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珠格格三观最正的人物(将还珠格格金枝欲孽孽海花红楼梦串联的清代才女)

夏秋 时拾史事近日,作家琼瑶和丈夫的前房子女为了老年痴呆的丈夫要不要插鼻饲管这件事,在脸书上吵得不可开交IP剧当道的今天,看到言情IP鼻祖琼瑶奶奶的新闻,不胜唏嘘想当年,几部《还珠格格》风靡整个东南亚,是多少人的童年回忆今天要讲的故事和《还珠格格》里的主角还颇有渊源,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还珠格格三观最正的人物?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还珠格格三观最正的人物(将还珠格格金枝欲孽孽海花红楼梦串联的清代才女)

还珠格格三观最正的人物

夏秋 时拾史事

近日,作家琼瑶和丈夫的前房子女为了老年痴呆的丈夫要不要插鼻饲管这件事,在脸书上吵得不可开交。IP剧当道的今天,看到言情IP鼻祖琼瑶奶奶的新闻,不胜唏嘘。想当年,几部《还珠格格》风靡整个东南亚,是多少人的童年回忆。今天要讲的故事和《还珠格格》里的主角还颇有渊源。

电视剧里小燕子和五阿哥永琪爱得轰轰烈烈、策马奔腾、上房揭瓦,然而历史上的五阿哥却是个短命鬼,25岁就死了。永琪短短的一生,共有六子一女,不过可惜,只有绵亿一个儿子和另外一个女儿活了下来。看到绵亿这两个字有没有一点眼熟?《还珠格格三》里有个讨厌的小三知画,插足在小燕子和永琪之间,居然还跟永琪生下了一个儿子,就叫绵亿,让小燕子伤透了心。然而真实的历史上,人家绵亿的亲妈是永琪的侧福晋索绰罗氏,她可是相当受宠,从生育状况上可以看出些端倪。永琪的七个孩子里,有四个都是她生的,还都是儿子,而永琪的嫡福晋西林觉罗氏和另外一个妾室,两个人总共才只生了仨孩子。

绵亿做为永琪的独子,在京城延续香火,封郡王,他唯一的妹妹被爷爷乾隆远嫁到蒙古和亲去了。因为永琪颇受乾隆喜爱,又英年早逝,乾隆和嘉庆父子对幼年失怙的绵亿很是爱护。嘉庆十八年发生了令人震惊的“林清起义”,一百来号天理教徒在内应太监的带路下,居然攻进了号称“固若金汤”的紫禁城。此时,嘉庆远在热河举行木兰秋弥,做为侄子的荣郡王绵亿随扈。开宫斗剧先河的《金枝欲孽》,就有反映这场起义的剧情,宫斗的内容是假的,但起义是真的。

就在大家都庆幸皇帝不在紫禁城的时候,绵亿却向嘉庆谏言,宜速回京,安定人心,并且表态,出了这么大的事,做臣子的不应庆幸不在京城,论血缘关系,小辈理当替长辈分忧,更何况长辈还是万乘之尊。这一番话说到嘉庆心里头去了,“吾侄辈惟绵亿有骨肉情也”,此后荣王府圣眷日隆。

绵亿的长子奕绘,也就是永琪的长孙,是咱们今天这个故事的男猪脚,算起来,他该叫小燕子一声奶奶?

奕绘这个人吧,据说文武双全,善诗词、工书画、习武备,连天文算法都有研究,著有《写春精舍词》、《明善堂文集》、《南谷樵唱》、《本形篇》等。嘉庆二十年,奕绘16岁的时候,爸爸绵亿就死了,于是奕绘袭爵贝勒,后来官至正白旗汉军都统、内大臣等职。出身皇族,年纪轻轻就能和国家领导人谈笑风生,主管一方事务,这种背景资质,不做言情男猪脚真是可惜了。

说完了男猪脚,那就来说说女猪脚,他们俩还有一点点亲戚关系,这得扯到永琪的嫡福晋西林觉罗氏身上。西林觉罗氏的爷爷是雍正、乾隆两朝重臣鄂尔泰,他的分量堪比张廷玉,自己官至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太保,两个儿子外放做了总督,一个侄子做了甘肃巡抚。但是呢,鄂尔泰一死,麻烦事就来了,老头子的得意门生胡中藻被乾隆当作打击朋党的替罪羊给咔嚓了,也合该胡中藻倒霉,谁让他写了“一把心肠论浊清”这种诗,和“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性质一样,戳了乾隆的玻璃渣子心了。

鄂尔泰的侄子,也就是外放甘肃巡抚的鄂昌,平时喜欢和胡中藻唱和诗词,连带着一起倒霉,被赐自尽。不过幸好,这次的文字狱罪不及家人,不然就没有女猪脚这个人了。鄂昌的儿子鄂实峰以罪臣之后的身份夹起尾巴做人,在香山安了家,娶妻富察氏,生一子二女,其中大女儿单名一个春字。

论起来,女猪脚春姑娘,该称呼男猪脚的嫡祖母西林觉罗福晋一声堂姑。听上去挺绕的吧,解释一下,女猪脚的爸爸鄂实峰是西林觉罗福晋的堂叔伯的儿子,而福晋又是男猪脚的奶奶辈,是不是更绕了……

这样看起来,女猪脚全名应该是西林觉罗.鄂春,她给自己弄了一个有道教气息的号“太清”,常常自称西林春、太清春或者别号云搓外史。太清是个出挑的文艺女青年,诗词书画无所不精,还会写小说和戏曲,尤其是作词方面的功夫十分了得。以至于后来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的说法,把她和纳兰性德相提并论。太清著有诗词集《天游阁集》、词集《东海渔歌》、小说《红楼梦影》、戏曲《桃园记》、《梅花引》,当然她现存的作品大多是嫁给奕绘,有情人终成眷属以后所做。

男女猪脚同龄,有一点亲戚关系,两个人还都颇有才名,应该从小就彼此熟知。而且根据奕绘的词句“相见十年前,相思十年后”推测,俩人年少时就见过面,那会不会天雷勾动地火,象《还珠格格》里的爱情一样,“轰轰烈烈把握青春年华”了呢?并没有。

太清是到了26岁上才嫁进贝勒府做侧福晋,女子若是以这个年龄初婚,在当时算十分高龄了,有违传统。而且她还冒充男猪脚他们家也就是荣王府里二等护卫顾文星之女,才呈报宗人府,得到官方结婚许可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按照常理,太清的真实身份是罪臣后人,本来不可能与皇室贵胄联姻。就算两人少艾时暗生情愫,却也不得不被迫分离十年之久。并且学者们还考证,太清在这十年里有过一次短暂和痛苦的婚姻,游历过江南和东南沿海之地,后来夫死无子,才回到香山娘家,并且去到有亲戚关系的荣王府,给格格们教导诗书,这才与奕绘重逢。

那么太清重新获得单身身份,就可以与奕绘正式交往了吗?怎么可能?20多岁的奕绘已有嫡妻,而太清罪臣后人身份还在,又做了寡妇,一个问题没解决,另外一个问题又来了。后来二人唱和的诗词里,对这段经历讳莫如深,但又流露出刻骨铭心的相思和创伤。奕绘写“旷劫因缘成眷属,半生词赋损精神”;太清和“望断雁行无定处,日暮,鹊鸽原上泪沾巾。欲写愁怀心已醉,憔悴,昏昏不似少年身。”

根据奕绘的诗集考证,两个人重逢之后,遭遇到了来自男方家庭、女方前夫家的强大阻力,以至于在重压之下,奕绘大病一场,也为后来太清进门以后的婆媳矛盾埋下了隐患。所幸,在如此压力之下,两个人竟坚持了下来,最终应该取得了长辈的首肯才得以让太清冒姓完婚。这里要划重点,从重逢之后开始,主动权完全在男方奕绘手中,他要是不堪压力退却,觉得犯不着为了一个女人和天下人作对,这婚就结不成。

然后长辈的首肯至关重要,奕绘虽然是多罗贝勒,但是娶冒姓罪臣之后为侧福晋并呈报宗人府,往小了说这是没规矩,往大了说这是欺君犯上。没有长辈贵人出手帮助,26岁的贝勒奕绘,在堂叔道光帝面前,亲疏关系隔了几层,若是被人抖搂出去,可就压不住场子了。参看《红楼梦》里的贾琏娶名声不大好的尤二姐,一开始可只敢做为外室。这位或这些出手相助的长辈贵人是谁,我倒真是好奇。

其实,两个人要是偷偷摸摸,未必就不能在一起,比如让太清做个无名无份的外室,但那样的爱情,到底失了颜色,而且将来太清的孩子进不了玉牒,也就是皇室族谱。这样耗精神耗体力的苦恋,难免会损耗当事人的健康,尤其当事人还有体弱的遗传基因。婚后十四年,40岁的奕绘就去世了。简直男版林黛玉有木有?

奕绘在的时候,有他的宠爱和庇护,太清很是过了一段苦尽甘来的日子。奕绘这棵大树一倒,府里对太清以不祥之身却获得专宠而不满的婆婆和奕绘嫡妻所出的嫡子,合起伙来把她连带四个年幼的孩子一起赶出门去。太清有诗题“七月七日先夫子弃世,十月廿八奉堂上命携钊、初两儿,叔文、以文两女移居邸外,无所栖迟,卖以金凤钗购得住宅一区,赋诗以纪之”。也就是说,奕绘故去不过三个月,太清和孩子们便被逐出家门,当钗赁室。

有人说,太清被排挤出府,是因为诗名太盛,树大招风,且与诗人龚自珍不清不楚。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龚自珍的《已亥杂 诗》有一句“一骑传笺朱邸晚,临风递与缟衣人”, 后面还备注:“忆宣武门内太平湖之丁香花一首”,而荣王府就在太平湖畔。又是太平湖,又是缟衣人,有人就把龚自珍和奕绘的未亡人联想在一起了,那个时候奕绘的嫡妻赫舍里氏已故去多年,奕绘的未亡人实际上就顾太清一个 。更巧合的是,龚自珍此后匆忙辞官南归,并在两年之后暴卒于江苏丹阳。

流言传来传去,变成了一桩“丁香花公案”。有人甚至嚼舌头根子,说龚自珍暴毙是因为荣王府的人暗中追杀造成的。这种离奇的桥段,在晚清曾朴的小说《孽海花》里,很是添油加醋了一番,但被众多顾太清研究者一一驳斥。毕竟,靠一句诗就下结论,说人家夫亡新丧就与别的男人眉来眼去,这也太离谱。也有人认为,太清夫妇常与在京文人来往,与文名在外的龚自珍有过诗文唱和,丁香花一诗就是形容顾太清无疑,李清照尚能改嫁,顾太清为什么就不会爱上别人啦?讲道理,李清照是孤家寡人,一个人形单影只,除了喝酒赌钱作诗心无旁骛;顾太清一边要拉扯四个年幼的子女,一边要与宗族周旋、管理名下薄田产业,一边要跟继子作斗争,一边还要与闺阁诗友唱和,四十多岁的她哪来的时间和心情谈恋爱?

龚自珍这档子事,最有可能是当时继承奕绘爵位产业的嫡子载钧造出来的风声。奕绘嫡妻赫舍里氏只有两个儿子,长子就是载钧,次子夭折。顾太清入府接连生了四女三子,这种对比任哪个嫡妻都受不了的。赫舍里氏先于奕绘去世,顾太清在此后九年里不但获得专宠,并代行嫡妻之仪。但嫡长子载钧由祖母太福晋教养,祖孙俩素来看不惯“狐媚子”太清,又觉得嫡妻和她所出的次子死亡,也是太清这个狐媚子克的。最要命的是,奕绘去世那一天,恰好是太清所生长子载钊的生辰,那可不就坐实了“狐媚子命硬,克夫克嫡妻克嫡子”的罪名。新账旧账一起算,横竖大的小的一起赶出府去干净。但是家主刚死,有儿女的侧室被赶走的情况,在大宅门里也是罕见的。因此皇室宗族里的人大多都很同情太清母子,在她赁室别居的日子里非常关照,当然这也跟太清的诗名和做人方正有关。

太清虽然被逐出家门,但经济状况还不至于窘迫,婆婆太福晋给了保定若干顷土地为太清母子的衣食费用,孩子们的教育费仍由王府承担。她和奕绘共生了七个孩子,除幼子夭折,她带出府的两男两女之外,还有两个年龄稍长的女儿,嫁的人家都还不错,大女儿还获封郡君。看在众多儿女份上,婆婆和嫡子也还不至于做绝,不然传出去,侧福晋与格格阿哥们穷困潦倒,总归丢的还是荣王府的脸。

恩爱甚笃的丈夫死后,她在分府别居的将近20年里,也有过一了百了的念头,“几欲殉泉下,此身不敢轻,贱妾岂自惜,为君教儿成”。此时,与一班贵族诗友的往来,成了她后半生的精神寄托。诗友中有男有女,既有八旗宗室与其眷属,亦有汉臣名媛,其中与江南官宦名媛沈善宝的交往最为人熟知。因为少了束缚,交游广阔,她的诗名在这段时间,反而比丈夫生前更盛。沈善宝还替太清的小说《红楼梦影》作序。《红楼梦影》是《红楼梦》的续书,虽然在立意上难以望曹雪芹项背,但在描述贵族闺阁女子生活和心态方面,特别是养育儿女的细节上,确是太清信手拈来的强项。

上天总还是眷顾这个苦命的女人,在太清59岁的时候,素来仇视小妈并把弟弟妹妹都赶走的嫡长子载钧先一步去世,并且没有留下子嗣。太清的长子,当年背着克父之名的载钊,得以承袭爵位,举家搬回王府。顾太清的卒年,据考证为1877年,享年78岁,历时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五朝。

即“薄命怜卿甘做妾”又“全天下都不看好的爱情悲剧”,还有恶毒的反派横加阻挠,整个故事非常符合琼瑶的套路,竟然是真人真事,并且和琼瑶的作品还有微末的一点关系。

顾太清本人应该是和琼瑶奶奶一样皮实而刚强的女人,不然如何应对复杂的人际圈,如何独自打理产业,又如何拉拔大几个年幼的孩子,硬是熬到了重回王府,甚至还熬过了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

正如她在《苍梧谣.正月三日自题墨牡丹扇》所写:“侬,淡扫花枝待好风。瑶台种,不作可怜红。”

参考文献:

《清史稿》

《清高宗实录》

黄仕忠,《顾太清的戏曲创作与其早年经历》

黄仕忠,《顾太清与龚定庵交往时间考》

陈水云,《顾太清研究的百年回顾》

李芳,《闺门内外:顾太清交游圈的形成及其典型意义》

金适,凯和,《金启琮先生与顾太清研究》

孙文光,《龚自珍己亥出都和丹阳暴卒考辫》

关注时拾史事(historytalking)

投稿:historytalking@outlook.com

读者群号 535858375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