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子弹飞免费看完整(让子弹飞一会)

2021年就这么过去了,所有好的坏的不愉快的、激动兴奋的大小事都已经翻过去了,这一年如同以往的每一年一样,不知不觉中依然成为了历史的昨天。繁华落寞和喧嚣沉寂都已成过往,即成过往,也为序章,即为历史,也成回忆。

如何来形容过去的2021年的A股市场呢,一句话来概括,创造历史记录的一年。2021年,A股市场创下了多个历史新高,连续成交额过万亿元天数持续46个交易日,创下历史之最;A股市场年度成交额达257.18万亿元,创下了历史新高;A股账户投资者达到1.95亿,创下历史新高;2021年北上资金单年净买入额度4321.7亿元,创下单年买入额度新高;2021年A股IPO融资总额度达5440.94亿元,创下历史新高;2021年A股年度成交额过万亿元的交易日有149个,创下历史新高;公募基金规模首次突破25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京沪深三市上市公司数量达到4685家,创下历史新高。

2021年的A股市场表现可谓精彩纷呈,今年市场上的题材概念股热点频频,新能源、绿电、储能、盐湖提锂、元宇宙概念等等多个热点层出不穷。今年又是大蓝筹折戟的一年,旧的以“茅指数”为代表的的旧产能概念被以“宁指数”为代表的新能源所超越,这也是反应了我国经济转型与新旧动能转换的一次预演,未来的经济动能必定是以淘汰落后产能,转型新产业慢慢崛起来拉动火车头稳健慢跑一个新时代。我一向看空房地产,理性的认为,未来的时代靠地产拉动经济的红利已经走到了边缘,房地产炒作的暴利或者说高增长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所有妄图以炒作地产来获取快钱和暴利的手段都会得到遏制和损失。如果还有人对此怀疑和不懈,那么我只能说,别急,让字弹飞一会。

中国的经济在以往的发展中,房地产占据了无可动摇的分量这个是毋庸置疑的。这个是特定条件下人口红利和政策红利带来的双重惊喜,回顾西方发达经济体都是这么走过来的,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太阳底下无新事,盛极而衰,周而复始,记住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的真理。我们今天所走的路,都是有迹可循,鲜活的历史就在身边,别人犯过的错,我们可以为鉴,不必再踏入泥泞的漩涡中弄一身骚。

预测未来,从来都是一件不靠谱的事。事物的发展自有一定的规律,去预测,本身就是挑战原有的规律本身运行的道。当然,没有人能预测未来,短暂的预测有时的确也能得到正确的验证,这并不能说明此人具有预测的神奇能力。换个解释来说,预测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掌握了特定事物发展的规律,通过学习超越了普通人无法理解的认知框架,通过自身精湛的学习将其自身认知与特定事物的发展规律达到了高度精准的契合。一 一剖析来看,复杂事物本身的预测成功有两个核心要素,第一就是理论知识高度契合本身特定事物运转的规律,具有分解复杂事物将其简单化的整合联动认知;其二就是预测特定的事物本身的本体在自我运行规律中没有受到外界破坏性的干扰。

房地产和股票市场就如同国家前进走路的两条腿。既然是要向前走,那么必然就会两条腿配合好才行,迈完左腿迈右腿才能正常走路,只有左腿向前迈,右腿不动或是迈不动,那能是一个正常人该走的步伐吗?当年的日本难道不是两条腿一起迈才摔倒的吗,这么近的典型案例在身边摔倒,一倒就是几十年,难道不能以此为鉴吗。房市和股市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中间的纽带就是资本。资本本身只是一种工具,而且资本最好的方式就是需要国家政策的“无形之手”来引导调控向地势底的地方流动灌溉。地产的发展本身就是为了居住美好而做发展改善,如果地产这座蓄水池已经水满了,资本的水还不断的流进来,除了决堤的风险外,还有必要再把水池子修高吗?解决风险的最佳方法是放水。让地产这座水池子保持平衡,多余的水引流到星辰大海的干涸之地去。

自2018年中美贸易战以来,国人深切的感受到我们的房子修得再高,也不能达到手可摘星辰的愿景。每个时期都有一段历史使命和任务,要想继续向前走,左腿迈完了,就该把右腿也往前迈一迈了。前面有一道坎,这道坎或许有点长有点大,所以不能只靠着一条腿,更多的是靠着坎后面那一条腿来迈过去。

未来的一段时期,都会伴随着改革的阵痛和不适应,应当以常态来应对。经济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已经过去,未来的时期是提高质量和拉长盈利周期为主题的大格局高精尖的产业结构主导。放眼全球,如今的中国仍是最具有投资价值的一个国家之一,伴随着一系列的改革和政策的落地,未来脱颖而出扛起大旗只是时间问题。

回看中国A股的32年,中间经历了几次大大小小的变革,市场正在变得越来越稳定成熟,回首A股从大起大落到今天的稳健向好,这也正是市场在变得理性,投资人在变得理性的逐步向好的过程。今年的A股收涨4.8%,这是A股历史上出现连续三年上涨的第二次,上一次出现还是在1993年的市场刚成立初期。自新冠疫情以来,在世界形势出现大动荡的错综复杂状态下,A股保持了连续3年的上涨,3年累计涨幅达到了40.97%,这也正是大家所期望的慢牛长牛的回归状态。

目前的A股在年线形态上走出了稳健多头的形态,从最近的这三年来的A股运行状态可以看出,目前的A股结构已经跟以往的市场发生了很大的不同,未来的市场不会再出现2008年和2015年类似的那种暴涨的行情了。也就是以前的暴涨暴跌的市场可以断定几乎不会再出现了,所有经历过那种类似的市场中的投资者都深有感触,我们并不期待那种暴涨的市场,但凡暴涨过后都会迎来一地鸡毛的收场。

2021年的A股市场虽然仅仅上涨了4.8%,但是今年的市场行情机会是非常多的。结构性为主导的行情下,有很多的个股涨幅都是绝对的“大牛”行情的走势,周期股、能源股、题材股和可转债市场都出现了很多翻倍的品类。所以说,未来的投资市场已经不是仅仅看大盘指数的时代了,因为市场不像以前那样的齐涨普跌了,分化和结构性行情将会贯穿未来至少十年的投资周期。价值投资的理念也会慢慢的被市场真实的验证。

本来我想预测一下2022年大盘的走势,但是这个本身就是一件没有太大意义的事,因为行情的好坏跟投资者赚钱还是亏钱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就算2022年大盘一如既往的慢涨,也不能左右投资者盈亏的比例。投资本身就是一件不确定的过程,因人而异,方法各有不同。就单纯的拿大盘指数来赌一年的投资盈亏概率完全没必要。投资的方法很重要,如果不懂市场的道,进入市场的意义不大,最好就是交给专业的投资公司来做就好了。自己来做的话,需要很多的磨练才能入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成本有点高。特别是未来的市场逐步进入注册制,很多业绩不佳的公司会变成“仙股”,对于普通的投资者如果没有详细的投资方案,很难识别和做出避险方案。

投资是一场漫长的修行,不在于你今年赚了多少,而在于你能否做到“逆境反转”和轻松的离开这个市场。资本市场超30载,我了解的知识和看过了在这个市场上无数的大佬曾经的风起云涌,呼风唤雨,最后能“善退”的人并不是很多。所以在这个市场真正的高手绝对不是以“一时成败论英雄”的,起起伏伏的都是常事,万丈高楼平地起,大厦崩于顷刻间都是司空见惯。平常心是一个难得的优势。对于投资股票市场,有一种人是意形于外的超然,即手中有股,心中无股;手中无股,心中有股,并且做到知行合一的人,这就是超脱于普通人之外的真正的高手。

对于2022年的A股市场,我浅见的认为,整体仍然会在3300点之上运行,波动区间大致会在3200-3900点上下波动,区间中枢位置是3500点,也就是大部分时间都会围绕着3500点这条中轴线做震荡。无论市场如何变动,有一个很确定的就是高成长、低估值的品类一定会有很好的市场溢价。即具备这两点的公司都可以进行分散组合投资。大蓝筹的低估的个股在2022年会有一定的表现机会,核心要点就是估值和成长性,这两点尤为重要。

展望未来,资本市场的发展会有一个蓬勃的高潮期,中国的经济毕竟还在一个转型升级的大周期里面,市场需要更多的资本参与进来为改革拓宽大道,“引水灌溉”为浇筑萌芽长成参天大树做长期的资本投入。新冠疫情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影响会逐步的削弱,整个世界格局早在2020年已经重塑,这个观念我有在以前论述过。人类历史正在经历自西班牙大流感之后的第三次的格局重塑,任何一次的重大危机都会诞生新的技术革命,这一次也不例外,如果你还是没能感觉到,那是因为你还身处其中,不能观略历史脉络之全貌,别急,让子弹飞一会,越过这段历史时期,回头看来自会明朗。

金融投资是一门复杂的综合性学科,这里面除了涵盖专业性很强的基础知识外,还有综合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很多的因素叠加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就算那些看似极其专业的人都有过投资失误的过程和经历,因为实践是最重要的,理论上说的再通透,落实到人性中就会发生演变。因为人性的贪婪和恐惧很难去量化控制,你听过把贪念和恐惧用科学公式来标准化过的吗?人心怎么能来度量呢,小鸟的贪婪可能还是拥有整个天空呢,所以你无法捕捉人性的贪念和恐惧,而体现在真实的投资实践就是,很难有人做到知行合一,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因为这个是反人性的做法,不是普通人能够自我掌控的。这就是所谓的投资风险,金融投资哪有什么风险,在我看来,是大部分行业中最安全的一种投资,所有的风险都是来自无知和自我控制不了的欲望。直到今天我才感悟到,无知和无法控制的欲望就是最大的风险。冲破这两道门槛,非一般人所能做到,对于股票投资的风险,我点到为止,人人都可以自行考证。

过往的案例实践都在验证,不要浪费任何一场危机。但是人性里面偏偏怕的就是危机,因为危机会压垮弱者,但是对于懂得事物发展并且能掌握其自身规律的人来说,危机就是一场宏达的布局,人在危机中,意形在事物本体之外,置身其中,又仿佛置身事外。

既然我们大部分人预测不了未来,那么就要学会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顺势而为。不做与事实不相符的决定,2021年8月中旬有东方财富股吧网友发帖问我茅台会跌到多少,我当时在回帖中的回复是1500元,现在回头来看,我的预测几乎贴近了事实。这个并不复杂,公司估值和市场人性叠加就能大致去给出一个公司的阶段性底部,跳出这个底部太多的话,只能说明大部分不理性的人催化了悲观的情绪化方向,市场会自动纠偏,因为在投资市场中大部分人的认知都是错误的,仅有少部分人是能洞悉事物本质的规律,参透迷雾之后的道。我们给出一家公司的估值时,并不会马上得到验证,因为人心是不断的浮动的,大部分人从不自觉的被卷入认知偏差的从众队伍中去,这样就会使得一家本来合理估值价值10元的公司在悲观情绪催化的扰动下,错杀到了7元的位置,但是这个位置是短期的,市场会等待投资者慢慢理性后重回合理的估值附近。相反,在乐观情绪的叠加催化下,估值10元的公司也能很快到达15元的高价位,这就是惯性延迟所致,一辆快速行进中的汽车,当你踩下刹车时就是你觉得要停或是可以停的地方,但是事实往往是你想停住的位置跟实际停车的位置会产生一定的刹车距离。这段刹车距离就是情绪化的认知偏差。

站在2022年的新起点上,对于新的一年,我的建议是不要太乐观的去看待2022年的股市,也就是不要期待大盘指数会涨到多少,这些对于你所选的投资标的没有太大的意义。毕竟A股已经在走慢牛长牛的形态,就算2022年大盘不收红盘,也无法阻挡A股市场整体中长期向上的趋势。所以去年跌到合理估值的具备较好成长性的潜力股就可以选做投资标的,去年涨了一年的公司,今年你再去买,这就是风险。就算你做长期投资,也要学会择时、择势。

未来的中国,正在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时期,房地产的红利已经日薄西山,资本市场的大幕刚刚拉开,过去的这几年,无数的案例和事实都已经在验证,历史的脚步不会停,往前走的稳健就是迈完左腿迈右腿,特定的时期下,有特定的产物和特定的周期,总有人在预测未来这种危机,那种危机那都是未知之卜,唯有强大自我,提升自我才能勇敢的战胜困难,也许当今的世界正是处在困境的泥潭之中,既然困境已成事实,就不要再去争论。大家需要做的就是如何在困境中脱离出来,“困境反转”是最好的努力和解决的方式。小到个体、企业,大到国家和世界,无人能置身事外危机在中的影响,既然无可逃避,那就去解决逆境的危难。

我们正在踏入一个全新的周期,这个周期将会是启动全球经济下一波增长点的一个起跑点,回顾全球这几年应对困境的所作所为,就能窥探未来谁能扛起重启危机之后的大旗,既然历史从来都会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那么未来我们就无需悲观。所以坚定看好我们的未来,新的产业和科技一定就是我们向往的星辰大海。仅在当下这个时期,或许还在些许的微光中探寻,但是那个美好的愿景终将会到来,所以,别急,让子弹飞一会。

让子弹飞免费看完整(让子弹飞一会)(1)

让子弹飞免费看完整(让子弹飞一会)(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