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钟看懂终身寿险(你想了解的都在这里)

4月9号,马云在某公司新品牌启动仪式上,签下一份大额储蓄型保险,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10分钟看懂终身寿险?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10分钟看懂终身寿险(你想了解的都在这里)

10分钟看懂终身寿险

4月9号,马云在某公司新品牌启动仪式上,签下一份大额储蓄型保险。

这条新闻很快刷屏。

很多人会好奇,马云那么有钱,为什么还需要买保险?

是,单从看病的角度,他们不差这个钱,亿万富翁看似用不着买保险。

但是,每个人的需求千差万别。

就像我在《手机都升级成X了,保险认知还停留在上个世纪》里面也提说过。

和普通人不一样的是,高收入人群看中的身故赔偿金、资产隔离、财富传承和税务安排。

香港首富许世勋,去世后留了420亿港币的资产,没有直接传承,而是以家族信托人寿保险的方式传给后代,每个月可领到200万港币(约175万人民币)用于基本生活。

这么做和直接将420亿的资产传承给儿子相比有什么好处呢。

直白来说,如果是普通的继承方式,老爷子去世后资产全由儿子继承和控制。

但是,这就会面临以下的风险:

  • 儿子是否能经营好公司,是否败家?

  • 财产是否守得住,保证后半辈子一直生活殷实而不会破产?

  • 财产是否安全,会不会因为各种原因被媳妇分割?

  • 遗产税要交多少?

    高净值人士,未提前做好传承规划,最后导致缴交巨额遗产税也不是没有出现过。

    比如台湾富豪王永庆,遗产税高达100亿,相当于全台湾2年的税收,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提前做好传承规划,突然过世,继承人没有共识。

    相比而言,台湾首富蔡万霖的传承就规划的更巧。

    原本子女需要缴交782亿新台币的遗产税,但他通过大额人寿保单,将其庞大的安全合法地转移给了下一代。

    最终,台湾当局只能收到5亿新台币的遗产税。

    这里额外说一嘴,在没有遗嘱和事先安排的情况下,遗产继承是按照如下法律规定进行:

    《继承法》规定,遗产由继承人来继承。配偶、子女、父母,都是第一顺位继承人,继承权相同,继承比例平均分配。

    这是为什么很多时候,被继承人去世了,他的财产会外流到兄弟姐妹名下。

    虽然兄弟姐妹不是第一顺位继承人,但可以通过继承父母遗产的方式分割自己的财产。

    So, 你的财产未必是你老婆和孩子的。

    这种家族财富争夺,并不只是电视剧里面才会上演。几年前国内就发生了一起200亿的遗产争夺。

    云南籍著名企业家郝琳,在法国收购红酒庄,携带12岁的儿子乘直升机视察酒庄,途中飞机失事,机毁人亡。

    郝琳去世后,年近90岁的老父亲与儿媳妇打起巨额遗产继承官司,遗产纠纷案值高达200亿。

    近些年,买大额年金的人士并不少见。有钱人担心的问题是什么呢?

    1.已有的生活水平会不会被改变

    就像我在线下做分享的时候讲过的,人最害怕的事情不是一无所有,而是你丢掉了曾经拥有的东西。

    比方说,地上有100块钱,你捡起来觉得很开心,但突然有人要让你把钱交出来。你会觉得像在割肉,很舍不得。

    但是如果你压根儿就没有捡到这100块钱,你绝对不会产生这种失落、割肉的感觉。

    其实生活水平和财富也是一样的。

    对于中高收入家庭来说,最担心的其实就是你丧失了对原先已有的财富的所有权。

    2.保险保障是否足够全面

    家人是否拥有足额的健康、财产保障?是否有充足稳定的现金流?

    是否已经构建了家庭和企业之间资金的防火墙?

    儿女的婚姻是否稳定,是否有效地防范子女可能出现的婚姻和财产分割外流的风险?

    是否为未来可能的遗产税做好了足够的准备?

    钱是否能够定时、定量地保障家人一辈子?

    所以,能够事先用家族信托和大额人寿保单提前规划继承的人,是相当聪明的。

    和家族信托相似,大额的人寿保单,最本质就是与生命等长的现金流,而且这个现金流。

    定时、定量、定向,不会被人偷走、分走、不用担心自己的贪嗔痴把钱败光。

    一般普通家庭,是否可以借鉴这种思路去做好自己的保障规划呢?

    当然可以。

    我有个女性朋友,学历高、也很优秀,结婚生子后选择回归家庭,老公还算争气,婚后事业做的是风生水起。

    眼看着老公生意越做越大,朋友心里的担心慢慢增多,虽然他们婚后关系一直非常和谐。

    但是看到身边太多离婚、出轨的案例,她还是担心万一婚变,自己和儿子的生活是否可以得到保障。

    靠自己显然是不太现实的,朋友因为脱离社会太久,又过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物质上的生活水平已经很难再降低。

    但但凭她自己的能力,是无法挣到同样多的钱来满足自己生活的。

    她很担心,害怕老公变心自己净身出户。

    对于这种情况,其实就可以通过购买一份大额的终身寿险或者年金,来转嫁婚变风险。

    可以是妈妈做投保人,孩子做被保险人,妈妈自己做受益人,孩子未成年时,保单权益都在妈妈手里。

    而终身寿险和年金,在未来可以释放稳定的现金流,这个钱属于孩子。

    但在孩子未成年的情况下,控制权是在监护人手里,妈妈也可以得到一定的保障。

    而保费可以是由爸爸出,一般给孩子买的,当爸的也不会反对。

    相反,如果没有提前做好这样的规划,未来如果发生婚变,丈夫经营不善破产,那么孩子的成长教育金就会收到损失。

    这些年,“焦虑”这个词随处可见。每个阶层都有自己的焦虑。

    虽然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都吃得好,甚至吃成了三高。

    但仍然在焦虑。因为未来有太大的不确定性,而这些不确定性里,很大一部分是来财务的不确定性。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焦虑,但焦虑的底层逻辑不一样。

    普通人焦虑的东西是:

  • 会不会失业?

  • 房贷还不上怎么办?

  • 自己生病了没办法赚钱怎么办?

  • 孩子国际幼儿园的费用哪里来?

  • 老人生大病怎么办?

  • 退休了没钱花怎么办?

    李嘉诚说过,保险是保障一个人的赚钱能力和可能性。

    如果说一个人赚钱的可能性都没有了,那么其他的一切都是空谈。而对于已经有一定财富储备的人来说,比起赚钱更重要的,是守住你的财富的能力。

    不过讲到这里还是多提一嘴。

    对于中高收入家庭来说,因为收入结构单一,来源有限,一旦生了大病可能会面临动用存款、卖房治病的情况。

    生一次大病直接的经济损失是治病的花费,但是潜在的风险是失业、收入中断、房贷断供、孩子国际幼儿园的学费交不起、原先生活水平被改变,一夜回到解放前。

    因此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最高优先级是做好健康类基础保障,但这并不代表,普通家庭就没有稳定长期储蓄的需求。

    而具体怎么做规划合适,这个大家可以关注番茄保,后面我们慢慢来说。

    作者Kris,R&F创始成员,资深产品经理,保险经纪,金融硕士,签约作者,美国运动协会私人健身教练,终身学习者。

    阅读更多,关注「番茄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