转粉”呢?古人为了防寒保暖,为后人创造了很多衣物,虽说与现在的“秋衣秋裤”不一样,但保暖意识还是很够的!
要风度更要温度——
最后提醒大家,寒冬来临,形貌也是依存于健康的,因为温度不够而导致的不适可是会对风度大打折扣的。所以,赶紧加上你的秋衣秋裤,健康御寒!
编辑:小Y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