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白成功营销的关键是什么(江小白是如何做认知营销的)
课程背景
认知营销能帮助企业走出竞争红海市场,实现差异化的营销。认知营销有三大驱动力,上次课程曹升老师已经分享过用户决策驱动力——华为是如何用认知营销逆袭苹果手机的?),这次课程则围绕用户触点驱动力进行深刻拆解。
专家简介
曹升:灰度认知社创始人,客户同理心导师;服务美团、滴滴、百度、360等互联网头部企业以及众多品类第一客户,帮助客户解决三大痛点,打造品类第一。
李志宏:原IBM全球企业咨询高级合伙人,商业觉醒首倡者,道可智库和凤凰社创始人,中国人民大学EMBA客座教授,原北京大学BiMBA商学院助理院长,原两家大型民营企业集团CEO。
课程内容
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个案例:江小白是如何做认知营销的?
江小白起源于一个大胆的设想:年轻人为什么不在休闲、社交时候喝白酒。经过调研发现核心是年轻人觉得“土”,那么围绕这个痛点江小白就开始了他的解决方案设计。
产品=目标客户的特定需求的解决方案
传统白酒都是高度酒,不被年轻人所喜欢,年轻人希望需要微醺的感觉但是不要烈度酒的口感,所以江小白做了清口酒。酒水是“酒”加“水”,往酒上去发力是传统酒商的做法,商务、正式和传统,而往“水”上发力就是饮料,休闲、舒适和放松,这就是江小白的产品设计逻辑。
品牌=客户支付意愿
产品设计的再好,即便好过了茅台,但是如果年轻人不认同,那也是白搭!首先客户需要认同你,才是喜欢喝你的酒,洋酒很不好喝但是不妨碍夜店里面大量的用户需求,客户认不认同你和喜不喜欢你的产品是两回事。所以江小白的内容运营成为了其核心竞争力。
品类=客户决策路径
传统白酒决策分成三类:地域 工艺 原材料。江小白则不同,专门为年轻人生产一款酒,作为他们身份的一个代表,开创的是一个新品类。
市场=商业化路径与用户触点
基于市场分析,14亿人中起码有3亿年轻人,为他们设计一款酒市场前景自然很大!但是这种市场分析并没有考虑到所谓的竞争,毕竟可选种类太多了,不选白酒可以选洋酒,不选洋酒可以选酒饮。所以如何触达到你的目标群体,让客户接受和认可你就是我们要考虑的。
传统的酒水是一级一级的批发商到达销售场景终端,而江小白避开这个竞争红海,回到了年轻用户的生活场景,让他们认可、喜欢,从而触发他们的转化。
江小白的破局是在产品、品牌、品类、市场这4个方向都发力的结果。
那么我们来看看江小白它的用户触点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小逻辑是产品 内容 社交 商业四轮驱动:
当我设计一款产品的时候,如果我能在产品里面注入内容基因,就厉害了。江小白酒水功能上没有太多差异,无非是在酒瓶上放了很多文案,而且这些文案还支持定制,这就是内容了。
这个内容最好注入社交基因,就可以传播了。江小白的文案非常接地气,能够直击灵魂,触动你真实的情感!研究证明,有感染力的内容经常能够激发人们的即时情绪,只有强烈的情绪,才能激发分享的欲望。传统的酒企花在营销上的费用大概占到25%,江小白在营销上的成本占比大概只占了百分 5%,非常高效。
如果社交又注入商业基因,就可以变现了。
那么其大逻辑又是什么呢?
传统白酒的品类逻辑已经不用赘述。江小白是如何一个人单挑了整个白酒江湖的呢?
要知道白酒是个江湖,江湖水还是非常深的,不是你想卖酒能卖的!你会发现很多渠道不和你合作,很多广告商不买你的账。
另外江小白是什么酒?既没有明确的地域,工艺又非传统的浓香和酱香,原材料是高粱,都不走寻常路。那它怎么进入酒的市场呢?
首先不进入终端的消费场景,而是进入所谓的生活场景。你先得让用户知道你,知道你还是不够,你得让他们传播你,所以进行了大量的内容制作,引发了很多情绪性的共鸣,慢慢沉淀了一个所谓的记忆点“小镇青年聚会用酒”。
问答环节
志宏老师:传统白酒是按照地域、工艺、原材料逻辑来做的,江小白则是基于新的逻辑,那么我们传统企业如何实现跨越,学习新的产品逻辑呢?
曹老师:首先江小白的诞生是有大环境背景的,以前中国都是模仿,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慢慢开始发现自我可以创新了,这是其一。
另外中国经济的腾飞,造就了中产阶级的兴起和人民的消费升级,大量的底层用户开始拥有了庞大的消费力,所以用户开始可以下沉了,拼多多就是典型的代表!以前大家不关注的小镇青年,你开始发现他们也拥有庞大的消费能力了,这是其二。
我们知道时尚风很多时候从巴黎吹过来,大家都认可这股潮流,但是如果你按照他们的版型肯定没法穿,所以我们要做版型的调整,这就是国产化。那么一二线城市的时尚,四五线城市也是认同的,但是之前因为版型不合适、穿着太别扭、价格太贵,自然他们就放弃了。
江小白其实就是误打误撞抓住了这股潮流,迎合了这部分人急于彰显自我身份的一个需求!
曹老师:为什么跟着江小白屁股后面出来的那么多,比他钱多得多的、人才多的,为什么都没打出来?
一方面是赶上一个大势潮流了,另外一个是江小白的文案非常棒,能够花钱写策划案其实不难,难的是做成一系列的连续化内容运营,用5%的营销成本实现超过25%营销成本的效果。
志宏老师:凤凰社创世团队里面的曾凡华有一个观点是“大众社会分解,小众社会崛起”,实际上就是什么?
原来统一的市场现在开始了分层,出现了不同的人群下的不同的需求的一个集合,就有点像你产品是特定人群特定需求的解决方案。实际上这个目标客户特定需求就是换成了一个小众社会,这个小众社会不一定人数很少,但是它区别于传统的统一的市场,现在被分割区隔化了。大众社会分解,小众社会崛起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了。
那么我们如何做传统企业的突破呢?
小镇青年社聚会用酒,你看它有三个标签:第1个是小镇,就意味着沉到3线、4线、5线了,青年和聚会,把场景和客群告诉我们了。
我们真正的洞察一个行业,做快边缘突破的时候,一定要打破统一的市场逻辑,精准的想找到小的细分的目标市场。因为中国14亿人口,在任何一个地方切,哪怕100万人口、1000万人口,都能做出一个可能百亿级的品牌来。
第二任何的突破离不开创始人特定的商业的基因。江小白创始人,他其实有极强的营销基因,所以他做文案的时候,文案本身就是营销力,传统白酒行业营销费用是25%,而江小白只有5%左右。所以抓住自己创始人的基因进行最大程度的放大,抓住自己的基因才能突围出来。
志宏老师:我们看用户触点,其实今天很多人都发力,都在高欲望消费这里发力,想要快速成交,所以大家都聚集在这个地方,这就是为什么今天营销成本越来越、业务成本越来越高的原因。但是我们如果走向贴近用户生活的地方,去激发和触动用户,绕过传统的发力点,反而是最好的方式。是不是这样会更好地成功?
曹老师:这里首先有一个关键就是到生活场景中找流量,必须你会玩才行,你不会玩这个,投入了大量成本没人会来找你。
志宏老师:我之前服务的一个做殡葬业务的企业家,因为他属于民营企业,大多数来源于重病房的客户直接被民政部门接手,他根本无法竞争,拓展客户成为一大难题。最后他发现很多社区的穷人没法体面地走,于是出于慈悲之心帮助他们也同时解决了社区管理的问题,并设立了一套解决百年后的方案。慢慢之后,吸引了很多富人的关注了,从此不仅客源不仅不担心,而且收费也慢慢提高起来了。
这其实告诉我们与其在购买场景上发力,还不如回到用户的生活场景上面去发力。
作为一个传统的从业者,我们想打破的话,应该把场景无限延伸,不是从最容易成交的激励竞争的购买场景,而是往低欲望场景出发。
志宏老师:用户触点的四轮驱动概念如何让我们更加直观的认知,能够帮助我们做决策呢?
曹老师:举一个猫爪杯子的例子。
猫爪杯本身的产品功能是没有任何变化的,只是倒入饮料后会出现猫爪,这就是一个内容了。但是这好像没有什么传播性,那怎么办呢?
我们需要找到传播点,三种东西会传播很快,第一是情绪消费,比如人的喜怒哀乐,第二是情感消费,让我感同身受,第三是功利消费,这三种东西可以激发人自传播的。
那么关注猫爪杯的是什么人呢?养猫的小女生,她们的需求是什么呢?是关爱,他们渴望一个人,不论是男朋友还是父亲像自己关爱猫一样关爱自己!这种关爱的情绪吸引了用户大量的自传播,这种自传播因为话题性自然而然产生了大量的社交,成为了一款商业爆品。
产品的功能可以不发生任何变化,但是但是我一定要生产一个内容,这个内容一定要切入目标客户的特定需求。你不需要去找客户,只需要找到客户需要的情绪,这种情绪是可以自传播的,流量自然而然就来了。
志宏老师:我们任何一个产品,解决方案,情绪、情感跟功利三位一体是必须的,可以如此定论吗?
曹老师:不必要,只需要其中一个即可。
志宏老师:我想最后再确认一下,四轮驱动之中的产品、内容、社交和商业,是相辅相成的还是有一个先后顺序的?
曹老师: 产品是第一的,不具备这个要素的话,它就站不起来了。而且这个产品本身很可能就是按照爆品的方式去设计它,所谓的爆品就是它自带流量,产品出来不需要花很多广告费去打,比如说行业都是25%的营销费,我就5%,它就属于一个爆品。产品还是起点,最终还要回到这个产品中去。 (全文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