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人平时说什么语言(一半人讲荷兰语)

比利时这个国家,面积和人口都跟我国海南省差不多,这么个弹丸之地却很善于搞对立,一边是讲荷兰语的佛拉芒人,一边是讲法语的瓦隆人。弗拉芒人占全国人口的57%,瓦隆人占全国人口的41%。基本上大家井水不犯河水,那问题就来了,首都布鲁塞尔咋办?同一个国家的人有办法交流吗?

荷兰人平时说什么语言(一半人讲荷兰语)(1)

经济基础决定语言话事权

比利时和荷兰地势较低,都地处欧洲的低地地区(即尼德兰地区).尼德兰北方独立后,北方的通用语言——荷兰语成为北方的官方语言。18世纪末,法国爆发大革命,法国将包括南方和北方的整个尼德兰地区纳入领土,法语开始入侵。两种语言开始共存。

1830年,佛拉芒人和瓦隆人联合发动起义,要求比利时(尼德兰南方)脱离荷兰(尼德兰北方)独立,打了9年仗,荷兰不得不承认比利时独立。

荷兰人平时说什么语言(一半人讲荷兰语)(2)

对外战争胜利后,内讧就开始了。(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啊!)

瓦隆人聚居的南部地区,为了划清与荷兰的界限,独尊法语,再加上他们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是比利时的工业中心,经济强大话语权也高,所以独立之初,比利时将法语定为国家官方语言。当时的佛拉芒人在哪儿呢?他们居住在北方,主要靠农业生产,发展程度远不如南部,根本没有和瓦隆人谈判的权力,于是也就老老实实的把官方语言权拱手让给了法语。

没想到几年后风水轮流转,北方经济开始发展起来了。凭借着其濒临北海的地理位置和港口资源,北方发展航运业兴起,南部的工业产品要想出口海外,必须需要经过佛拉芒地区。紧接着佛拉芒地区又发展出了金融业和新型工商业,慢慢成为了比利时的金融中心。

有了经济大权的佛拉芒人腰杆子硬起来,在1856年发起“自由佛拉芒”运动,要求政府承认荷兰语为官方语言。

比利时又回到了两种语言共存的阶段,法语和荷兰语都是官方语言,南方说法语,北方说荷兰语,大家各玩各的。但需要共同合作的时候,他们的合作精神也不怎么强,比如比利时国家足球队,佛拉芒的球员和瓦隆的球员在球场上都听不懂队友说啥。

夹心饼干布鲁塞尔咋办

北部的佛拉芒地区和南部的瓦隆地区都被赋予了正式的自治权,各管各的,但首都咋办?首都布鲁塞尔是由联邦政府直辖的,偏心谁都不行啊。为了平衡两大语言,布鲁塞尔干脆被定为双语区,谁都不得罪。路标和门牌要用两种语言书写。学校为了以示公平,也要分成法语部和荷兰语部,甚至拆成两个校区,一边一个。

荷兰人平时说什么语言(一半人讲荷兰语)(3)

布鲁塞尔地处比利时北部,按理说佛拉芒人是占多数的,荷兰语也应该是占优势的,但实际上这些年以来布鲁塞尔已经是一个法语人口占绝对优势的城市了。根据比利时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该市100多万人口中,法语使用比例为87%,荷兰语仅占13%。

为什么呢?

布鲁塞尔作为首都,承载了接待外宾的重要工作,况且它是欧盟总部的所在地。欧盟国家说法语的,显然比说荷兰语的要多,法语的全球影响力也远超荷兰语,欧盟成员国内部的人员流动造成了布鲁塞尔法语使用比例的提升。此外,移民潮到来也进一步稀释了荷兰语比例。

虽然首都讲法语的比较多,但布鲁塞尔的法语其实“变异”了很多,到了让法国人都听不懂的程度。特别典型的一个例子是,比利时法语对一日三餐的用法不大一样,他们把déjeuner说成ptit dej', dîner说成déjeuner, souper说成 dîner,也就是说午餐=早餐,晚餐=午餐,宵夜=晚餐。如果比利时人和法国人约饭,可能这顿饭永远都吃不上。

如果你去比利时旅行,可要注意他们的法语跟咱们学的法语,不大一样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