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最好的经典(正本溯源话诗经之十)

15、淇奥(第一节,共三节),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诗经中最好的经典?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诗经中最好的经典(正本溯源话诗经之十)

诗经中最好的经典

15、淇奥

(第一节,共三节)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注解:

淇奥 qí yù :【百度百科】 淇水弯曲处。 实际上北园依淇奥而建,故北园、淇园、淇奥为同一所指。绿竹:【《诗·淇澳草木》疏】菉似竹,高五六尺,淇水侧人谓之菉竹。匪:多义词,通“斐fěi”,形容词,神采斐然之意;或通“彼bǐ”,指示代词,“那”、“那个”之意。结合上下文后者为宜。瑟sè:【集韵】矜庄貌。僩xiàn:【说文】武貌。咺xuān:【传】威仪容止宣著也。谖xuān:【尔雅】忘也。

诗文的意思:

看那淇水湾湾,沿岸绿竹秀美。

有那样一位君子,

他的品行如精美的玉器,

经受过切、磋、琢、磨。

他庄严、威武、显赫、炫耀。

有那样一位君子哟,

人们一见过他就终生不忘!

(第二节)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注解:

青青:即菁菁jīng。充耳:【风诗类钞】从发笄的两端各用一条名叫紞的丝绳,垂下两颗玉来,那便叫作瑱(tiàn)。因为两瑱正当左右两耳旁,所以一名充耳,又名塞耳。琇莹 xiù yíng:明洁似玉的美石。会弁kuài biàn:【釋名】以鹿皮爲之,謂之皮弁。【风诗类钞】弁是会合两块白鹿皮制成的,后世称为鹿皮冠,鹿皮会合处的前后两条缝中,缀上两行玉石,闪闪发光,便和星子一样。

诗文的意思:

看那淇水湾湾,岸边绿竹茂密。

有那样一位君子,

耳旁垂着两颗琇莹美石,

弁冠上宝石如星星闪烁。

他庄严、威武、显赫、炫耀。

有那样一位君子哟,

人们一见过他就终生不忘!

(第三节)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宽兮绰兮,猗重较兮。

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注解:

箦zé:【汉典】 竹编床席 【尔雅】箦谓之笫zǐ。金:【风诗类钞】金即铜。古人铸器的青铜,便是铜与锡的合金,所以二者极被他们重视,而且每每连称。 猗:即倚。重较:【李辰冬】戎车立乘,乘车者的身体可以倚靠在重较上,所以又叫作輢。

谑xuè:开玩笑【說文】戲也。虐nüè:【增韻】苛也。又【說文】殘也。

诗文的意思

看那淇水湾湾,绿竹密如织席。

有那样一位君子,

他就像金、锡、圭、璧般贵重。

他从容淡定地倚靠在车厢的重较上。他善于开玩笑,

可是一点儿不伤人!

无疑,这是一首赞美三公子的华美诗篇。笔调富有抒情色彩,对于三公子的形象刻画,深入到他的精神气质。这种精神气质来源于出身优渥而又刻苦修为,这就是所谓的贵族气质。三公子不愧为青年贵族的楷模!难怪他会受到万人空巷的待遇。

继续讨论“共和”与三公子之间的关系问题。

细读《史记 卫康叔世家》:“共伯馀弟和…”误会是在这里产生的!“共伯馀之弟和等于共伯和?”这条等式不成立!因为“共伯”是公候死后的谥号。史记告诉我们,卫国在顷侯的时候才由伯爵晋为侯爵,至釐侯不过两代人而己。“馀”继位不到一年不明就里亡故了,按伯爵谥号是可以理解的。所以这个“共伯”的名头与三公子“和”完全无关。重复一遍:正确的理解是:大公子姬馀,继位执政仅一年,死后谥为“共伯”,故勉强可称为共伯馀。而其三弟姬和,执政五十年,死后谥号“武公”。因此,姬和与共伯和完全无关;姬和与共和执政更是完全无关!

之所以不厌其烦地讨论这个问题,是因为李辰冬先生采用了上述有问题的说法,即共伯和是周王朝“共和”时期的执政者;诗中的“叔”(三公子)即指共伯和,他在“共和”执政卸任之后归卫。无疑这是一个双重谬误。李辰冬先生于《诗经》的开拓性研究前无古人,可谓高山仰止。然而,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厘清了这个问题,此时的三公子,决不是四十五岁以上的中年或中老年人。按照通常的生年计算,宣王二年的他才27虚岁!诗篇中“襢裼暴虎”、“洵美且武”、“如圭如璧”等诗句来形容27岁的贵族青年,决不过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