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简称申和沪的区别(上海简称为什么是沪或申)

有“魔都”之称的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它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作为全国最繁华的城市,还有着美丽的景色,特别是黄浦江两岸的夜景,黄浦江就像巴黎的塞纳河贯穿了市内最繁华的地段,故又有“东方小巴黎”之称。而上海的简称就和黄浦江有很大关系。

上海简称申和沪的区别(上海简称为什么是沪或申)(1)

上海的由来

“上海”一名,起源于水名,最早记载于北宋。北宋前东海来船由松江(今吴淞江前身)溯入内陆,至青龙镇(今旧青浦)靠岸,经过松江近海十八大支流,“上海浦”是南侧的一条支流,一开始并不显著。北宋时松江上游变窄,海船改由松江南侧支流上海浦入口,所停靠的江岸慢慢的变成了码头(后发展为十六铺地带),“上海”一名由此而来,后来在这里设置了政府机构和行政建制时都沿用这个名字。从北宋的上海务,元朝的上海市舶司、上海镇,民国的上海特别市,直到今天的上海市。

上海简称申和沪的区别(上海简称为什么是沪或申)(2)

沪的由来

上海市的简称,起源于古代沿海一种捕鱼工具。晋朝时的上海地区已成陆地,沿海渔民用一种叫做“扈”的工具捕鱼为生。“扈”今称“簖”,是用绳子编结的竹栅栏,高两、三尺,沿海潮水线插列于滩涂,两端靠近岸边,潮来淹没,潮去露出,拦住潮水冲来的鱼虾。“扈”因此与水关系密切,后被加上水偏旁成“滬”。松江(今吴淞江前身)近海下游段因称“滬渎”,又称“滬海”,远近地方随称“滬江”、“滬上”,逐渐简称为“滬”,到现代简化成“沪”字,成为上海市的简称。

上海简称申和沪的区别(上海简称为什么是沪或申)(3)

申的由来

上海地区在春秋时属于吴国,到了战国先属越后属楚,楚孝王封楚相黄歇为春申君,申就是源于春申君疏通黄浦江的传说。这个传说始于元代,至清代尤其盛行,因此在当时赋予黄浦江一系列别称,如“春申浦”、“春申江”、“申江”等,慢慢地将上海也称为“申”。但这一传说不符合史实,上海地区在战国时代确实封给过春申君作为领地,但那时所称黄浦江还没有形成,又怎么会有疏通河道的事情呢?虽然近代已经澄明,但以“申”来代称上海地区早已成为习惯,上海人也非常乐于继承这个叫法,表现出了一种敬贤崇善的民风。

上海简称申和沪的区别(上海简称为什么是沪或申)(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