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漱石的心解读(读夏目漱石的心及论日本文学作品的病态美)

夏目漱石的心解读(读夏目漱石的心及论日本文学作品的病态美)(1)

绪论

鲁迅先生曾评论夏目漱石的作品说:“夏目漱石的著作以想象丰富、文词精美见称。早年所登在俳谐杂志《子规》上的《哥儿》、《我是猫》诸篇,轻快洒脱,富于机智,是明治文坛上新江户艺术的主流,当世无与匹者。” 阅读《心》这部小说,可以充分领略到夏目漱石在叙述故事情节,刻划人物形象,描绘内心世界,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人生哲理的高超的文学创作能力。

《心》的主题简单鲜明,通过第一人称“我”的视角,用叙述回忆的方式描写了“先生”简短的一生 -- 在经历了亲情与利益的拉锯、爱情与友情的碰撞、利己之心与道义之心的冲突后,在尝试活埋自我于书本、麻醉精神于酒精、冲破牢笼于外界刺激都接连失败后,在内心极度负疚状态下勉强拖曳着虚弱的生命于世上踽踽独行半生后,在厌恶世人以及更加厌恶自己的绝望中,最终以自杀来获得解脱。

夏目漱石的心解读(读夏目漱石的心及论日本文学作品的病态美)(2)

故事概梗

“我”来自乡下,于东京求学期间偶遇“先生”,后在“我”的真诚和努力坚持下与“先生”成为忘年交。因独自一人在东京求学,“我”常感孤独寂寞,且对人生和前途充满了迷茫和无助,便常常去“先生”家中拜访,渐渐依赖于“先生”作为自己的人生和精神导师,并视“先生”为比父母更亲近的人。随着跟“先生”以及先生的太太交往的深入,“我”在深为“先生”的学问所折服和对先生夫妻和睦幸福的生活深感艳羡的同时,也对”先生“一些异于世人的处世态度和行为产生了疑惑和不解。比如”先生“作为帝国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明明有那么好的学问却选择避世不作为;又比如”先生“每月一到某日,总会独自去杂司谷墓地为一座墓献花,连先生的太太也不能跟着去;再比如“先生”对世事及世人包括”我“都有一种冷淡漠然的态度,在知道“我”父亲得病时却提醒“我”应提前考虑财产分配的事,而对我毕业后希望他能帮忙在东京谋求一份工作的请求也是置之不理。

“我”因父亲日渐病重不得不回到家乡侍奉身旁,这期间收到了“先生”寄来的一封长信,信中“先生”详细向“我”讲述了他一生的故事,解答了我之前所有的疑问,并希望对“我”的人生有借鉴的意义。

夏目漱石的心解读(读夏目漱石的心及论日本文学作品的病态美)(3)

“先生”原是富裕家庭的继承人,在少年时父母就因病先后亡故。双亲皆亡的“先生”独身去了东京上学,家中财产按父母遗愿全部交由亲叔叔帮忙打理。彼时单纯善良的“先生”尚还不懂人世的恶,殊不知深为先生的父母以及“先生”自己所信赖的亲人一直在暗暗侵吞“先生”所继承的财产。待到“先生”终于醒悟过来时,父母遗留给“先生”的大笔财富已经所剩无几了。“先生”悲怒交加之下,将所剩下的财产全部结成现金,从此就安居在东京念书不再回过家乡。因了此事,“先生”渐渐对世人感到失望和厌恶。

在日渐厌恶世人的情绪驱使之下,“先生”搬出了大学宿舍在外另寻了一所安静的居所租住。房东是位军人遗孀,独自养育着一个漂亮的女儿。日夕相处中,“先生”和房东的女儿即后来先生的太太互生情愫,对此,房东也是默默暗许的态度。在此期间,“先生”因不忍见同学好友“K”独自过着孤苦无依的生活,在不伤害“K”自尊心的前提下劝服了“K”搬来与”先生“一起居住。随着时间推移,“先生”察觉到在他和“K”及房东的女儿三者之间的关系日见微妙起来。原本一心求道的“K”终抵御不住情字的侵染,将心由道转托于房东漂亮的女儿,并先于“先生”一步向“先生”袒露倾述他对房东女儿的浓烈爱意。几乎要被“K”突如其来的偷袭所打倒的“先生”,在心中经历了一番激烈的友情和爱情之间的斗争后,采取了向房东直接提亲的方式作为反攻,并取得了成功。“K”最后以割脉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先生”虽然如愿以偿跟房东的女儿结为眷侣,却也因“K”之死对自己也开始感到失望和厌恶。

亲叔叔的所为令“先生”已然厌世,而好友“K”之死则让“先生”更加厌己,若非一直担忧太太独自生活的不易,恐怕“先生”早已离开了人世。写给“我”的长信是“先生”还留在人世的最后一点念想,而在“我”阅读这封信时,“先生”已经自杀而死了。

夏目漱石的心解读(读夏目漱石的心及论日本文学作品的病态美)(4)

日本文学作品的病态美

到目前为止,日本作家里虽仅读过夏目漱石、村上春树、太宰治、东野圭吾等人的作品,或因涉猎范围不够宽广视野受限的缘故,我对日本文学作品形成了一种普遍的看法,或说是一种个人的偏见:在优美文词的遮盖底下散发着来自人性深处阴暗面的令人心悸的气息。日本作家们似乎都有钻入自己灵魂深处,在人心最敏感细微的地方,翻挖人性至丑陋阴暗东西的癖好,一代接一代地持续不断,乐此不疲。挖掘出来的不同所得反映到作品上,也就在不同的程度上诠释了鲁思·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一书中所表述的由日本文化所催生出的那种极端自我矛盾的民族特性:极度的彬彬有礼同时极度的野蛮粗鄙,极度的自大同时极度的自卑,极度的服从同时极度的反叛,极度的厌世同时极度的功利,极度的贞洁同时极度的放荡......

或许是民族特性使然,又或者是日本作家们在人性的深渊居留太久,导致他们的作品无论表面如何的绚丽迷人,始终无法完全盖住底下那浓郁阴沉的灰暗,而表里之间相互交融最终呈现出的那种病态美却是带着致命的诱惑力,总让人忍不住靠近了来观赏。对于这种诱惑,我心中总隐约有种担心,担忧在靠近观赏的过程中那灰暗的东西也会借机潜入自己的思想中。因此,我还是建议心智未熟、三观不稳的人不要轻尝这些病态之美,尤其是孩子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