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会这么说吗英语(我们真的可以对英语说)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你真的会这么说吗英语(我们真的可以对英语说)(1)

我们真的可以对英语说“不”了吗?

伍家文

最近,北京出台了新高考改革方案,把英语分数从150分降到100分,语文从150分升至180分,数学保持150分不变。江苏则将取消英语高考,改为等级考试。其他省市也有跟进的趋势。一石激起千层浪,学术界、社会上掀起了高考英语该不该取消,该不该降分的大讨论。

这次针对英语学科的高考改革,主要是针对所谓“英语过热”和英语教学“费时低效”而提出来的。部分人认为英语过热和英语教学费时低效,占用了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影响了母语的学习,影响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导致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的流失,导致意识形态的改变和人才的流失。他们认为可以通过高考英语分值的降低或取消英语高考来改变这一现状。

从某个期间“不学ABC照样干革命”,到后来唯“英语”独尊,再到今天要取消英语,降低英语高考分值,我国对英语的态度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笔者认为这两种态度都不利于我国英语教育的正常发展。我们现在真的可以对英语说“不”了吗?

你真的会这么说吗英语(我们真的可以对英语说)(2)

一、对“英语热”的分析

1977年,我国刚刚恢复高考时,英语成绩只是作为参考,不计入总分;1978年,英语定为必考科目且作为录取参考分;1979年,以10分计入;从1980年开始,英语成绩计入总分,占高考总分的30%;到1981,占到了50%;1982年后,英语成绩100%计入总分;在“3 X”高考模式改革中,英语和语文,数学并列,总分为150分。中考方面,从1987年起,按国家教委(现教育部)规定,已学外语的毕业生必考外语/英语,并以100%计入总分,之后,外语/英语成为中考的必考科目。教育部从2001年秋季起,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制定了《小学英语课程基本要求(试行)》,全国小学一般从三年级起,在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从一年级起逐步开设英语课程。随着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幼儿英语教育也开始在幼儿园蓬勃发展并引发了双语教学的探讨和研究,双语教学学校在北京、上海等有条件的城市大量涌现,英语教育贯通了从幼儿园到高中整个基础教育体系。1985年,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在相关文件中要求“重点院校一般应达到基础阶段4级教学要求”。由于有了这个要求,不少高校逐步将英语4级考试与学位授予挂钩,从此英语4、6级考试成了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1991年3月,人职发[1991]4号文件,《人事部关于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中严格掌握外语条件的通知》专门对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中应严格掌握外语条件作了规定。认为:这对于贯彻执行改革开放政策,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学习,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就此,从基础教育到大学教育,从职称评定到出国留学,英语在教育、职业选择、培训深造以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加上中国的“入世”和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逐渐形成“英语热潮”。

笔者认为“英语热”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对英语的需求,是一种正常现象。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全球一体化和多元文化教育的浪潮,外语,特别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英语,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和一种素养,这就要求社会成员,特别是从事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等专业技术职业的人员需要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具备一定的英语能力。这种要求客观上刺激了人们学习英语的热情,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一股“英语热”。而这股“英语热”又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中学英语教学。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这种现象,不必杞人忧天,夸大“英语热”的危害。从其他一些国家的外语教育政策可以看出,每个发达国家和处于高速发展中的国家都十分重视外语教学,美国甚至把外语教学提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来考量。1983年,美国教育质量优异委员会发表了教育改革宣言《国运危机:教育改革势在必行》(A National Risk: An Imperative Reform),把外语教育放在了与其他基础学科,如英语、数学、计算机、社会研究和自然科学,同等的地位上。他们认为:首先,外语教育与国家安危密切相关;其次,外语教育是学生的基本教育;再次,外语教育有利于国际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而像日本、韩国等一些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更是把外语教学,特别是英语教学摆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以增强国人的全球意识,努力培养“国际化”的人才。

“英语热”可能会对汉语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带来一些冲击。但我国大部分学生是从初中才开始学习英语,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汉语知识和传统文化基础。中学英语课时不但有限,一般每周只有3—5课时,而且没有语言环境;而中学语文课时是每周6—8课时,学生随时处于母语环境中。所以说,这种影响和冲击应该是很微弱的,如果真的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冲击,甚至动摇到了我国传统的价值观,那么,我们应该反思和批判的应该是我们的汉语教学而不是英语教学了。我国有五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源于中原的汉文化在不断吸收、融合各族文化的过程中,铸就了丰盈的生命力,成为全人类文明智慧的伟大代表和成果,具有强大的融合力,当下,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的广泛开办就是明证。所以,优秀文化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不管它是哪种语言所代表的。我们在通过外语学习吸收外国优秀文化的同时也在向世界传输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中,我们会对自己的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也会对其他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如果我们过多担心因为某一门外语的学习会影响到自己传统文化的传承,那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

一个国家对待外语的态度,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开放程度和发展程度;一个民族对待外语的态度,反映了这个民族对自己国力和前途的信心。闭关自守,历史证明是要落后挨打的;但又怎样避免“开放”带来的“文化殖民”?事实说明,越先进、强大的国家,越有能力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越有民族自尊感;越落后、弱小的国家,传统文化的流失或支离破碎就越严重,越没有民族自尊感。所以,我们只有走强国道路,把英语作为强国的手段,弱化其“文化殖民性”,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英语对国家,民族以至个人的价值意义,从而正确面对“英语热”的浪潮。

你真的会这么说吗英语(我们真的可以对英语说)(3)

二、对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分析

我国基础英语教学真的“费时低效”吗?首先,看看“费时”的情况。我国中学英语课程一般是每周3-5课时,就按每周5课时,每学期按18周计算,中学一共是6年,12个学期,学生花在英语学习的时间是1080课时,每课时按40分钟计算,学生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总计43200分钟,即720小时,30天的时间。也就是说,我国中学生在整个中学期间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不过30天左右的时间,而要在这30天的时间里,按1986年制定的《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要学生学完、掌握几乎所有的英语语法,掌握1800—2000个单词和一定数量的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能够独立阅读难度略低于课文的一般题材的读物,此外,并具备一定的听、说、写的能力。虽然以后制定的教学大纲中的教学要求逐年下降,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学要求却一直没有降低,反而不断提高。学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又没有真实的英语交际的环境,要学习、掌握那么多的英语知识和英语语法,并养成一定的英语语言能力,能够达成这样的目标,那就不能说我国中学英语教学是“费时”的。

再看“低效”的问题。我国中学英语课程内容基本上包含了所有的英语语法内容,据测评,我国中学生的英语语法水平相当于英语国家大学二年级学生的语法水平,国内高中年级英语测试中的一些语法试题就连国外英语教学专家也要仔细斟酌,当然,这并不说明我国的英语教学水平有多高,但这种现象至少说明我国中学英语语法教学是有成效的。此外,还要求学生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和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2000年,在TOEFL考试和GRE考试中, 我国学生以平均562分的TOEFL成绩位列亚洲第四,仅次于把英语作为二语的菲律宾、印度和斯里兰卡。另外,我国出国留学的学生都能很快渡过语言关,其英语能力被认为普遍高于日本、韩国学生。据《人民日报》报道,我国中学生的考试成绩在把英语作为外语的国家的考生中是最好的。这些都和我国英语基础教学的成效分不开。如果我国中学生的英语水平能够高于极度重视英语教育、并拥有更好的英语学习环境的日本、韩国学生,那就不能说我国中学英语教学是“低效”的。

因此,如果单纯从英语学习的时间和英语知识的掌握情况来看,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效率是较高的,对中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批判,并不是针对中学英语教学的时效和英语知识掌握的效率提出的,而是针对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聋哑英语”,学生普遍缺乏英语交流能力,特别是口语能力,以及整个国家对英语教学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的问题提出的。由于缺乏对英语教育社会需求的科学分析,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制定长期没有反映出社会发展对英语交际能力的需求,同时,由于缺乏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师资队伍、教学方法、技术设备和有效的评价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评估体系,以及受长期存在于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应试教育”的影响,致使我国“聋哑英语”的情况越来越严重。由于缺乏对英语教育的个人需求分析,盲目夸大英语学习对个人发展的作用,造成了社会对英语教学的过分投入。如盲目扩大英语课程的开设,盲目套用国外语言教学模式,造成了英语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的巨大浪费,投入与产出达不到预期,引发社会对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批判。另外,我国英语教学体制中存在的“条块分割”使各阶段课标互不衔接,致使教学内容重复,无效劳动增多,也是造成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重要原因。要解决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问题,就必须对我国基础教育英语教学结构进行深层次的改革,从教学目标、教学评价、师资队伍建设、教学体制等方面改变英语教学,而不能靠简单地降低高考英语分值或取消英语高考来解决这个问题。

你真的会这么说吗英语(我们真的可以对英语说)(4)

三、对降低高考英语分值的思考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知降低英语高考分值或取消英语高考并不能解决我国英语“过热”和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问题,弱化英语教学也不能解决语文教学的颓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村”的发展,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降分或取消英语高考给社会一个错觉,那就是英语不重要了,英语教学将被弱化,这将给我国的外语教学带来很大的伤害,是教育的一种倒退。

目前来看,所有学科的前沿研究成果大部分是用英语记录、阐述、传播的,不懂英语,我们得到的永远都是二手材料,永远无法掌握最前沿的科学技术,这对我国的创新工程是极为不利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还远远不能对英语说“不”。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外语在引进先进技术、人才,促进改革开放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高考英语分值也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在高考总分中占据愈来愈大的比例。从参考分,到10分计入总分,30分、100分,最后150分,和数学、语文同等的分数计入高考总分,可以看出英语教学和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内在联系。目前我国经济建设还存在结构性的问题,经济总量仍然不及美国的一半,我们仍然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从这个角度说,我们还不能弱化英语教学,对英语说“不”。

有人认为对于大部分英语学习者来说,英语在他们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使用率极低,有些人根本就用不到英语,所以没有必要人人学英语,应该减少英语学习的范围和时间。这是一种狭隘的观点。试问,对于一个不搞专业的人来说,在现实生活中又用到了多少高等数学知识?用得到多少唐诗、宋词?用得到多少有机化学知识?用得到多少量子力学?我们是不是也不学数学、语文、化学、物理了?每一门学科都是人类认识世界、探索世界、阐释世界的一种方法和途径,外语更是给学习者除母语之外“打开了另外一扇认识世界的窗户”。教育分“实质教育”与“形式教育”。“实质教育”就是学习者学习到实际运用的知识;“形式教育”是通过对知识的学习,让学习者的心智得到锻炼和发展。英语教学也具有其工具性价值和人文性价值。实验表明,外语学习是全脑活动,更能促进学习者左右半脑的协调、沟通。外语学习好的学习者性格更开朗,看问题的角度更多,思路更开阔,他们的事业发展也更顺利,人生成就也愈大。如果我们仅仅从使用英语的角度去决定哪些人学英语,哪些人不学英语,就会有失教育的公允,变相剥夺农民子弟学英语的机会,限制他们的发展。因此,从教育公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角度来说,我们也不能弱化英语教学,对英语说“不”。

笔者认为,降低英语高考分值或取消英语高考既不能解决语文教学的颓势,也不能减轻学生高考备考的压力,更不能遏制社会英语热的浪潮。

即使降低英语高考分值,甚至取消英语高考,也不会按照有些人所想的那样,中学生都努力去学国学了。语文学科本身可以让人感受到生命之美,语言之妙,但现有的高考体制使我国的语文教学被分离得支离破碎,让人再也感受不到汉语的美了。语文学科分值增加到180分,学生会更加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如果不从根本上去解决语文教学问题,单靠高考加分来强化语文教学,这样做对语文学科来说并不是好事。

高考改革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应该从顶层设计,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现状。仅仅把英语这一个学科边缘化或变相取消,这种做法无法减轻学生负担,无法实现高考的公平竞争。试想,如果高考只考语文,也不会减轻学生高考的压力和学习的负担。过去学生花大量时间去学语文、数学、外语和其他学科,现在就只花时间去学语文了,彼此之间的竞争并没有因为高考学科的减少而减弱。高等院校用英语等级录取学生,会造成更大的不公平。

过去偏远地区的考生还可以凭总分的优势进入一流大学,但现在实行等级考试,他们一旦达不到一流大学的等级要求,连进清华、北大的资格都没有了。实行等级考试,无形中降低了基础教育英语教学水平,把英语教学负担推给了大学,也会让学生错过学习英语的最好时机。同时,破坏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目前我国社会对英语的需求旺盛,出国留学人数逐年增多,不断低龄化,仅仅靠高考减分或取消英语高考是无法遏制这股英语热潮的。随着学校英语教学的减弱,社会英语补习之风会更盛。而社会培训机构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引导,出现鱼龙混杂的情况,会给我国英语教育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因势而导,不要视而不见这股英语热潮,要加强学校英语教学,努力满足社会对英语学习的需求,而不是相反。

你真的会这么说吗英语(我们真的可以对英语说)(5)

四、结语

笔者针对目前各地出台的英语高考改革方案谈了自己的观点,首先从历时角度回顾了几十年来英语学科在我国高考英语中的变革历程,随后对我国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降低高考英语分值或取消英语高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此举不但不会缓解目前的“英语热潮”,促使学生更加专注于母语的学习,反而会削弱高考各学科之间的竞争,不利于母语学习,不利于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对英语“双基”的掌握。英语改革是国家大事,关系到亿万考生的学业发展,教育部门应该做好英语的社会需求和个体需求调查,必须有周密细致的社会调查报告,有科学数据,并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合理制定改革方案。

(本文首次发表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3年第11期)

你真的会这么说吗英语(我们真的可以对英语说)(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