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邶风式微简介(邶风庸风及卫风)

心匪石席,岂可转卷乎!

国风邶风式微简介(邶风庸风及卫风)(1)

要读懂这三风,先要找得着邶。而之所以三风集合,全都拜季礼所赐。《左传》中记载,吴国公子季礼可以听诗歌以知兴替,他认为邶、庸、卫风都是卫风。《左传.春秋》:“为之歌《邶》、《鄘》、《卫》,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 所谓邶就是商都朝歌以北,而庸也相去不远,据考证是河南汲县。卫国在河北、河南、山东交界的地方,亦即河南的濮阳、河北的邯郸、部分邢台以及山东聊城西部。总之这里都环绕在殷商旧都的周围,那么诗歌也应该有很深的殷商文化烙印了。我们就以此为线索去那里采风吧!

《柏舟》作为这“三风”的开篇,的确实至名归,“忧”而不“困”的代表之作。诗篇中我们认识了一位傲骨之士,也看到了另一种“士之怒”。(《左传》在叙述“唐雎不辱使命”时有此一段:“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镐素,今日是也。”)

柏舟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柏舟》在多数人的眼里是怨妇的哀叹,但依我之见,诗经虽不可妄加揣度,但诗经与艺术品有一种共性,那就是:每一个欣赏它的人能够解读出只有属于他自己的美。人们只凭一句“如匪浣衣”就断定是妇人之作,恐怕有些偏颇,难道男人就不能嫌衣服脏了吗?况且纵观全诗,似乎阳刚之气更占上风。如:“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故而我的解读是:这是一位不得志的‘翰林’在大诉苦水。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诗人一开篇就表述了他的处境,无奈中的他不得不随波逐流,因此而寝食不安。“微我无酒,以敖以游。”一句表达了诗人的不甘,他在挣扎,不想一醉解千愁。而’遨游‘一词出自这般境界是原本没有想到的。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诉,逢彼之怒。

胸中的愤满无以倾诉,“我心匪鑑”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比”。鑑本来可以用来鉴别真伪,即便如此它是兼收并蓄的。也就是说好坏不分照单全收。“茹”是容纳的意思。但诗人的眼中是不揉沙子的。就连同门兄弟也无法理解他的苦衷。招来的尽是白眼。这就是所谓的“薄言往诉,逢彼之怒。”什么是’怒’呢?这还要从奴讲起。奴是女人被俘获,右边的又代表一只手。而奴在此之前可能贵为公侯,一瞬间成了阶下囚,诸位可以想象他所遭受的境遇!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我最欣赏的就是这一章了。石虽坚,尚可转(滚动),但我心不是石!中国知识分子威武不能曲,富贵不能淫的秉性一览无遗。席卷出自这里不假,但是意思和我们通常的认知完全两样!心匪石席,岂可转卷乎!!“选”是可数的意思,一位自信的士!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尽管豪情壮志满满,在小人与现实面前却不得不低头。“觏闵”就是遇到陷害的事情。“寤辟有摽”的意思是睡觉都会捶胸砰砰。冷静思考之后,扪心自问,那颗倔强的心告诉诗人,不能服输!我所推崇的就是这样一种精神:“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国风邶风式微简介(邶风庸风及卫风)(2)

日月如梭,浑浑噩噩,心中的忧郁像多日不洗得衣衫。吾疾不能展翅奋飞!提到奋飞,不看甲骨文很难理解其中奥妙。“奋”字原本就是表示田中一只被衣服捂住而挣扎的鸟,古人称此挣扎为“奋”。

诗人从愤满,欲诉无门,反省到立志以图奋飞,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升华!这样读来,完全是两个格调了。

国风邶风式微简介(邶风庸风及卫风)(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