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孩子的家长的心酸(新初一家长的感悟)

新初一家长的感悟

看了一个新初一宝妈的文章,她提出了一些给孩子还小的家庭的建议。碰巧我一个同学的孩子也刚上初一,两边一对照联系,发现还挺有代表性,拿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其实,这些建议,颇有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性,不管是所谓的新初一,还是旧初一,还是再过几年上初一,大体都用得上。

初中孩子的家长的心酸(新初一家长的感悟)(1)

话说,啥叫“新初一”呢?

是孩子刚上初一的意思吗?应该不会,如果是这样,直接说初一就好了。那么“新初一”的意思,应该是指教育形势、环境发生变化之后的初中、小学。

这个形势、环境,我理解主要有两点:

一是2019年开始,小升初不再考试,公办就近入学、民办摇号。

二是今年刚刚开始实施的“双减”。

初中孩子的家长的心酸(新初一家长的感悟)(2)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背景,比如“大语文”等,不过相对而言,这些不如上面这两个变化那么明显,层级那么高,故而我们就不再单独提出来了。

阅读为王

先要说语文,语文就是“阅读为王”。

这个其实都不用再强调了,已经有无数的媒体、老师、“过来人”的家长,不断在强调这一点,相信大家早就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

需要澄清一个误区,大家不要以为阅读只是对语文有用,对英语也是有用的,甚至对数理化这样的理科学科也有用。阅读理解能力增强了,你理解任何东西的能力都会增强。

初中孩子的家长的心酸(新初一家长的感悟)(3)

网上不是流传一句话么:学渣与学渣的区分在英语,学渣与学霸的区分在数学,学霸与学霸的区分在语文。

当然, 这也是和国家发展进程分不开的。过去我们较弱,英语的地位就很高。但最近几年,为什么取消英语必修地位的呼声越来越高,而大语文成了更多人的共识?

以前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现在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家没发现,最近这些年,《诗词大会》、《朗读者》、《典籍里的中国》等等一大批中国特色、能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节目越来越多了吗?

这是时代大势,浩浩汤汤,你不跟上,就只能被淘汰。

而且,阅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底层技能,可以说和任何学科都不挂钩。

初中孩子的家长的心酸(新初一家长的感悟)(4)

在你毕业多年之后,也许你学过的古诗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生物、地理很多具体的知识都用不上了,但阅读这个底层技能,你永远能用上,你永远都能因阅读而进步。

让小孩子从小爱上阅读,不仅仅是为了应付初中、高中的学习,更能让孩子受益终身。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作为家长,不可不察啊!

过去,只有淘气的孩子才经常读课外书,现在,你不读课外书都不行!老师会一再建议让你多读课外书,因为考试的范围不再局限于课本了。

同学家的孩子,刚上初一老师就让他们读《西游记》,他们买了人教版的:

初中孩子的家长的心酸(新初一家长的感悟)(5)

估计是针对学习、考试,家长们都有执念,毕竟人教是出教材的,是不是和教材更贴近一些?

更何况,还赠送了《名著读练考手册》,这恐怕是众多家长相当在乎的(笑哭),毕竟在很多人眼里,读课外书也是因为要考试。

不过我给他们推荐的不一样,我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先是给孩子买了西游记的绝美绘本《美猴王》,一本一本挨个讲完之后,又带着孩子看了86版西游记,老的25集、新的16集都看完了。

看完之后,孩子经常自己“登登登登、登登登登、登登登登、登登登登,diudiudiu”(大家都懂吧?)

后来又去听一些西游记背后故事的解读,这下别说孩子了,我自己都特想去买原著回来看。后来挑选了很久,觉得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最靠谱,权威、价格还很便宜,三、四十块钱吧:

初中孩子的家长的心酸(新初一家长的感悟)(6)

不过,同学已经买过了就不说了,我自己要买,肯定会买上面这个蓝本的。

顺便再稍微提一下我们启蒙的美猴王绘本,漂亮极了,再加上降妖除魔的故事,没有小孩子会不爱:

初中孩子的家长的心酸(新初一家长的感悟)(7)

绝对的孩子西游记入门最佳选择:

小学学不学奥数?

语文说完了,该说数学了。

学不学奥数,争议还是有的。比如我看的文章的那个宝妈,她家里自己先吵起来了。孩子爸坚决反对学奥数,而她赞同。

这个事我也有自己的看法,老读者都知道,我是比较反对的——反对全民奥数,有些人容易不仔细看文章,误认为我一棒子打死地反对奥数,其实不是。

初中孩子的家长的心酸(新初一家长的感悟)(8)

个别聪明、有天赋、学有余力的学生,不学奥数都不行,对不?课堂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太简单,必须得拔高。

但是,很多普通学生,千万不要被这些少数人,再加上以前培训机构的忽悠,被他们带跑偏了。人家能学奥数是因为人家聪明,不代表你也能学,更不代表每个人都能学。

就像人大附中的李永乐老师说的,可能不是奥数成就了一些孩子,而是这些聪明的孩子成就了奥数,让奥数被神化了。

初中孩子的家长的心酸(新初一家长的感悟)(9)

对于相当多数的学生来说,学好基础才是王道。

尤其到了初中,课程一变多,不像小学那么有多空闲时间,阅读、学奥数的时间都会被压缩不少,除了真能冲竞赛的,恐怕很多人连学奥数的空都没了。

比如前一阵一个家长说的,他们数学老师在家长会上就建议:不要参加奥数班,夯实基础更重要。

初中孩子的家长的心酸(新初一家长的感悟)(10)

有人说不学奥数,小升初怎么办,分班考试怎么办。

这时候就要强调“新初一”里的“新”字了。

首先,小升初不考试了,我同学那个孩子,就是摇号进的本地最好的民办。

然后,学校也不分班,全是平行班,他们虽然小时候一直在学奥数,但没派上用场。不过,我们这里排第二、第三的民办学校是分班的。

但是,当两年后,民办学校改公办的大限到了之后,这些民办学校都成了公办,你猜他们还会不会有分班考试?

初中孩子的家长的心酸(新初一家长的感悟)(11)

英语

语数外三门必修,前两门说完了,就该轮到英语了。

很多家长也是建议,到了初中课多,能早学的尽量早学,别的课早学有难度,但唯一英语是个例外,可以、也应该早学、多学。

这个观点,也被不少家长推崇。

英语其实和奥数一样,也是看孩子的。就像有人擅长数学、喜欢学奥数一样,有人则相反;英语也是一样,有的孩子有兴趣,有的孩子则相反。

如果只是学校的英语,那多少还有点强制性,不学也不行,但如果要超前,不是你说想超前就能超前的,也得看孩子。

初中孩子的家长的心酸(新初一家长的感悟)(12)

这就离不开家长的助力,包括主动引导、找资料、陪学,要不然单靠孩子,一般是不会有这样的主动性和毅力的。

其他,但比前几个更重要的事

其实吧,单论哪一个科目,都不是多大的事,只不过是具体的某些知识罢了,比这些更重要的,是孩子的习惯。

一些老师、家长经常会说,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就是给孩子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

像前面说的阅读,就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养成了后面就好说,没养成后面就很难办。

前两年拿到730分的高考状元杨晨煜,他妈妈介绍经验时就说,小时候让孩子养成习惯,后来就很好管了,虽然这个过程很痛苦,但后面很轻松。

初中孩子的家长的心酸(新初一家长的感悟)(13)

很多人孩子上了初中还问我怎么管孩子,我都不知道怎么说。

是啊,小时候习惯没养成,上初中了还怎么管?的确没法说,不打起来算好的。

当然,这些习惯并不应该只包括阅读、复习、学习这些,生活方面也涵盖,包括规律作息、自理能力等等。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经常运动、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没有一个好身体,在学习压力与日俱增的情况下,你根本就扛不住。更何况,体育将来是和语数外同等分值的第四门主科,你想不重视都不行。

初中孩子的家长的心酸(新初一家长的感悟)(14)

上周刚刚公布的北京中考体育方案里,有一项测试是分三次,分别在四年级、六年级、八年级进行的,也就是说,你不从小锻炼,可能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中考!

结语

要说家长们也是挺难的,纵观罗列出来的这些条目,基本没有哪个是孩子能单独完成的,基本都有家长的影子,要不怎么说,现在拼娃就是“拼爹”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