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川最厉害的鼓(看点这种鼓如果在黄河边演奏)

“锵锵锵,咚咚咚,咚锵咚,咚咚锵……”豪情万丈震天响的黄河战鼓敲响了,鼓声充盈着激昂向上、团结奋进、同仇敌忾的力量和大无畏的精神。高昂激越的旋律,威武雄壮的气势,似乎能将我们带到古战场上刀光剑影的时刻。在滔滔黄河上,这千古强音,一直流韵至今。据说,黄河战鼓一定要在黄河边上表演,才足够有气势,也最正宗的。

洛川最厉害的鼓(看点这种鼓如果在黄河边演奏)(1)

黄河战鼓,又名李台黄河战鼓,主要流传于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四龙镇双合村一带,有500多年的历史。黄河战鼓是明、清时期古代军阵战鼓的遗存,它原本是与敌交战时指挥进退、扬威助阵的工具。根据资料记载:“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吴姓操守官,率四十八门军户西迁,卜居哨马营(今靖远县平堡乡)。”由此可见,黄河战鼓是由驻守黄河边塞的四十八门军户带到当地的。

洛川最厉害的鼓(看点这种鼓如果在黄河边演奏)(2)

随着冷兵器时代的逐渐衰退,黄河战鼓由原为战事服务,后逐渐演化为民俗鼓乐而得到广泛应用,以社火的形式保留了下来,但鼓点仍沿用古代军阵战鼓的旋律与打法。黄河战鼓的严密性、技巧性、配合性、应变性和打鼓的基本功都都很强。“喳子功”和耳音是黄河战鼓的关键,节奏感、威武感、整齐感、震撼感都比较强烈。

洛川最厉害的鼓(看点这种鼓如果在黄河边演奏)(3)

黄河战鼓作为古代战争的使用工具,明、清时代最盛。击鼓讲究一鼓作气,气势夺人。表演共分三章八节二十二环,整个内容上分为出兵、歼灭和凯旋三部分。《一道金牌》至《十面埋伏》为第一章:表现军队出兵时的威严、紧张,鼓声急而不乱。分为三个大冲锋,每个大冲锋要打出三个小冲锋及九个环节。以鼓、锣、钹的缓慢停顿为一个冲锋,以鼓、锣、钹的瞬间即停为第一个章节。

洛川最厉害的鼓(看点这种鼓如果在黄河边演奏)(4)

《二道金牌》到《四面出击》为第二章:表现军队进攻激战迅猛,在打法上应用一鼓作气的鼓点,紧张有力,一气呵成如秋风扫落叶,突然鼓边收槌、猛停,打法势如破竹;分为三个冲锋,九个环节,鼓、锣、钹齐打入劈荆斩棘的刀子,进行冲锋。

洛川最厉害的鼓(看点这种鼓如果在黄河边演奏)(5)

《三道金牌》至《凯旋而归》为第三章:表现军队获胜时的喜悦和欢庆,节奏流畅,鼓点轻松欢快。分为两大环四小节,每大环两小节。黄河战鼓将一个个活生生的战斗场面,全用鼓槌浓缩于阵阵鼓声之中。据说,这些全部打下来可以打一整天了。

洛川最厉害的鼓(看点这种鼓如果在黄河边演奏)(6)

在白银一些地区逢年过节要打鼓,重要时间节点要打鼓。其中四龙镇双合村,年三十的早上,总有一款特别的起床“铃声”——黄河战鼓声,昏昏欲睡的人们听到慷慨激昂的鼓声,便会从床上跳起来,出门寻鼓声。

洛川最厉害的鼓(看点这种鼓如果在黄河边演奏)(7)

——20多名古代将士打扮的村民手持钹、锣和彩旗分列在左右,随着场中七名鼓手腾挪跳跃、疏密变换的鼓点,十几面锣、钹起落有序,一派千军万马、杀气腾腾的气势,让人犹如回归到了古时的战场。整个演出一气呵成,用鼓点和舞姿再现了战争从准备、埋伏、包围、出击、冲锋、格斗、歼灭、凯旋和欢庆的全过程。

洛川最厉害的鼓(看点这种鼓如果在黄河边演奏)(8)

刘克坚在四龙镇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坚持不懈地学习黄河战鼓的打奏技巧。从幼年起就一直参与黄河战鼓队的活动,担任鼓手、主鼓手,是最具代表性的李台黄河战鼓传承人之一。退休后,他又专门潜心从事黄河战鼓的研究工作,编写黄河战鼓的教材,为弘扬古老的民族文化艺术和黄河战鼓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非遗传承人展播

舟曲“鸟靴子”制作之赵敏家

赵敏家,女,藏族,生于1954年9月,舟曲县峰迭镇努拉村人。自幼受母亲的影响,酷爱传统“鸟子靴”加工技艺,三十年来潜心磨练,其“鸟子靴”加工技艺日臻成熟。现为甘南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舟曲藏族服饰制作技艺的州级代表性传承人。

投稿邮箱:343254522@洛川最厉害的鼓(看点这种鼓如果在黄河边演奏)(9)qq洛川最厉害的鼓(看点这种鼓如果在黄河边演奏)(10).com

须知:非遗项目、图片、视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