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城市风貌 城市的变迁-呼和浩特

多图预警

中国上下五千年,多少城市兴盛又湮灭,从城市的变迁感受民族的兴衰,文明的传承。地图均出自《中国历史地图集》。

呼和浩特,通称呼市,旧称归绥,内蒙古自治区辖地级市、首府,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内蒙古自治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我国北方沿边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呼和浩特地处中国华北地区、北部边疆、欧亚大陆内部,是呼包鄂城市群中心城市,联接黄河经济带、亚欧大陆桥、环渤海经济区域的重要桥梁,也是中国向蒙古国、俄罗斯开放的重要沿边开放中心城市。呼和浩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胡服骑射的发祥地,是昭君出塞的目的地,是鲜卑拓跋的龙兴地,是旅蒙商家互市之地,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交汇、碰撞、融合的前沿。呼市中心城区本是由归化城与绥远城两座城市在清末民国合并而成,故名归绥。1954年改名为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

呼和浩特阴山一带远古人类活动,有悠久历史。文明起源于大窑文化,大窑文化遗址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北保合少乡大窑村,距市区33千米,在1973年发现并发掘。该遗址包括了旧石器时代早期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五个文化期。"大窑文化”遗址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古代石器制造场。这处遗址分布面积300万平方米以上,而文化遗迹的实际面积达到170万平方米。考古学家经过研究认为,这处大窑文化遗址与举世闻名的中国周口店“北京人”同时共存,晚于云南元谋人和陕西蓝田人。“大窑文化”的确立,把内蒙古的历史提前到50万年之前,为研究中国原始人类以狩猎为主、采集为辅的生活方式,以及逐步出现游牧生活等原始社会发展史,提供了珍贵的科学资料。

呼和浩特市城市风貌 城市的变迁-呼和浩特(1)

新石器时代

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诞生了“海生不浪文化”,属“仰韶文化”中晚期,与“红山文化”齐名,是内蒙古人类发祥地之一。其遗址最早发现于托克托县海生不浪村。遗址出土了大量墓葬、房屋、窑穴、陶器、石器、骨器等。墓葬有单人葬、多人葬,还有一对成年男女与小孩合葬的。这些资料表明当时的社会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对研究史前家庭性质和家庭形态发展变化的规律,无疑是宝贵的资料。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由海生不浪文化组成的黄河流域文化共同孕育了中华文明的壮丽篇章。也为世界文明史增添了璀璨多姿的一页。舜,呼和浩特地区称“并州徼外”,当时为荤粥族所居地。《史记·黄帝本纪》记载:“(黄帝)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史记索隐》注:“匈奴别名也。唐虞已上曰山戎,亦曰熏粥,夏曰淳维,殷曰鬼方,周曰玁狁,汉曰匈奴。”

呼和浩特市城市风貌 城市的变迁-呼和浩特(2)

战国

夏、商、周,今呼和浩特地区或称“并州徼外”、或称“冀州徼外”,为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游牧地。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在阴山下筑长城,并设云中郡,郡治故址在今呼和浩特市西南托克托县境。

呼和浩特市城市风貌 城市的变迁-呼和浩特(3)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云中郡居其一,管理今呼和浩特大部分地区。

呼和浩特市城市风貌 城市的变迁-呼和浩特(4)

西汉

汉袭秦制,仍设云中郡,辖12县,北舆,今巧报镇一带;原阳,今金河镇一带;武泉,巴彦镇一带,等等。汉族和匈奴等少数民族杂居,人丁兴旺、政治平稳、经济发展的局面。东汉初年,出现汉匈奴杂居的局面。

呼和浩特市城市风貌 城市的变迁-呼和浩特(5)

北朝-魏

东汉末年,鲜卑拓拔部占据今呼和浩特地区。其早期都城“盛乐”即在今呼和浩特南面40千米的和林格尔县上土城村北,盛乐经济园区西。魏晋南北朝时,鲜卑、柔然、敕勒等族相继出现。后拓拔部建立北魏,将盛乐都城安置归顺于魏的敕勒族,本地区始有敕勒族驻牧。因此,这一带又称“敕勒川”。“敕勒歌”所描绘的“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正是阴山前的自然景象。之后突厥兴起,该地区成为突厥游牧地。

呼和浩特市城市风貌 城市的变迁-呼和浩特(6)

隋,在今呼和浩特地区设榆林关总管府,不久又改为云州总管府。大业元年(605年),改云州为定襄郡,郡治大利。

呼和浩特市城市风貌 城市的变迁-呼和浩特(7)

唐代呼和浩特一带是突厥人的活动范围。唐太宗贞观年间,唐军大败突厥于白道(今名蜈蚣坝,在呼和浩特市北)。先后在今呼和浩特地区设云中都护府,又称单于都护府,708年(唐中宗景龙二年),唐王朝在河套地区设立了东、中、西3个“受降城”。

呼和浩特市城市风貌 城市的变迁-呼和浩特(8)

五代,地归契丹。辽国在此设天德军及丰州。丰州故址在今呼和浩特东南约20千米的白塔村附近。属云中州西京道(治所在今山西大同)管辖。

呼和浩特市城市风貌 城市的变迁-呼和浩特(9)

公元12世纪初,女真灭辽建金,呼和浩特仍称丰州,是当时的军事重镇,也是人口密集,商业繁荣的州邑之一。金收国元年(1115年),改西京道为西京路,今呼和浩特地区仍称丰州。之后,将丰州改称天德总管府。

呼和浩特市城市风貌 城市的变迁-呼和浩特(10)

元朝沿用金制,称西京路丰州,隶属中书省大同路管辖,从此蒙古族成为这里的主体民族。元朝建立后,丰州的经济文化发展迅速。元人刘秉忠诗曰:“晴空高显寺中塔,晓日平明城上楼。车马喧阗尘不到,吟鞭斜袅过丰州”,写的就是当时的热闹景象。

呼和浩特市城市风貌 城市的变迁-呼和浩特(11)

1368年(洪武元年),元亡明兴,元朝的残余势力退往岭北地区,明朝在漠南地区先后设置了卫所40多处,分别为十三大塞王辖区,当时呼和浩特属晋王辖区,为东胜卫所在地。并命朱棣惠妃的父亲皇亲把都帖木儿镇守塔滩。土木堡之变英宗复辟后,放弃长城以北军事设置。鞑靼在天顺年间(1457-1464)开始有规模地进入河套,1572年(明隆庆六年),蒙古土默特部领主阿勒坦汗(即俺答汗)来丰州一带驻牧,不久统一了蒙古各地和漠南地区。1581年(明万历九年),阿勒坦汗和他的妻子三娘子在这里正式筑城,城墙用青砖砌成,远望一片青色,“青城”之名由此而来。蒙古语为库库和屯。明王朝赐名为“归化”。长城沿线的人们为纪念三娘子,将此城称作“三娘子城”。 汉蒙在这里互市友好。

呼和浩特市城市风貌 城市的变迁-呼和浩特(12)

清初,三娘子城被焚毁。清康熙三十二年,设安北将军,驻归化城,专管归化城都统﹑副都统及训练官民等事。康熙三十三年,在原三娘子城外增筑了一道外城,包围了原城东、南、西三面。雍正元年(1723年),将归化城军政、民政分设,归化城土默特副都统只管蒙古族民政和军事,设归化城理事同知专管民政,对汉、回等民族进行管理,隶山西大同府。雍正七年(1729年),归化城理事同知改属山西朔平府。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又在距旧城东北2.5千米处另建一驻防城即新城,命名为“绥远城”。新城(绥远城)城内主要是军营;旧城(归化城)内则聚居着居民。乾隆六年(1741年),在归化城设归绥道,隶属山西巡抚,管辖归化、绥远、托克托、和林格尔、清水河、萨拉齐六厅。清朝末年,将归化和绥远合并,称归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