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对偶名句(唐诗中的借对)

“借对”,亦称“假对”,顾名思义,它是通过假借而形成的一种对仗这是一种特殊的对仗,其形式有借义对和借音对两种,它们在对仗要求极其严格的唐诗中较为常见,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古诗中的对偶名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古诗中的对偶名句(唐诗中的借对)

古诗中的对偶名句

“借对”,亦称“假对”,顾名思义,它是通过假借而形成的一种对仗。这是一种特殊的对仗,其形式有借义对和借音对两种,它们在对仗要求极其严格的唐诗中较为常见。

所谓借义对,就是使用一个词的甲义,同时假借它的乙义与另一个词相对。如:

例1.“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二首(其二)》

“寻常”是平常的意思。以“寻常”对“七十”就是借义对,因为“寻常”还可表示数量(古时八尺为“寻”,两寻为“常”),与“七十”形成工整的对仗。

例2.“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竹叶”实际指酒,因为古代有“竹叶青”酒。以“竹叶”对“菊花”也是借义对,因为“竹叶”还可指竹的叶子,与“菊花”形成工整的对仗。

例3.“千寻铁索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石头”实际是指南京,因为南京古称“石头城”。以“石头”对“江底”也是借义对,因为“石头”还可指真正的石头,与“江底”形成工整的对仗。

例4.“汉苑风烟吹客梦,云台洞穴接郊扉。”——李商隐《令狐八拾遗见招送裴十四归华州》

“汉苑”的“汉”是指汉朝。以“汉”对“云”也是借义对,因为“汉”还可是“星汉”的“汉”,与“云”形成工整的对仗。

例5.“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其二)》

“七夕”指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牵牛”指天上的牵牛星(牛郎星)。以“六军”对“七夕”,以“驻马”对“牵牛”,都是借义对。“七夕”还可指七个晚上,“牵牛”还可指牵着牛走,“六军”对“七夕”,“驻马”对“牵牛”,可谓恰到好处。

所谓借音对,就是使用一个词的时候,假借它的同音词的意义与另一个词相对。如:

例6.“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孟浩然《裴司士员司户见寻》

以“杨”对“鸡”就是借音对,因为“杨”与“羊”同音,借“杨”为“羊”,与“鸡”相对。

例7.“水舂云母碓,风扫石楠花。”——李白《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其一)》

以“楠”对“母”也是借音对,因为“楠”与“男”同音,借“楠”为“男”,与“母”相对,是性别对性别。

例8.“根非生下土,叶不坠秋风。”——张乔《试月中桂》

以“下”对“秋”也是借音对,因为“下”与“夏”同音,借“下”为“夏”,与“秋”相对,是季节名对季节名。

例9.“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以“沧”对“白”也是借音对,因为“沧”与“苍”同音,借“沧”为“苍”,与“白”相对,是颜色词对颜色词。

例10.“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以“沧”对“蓝”也是借音对。“沧”与“苍”同音,“沧”为“苍”,与“蓝”相对,也是颜色词对颜色词。

来源:语文报高二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